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墙拆除了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陈谦 郝兴国)
人仍是主宰
一个冬季的假日,当记者走进这两家野生动物园时,看见男女老幼手捧饲料,争相投喂动物。人们三五成群地围观、抚摸动物,仿佛对待自家豢养的宠物,追逐、恫吓动物取乐者也时而有之。在这里,人仍然是主宰。这里是人的乐园,而不是动物的。
“百鸟园”中,一只孔雀和它刚刚降生的4个孩子,身后终日跟着“保镖”,在一簇狭小的灌木丛中徘徊,以避免游人的骚扰。而外面广阔的空间,却是游人肆意喧闹的天地。一只蓝马鸡标本在喧闹中默然兀立,微扬的头似乎悲愤地凝视着人们,它是被游客打死的。
还有更令人难受的。“百鸟园”中有驯鸟表演,每次都观者如墙,倍受青睐;而“神奇岛”则更有鸟可以出售,一位负责人说,这些是观赏鸟,是宠物。
据介绍,这两家由公司开办的动物园均以宣教和保护为宗旨。但目前,“百鸟园”中只有少数介绍鸟类知识的标牌;“神奇岛”的基建只完成70%,介绍动物知识的标牌和导游则根本没有,至于科研,两园均毫无涉猎。
在经营方式上,两园都把更多的精力置于招徕游客上,让动物处于被动、从属的状态。“百鸟园”主张温和地教育,尽量不用严厉的措辞,以免给游客造成压力。这样做的结果,使他们在许多时候对不文明且不听劝阻的游客无可奈何。而“神奇岛”则更绝,收完门票就干脆没人管了。笔者曾见几名游客在园中沿途追逐、恫吓动物,长达近一小时之久,这期间竟不见任何管理人员出现。这样的状况,实在令人对公园宣称的建园宗旨感到怀疑。
其实,管理只是一个侧面。如果建园者不能转变观念,真正为野生动物着想,让它们成为这方天地中的主人,即使管理手段再完备,获益的也只能是人。
这只驼鸟自由自在得干脆没人管了
回归自然的应是动物
中国动物园协会的王梦虎先生坦言,把动物园中的动物放养在适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或人工模拟环境中,是一种世界性的趋势。但近年来国内兴起的建野生动物园热潮,对动物保护却是不利。建野生动物园,应让动物生活在自己适合的自然环境中,如国外的国家公园,基本是以动物的自然生境为基础的。英国的乌邦寺麋鹿园,走进去就是草地、湿地、池塘、树木,范围非常广袤,铁丝网均隐在树木后,适应动物的生存要求。即使城市动物园,也应精心地模拟野生动物生存的自然环境。同时,建园者开展综合性研究,进一步改善动物的生存环境使其更好地生存、繁衍。而目前国内一些所谓野生动物园却是人为地控制了动物的生存范围,对于动物的生存、种群繁衍等却很少考虑,只要它们能活就行,其宣称的宗旨与实际措施极不相符,实质是为了盈利。有些虽不叫动物园,冠以其他新奇的名称,但实质却仍是动物园。动物园的种种措施,应该是管理人的,而不是管理动物的,应该给动物以最大限度的自由。现在国内一些所谓野生动物园中有驯鸟、兽表演,对动物来说,完全是强迫性和引诱性的。对于动物的生理要求、繁衍及谱系变化等却很少考虑这种做法,甚至可能导致种群的退化。
谈到给动物喂食,王先生笑道:“我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见的国家公园,才称得上是鸟的乐园,那里本身就是鸟的栖息地。游客来了,公园发给饲料,大群的鸟就会从栖息处飞来,落在游人身上,吃完,又飞回去了。那里的鸟可以来吃食,也可以不来。而国内一些动物园是从野外抓回动物加以驯化,或从其他动物园买来动物,不顾它们的生活习性而人为地放在一起,你去喂,它就得吃,不吃就会饿死。一样是喂,性质却不同啊!”王先生说,“与动物照相也是如此。你有没有问过动物愿不愿意?它虽然不会说话,但它会跑,因为它不愿意。”
对于回归自然,王先生指出,现在国内一些做法实属商业性宣传。所谓回归自然,应指动物而言,应该回归自然的是动物们。只有它们真正作为地球的一员,作为人类的朋友,自由自在地与人类平等地生活在地球上,人类才是回归了自然。
怎样才是对动物的真正保护
让人和动物重新融洽地生活在一起,本是善良而美好的用心。动物作为地球上的“弱者”理应受到智慧和文明程度都高于它们的人类的精心呵护。我们爱护动物,不仅仅是因为人的恻隐心,而是为了尊重生命。动物和人类一样,是我们蓝色地球的家庭成员,和我们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不能因为自己更有智慧和能力,就无视动物的生存权利。
一位朋友曾告诉我,他在国外曾见长长的车队温柔地停在那里,为的是等候一只受伤的小鸟慢慢地跳过马路。这件事令他长久地受到感动,因为这是人类爱心的体现,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人与动物可以共生共乐
与这种感人的美好相比,我们一些地方利用动物到商场促销,甚至把东北虎的尖齿据掉,供人骑着照相,简直是赤裸裸的奴役和施暴。而有些人建所谓野生动物园,把动物毫无遮拦地放在素质参差不齐的游人面前,不认真负责地进行教育,却任人戏弄,恫吓动物。这种做法实际上会导致人们意识中的人本位思想不断膨胀。其实,动物们真正的家园,是在高山原野森林中,它们并不需要这一个个拥挤在钢筋水泥中的狭小的所谓野生动物园。
当然,由于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一些珍贵动物丧失了原生地,需要建立动物园,以保护其生态、繁衍,不至灭绝。但无论什么形式的动物园,都应把保护动物放在第一位。
据了解,我国深圳、番禺、上海、秦皇岛、福建、大连、北京都建有野生动物园或“鸟语林”、“动物森林”等,另有一些省市也准备上马兴建。有的野生动物园设计、规划极不合理,导致始而游客熙熙攘攘,继而“门前冷落鞍马稀”,有的则更为不妙:养的老虎十几天死一只连死数只,猴子连跑带死达几百只之多。曾有去“百鸟园”的游客告诉笔者,“百鸟园”给他的感觉是个大笼子,有些鸟生活在脏兮兮的污水里,还不得不在那里觅食,真是可怜。而笔者本人也在园中看见鹰被囚在窄小的笼中,无奈地默立,失去光彩的眼睛凝望着遥远的天空,“百鸟园”没有给它带来温暖,也不是它的家。
有关专家指出,以我国目前的国情,城市周围野生动物园的兴建,必须在数量和质量上严加控制,否则会导致资金和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我国野生动物园越建越多,且建设不规范,五花八门,动物密度过大,对周围环境破坏严重。
有人说,建野生动物园是为了给动物安个家。这倒让我们想起一位朋友的话:“对动物最好的保护就是防止人的干扰。现在我国在城市建了一些野生动物园,让人亲近动物。其实这就好比陌生人走进你的家。如果陌生人拍拍你的肩膀,你的感觉定会很不舒服。” 深圳野生动物园动物动物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