不足取的消费大跃进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家住北京西城的女工汪元梅家里有一宝,谈到它,汪元梅有说不完的话。这是1996年初置办的一台29英寸的彩电,为了买它,一家三口还真颇费了一番周折。

春节前,夫妻俩刚拿到奖金,准备购买年货。家里原有的彩电已用了十几年,选台是按键式,不太适应有线电视二十几个频道的需要,每次看电视,都要来回调制频道调节钮,不胜其烦。

买电视是全家一年中最大的一项支出,所以买之前他们慎之又慎,逢人便打听。起初他们想托人到出国人员的免税商店买原装的,但比较来比较去,价格与大商场差不多,后来干脆进了一家专营电器的专卖店。他们的初衷,是想买一台25英寸的日本货。

25寸的有什么买头?导购员不由分说,领他们在店里转开了。过去21遥就很了不起,可现在,连25寸的都快淘汰了。现在最畅销的是“火箭炮”,而且……导购先生没说完,就被一个电话叫走了,这边,汪元梅一家犯起嘀咕。

导购员回来了,他拿来一个新的标价牌,据说电话里传来通知,新年酬宾,“火箭炮”从10800降到10600。汪元梅赶紧又取来一笔钱,搬回3种语言、国际通用制式、适用于100—260V电压、画中画、带睡眠功能的电视机。

汪元梅最爱谈起的是电视机能说3种语言,汉语、英语和马来西亚语。不过,由于说明书很复杂,至今他们还没有调出来。就在买过电视后的几个月,国产电视全面降价,一台“长虹”或“康佳”29英寸彩电只要五六千元就能买到,功能多一些的也超不过7000元。这对汪元梅是个不小的打击,另外,刺激也来自电视画面,收视距离太短了。

一万元是夫妻俩一年所能攒下的最多的钱。今年,企业效益不如往年,许多同事不得不下岗拿170元的工资。当有些人不得已在电费上精打细算的时候,他们开始审视家中的电器,这时,他们才知道往日的消费存在很多误区。

不足取的消费大跃进0

彩电,多数人都盯上了“大个的”

以一个具有较强购买力的工薪家庭为例。1989年组成家庭时,社会上最流行的是音响和录像机,一台高级些的先锋音响大致价值万元,一台原装进口录像机在4000元上下,按当时的时尚,这些都是必买不可的,为此,他们要付上3年以上的积蓄。7年之后,这些电器价值几何呢?降价幅度已超过30%,这还不包括录像机已被VCD 取代,大而笨的音响被小巧的新品种取代等因素。1993年到1995年间,我国的通货膨胀每年超过20%,累加起来,人民币贬值一倍有余,所以,电器的实际价值还要再降一倍。

音响只是录音机的沿伸,当时的录音机是成熟产品,质量可靠不算,价格也很低廉,哪个家庭若先有录音机,待音响大批量生产时再购买,效果肯定不同。此时录音机已处理到旧货市场或垃圾堆,放音响的地方也会腾出很多空间。

汪元梅说,我们这辈人都是过惯苦日子的,买辆自行车、买块手表都得攒上一两年,所以就想用它一辈子。

可是,29英寸的“火箭炮”是否就能享用一生?若是在19世纪,这或许是可以商量的,即使70年代,多数中国人仍会穿着打着补丁的衣服,但现在,则完全是另一个样子。衣服穿不了两年就得淘汰,电视也一样,过去20英寸的要用10年,现在29英寸的只会更短。

如果他们不中推销圈套,买了25英寸的,就可以将成本降到6000元。在下一次更新换代中,就能轻装前进,省下的4000元还可留做别用,而且25英寸的与居住环境更配套。在谈到电脑的消费上,宏碁老板施振荣曾说过,适用合用才是最重要的。技术就像一列加速列车,普通人永远别想追上。

专家指出,正是这种一步到位式的想法误导了消费。通常,一件产品从开发试制到普及要经过几个阶段,最初产量小形不成规模,价格很高,随着大批量的生产和激烈竞争,价位将下降,直到产品为大多数人接受为止。相对于价格,消费者也应分成不同人群,喜欢新鲜爱赶潮头又有实力的不妨尝鲜,而大部分人只以便利为目的,不妨等价格降下来,做个平和的消费者。

当一个家庭收入在小康中徘徊时,追求富裕型消费显然不合宜,这就如同大跃进,目标订得过高的结果是不计代价,最终只能是伤了元气,无力支付其他的正常用项。而且,当你购买了与其他生活设施不配套的商品时,是否也造成了浪费呢,29英寸的大屏幕固然好,但马来西亚语又有何用?更不用提以工薪族的能力根本无缘到外国定居,享受诸如NTSC制式或SECAM制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