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在中国上路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仲夏风)

1996年年末,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在’96北京国际电动汽车及代用燃料技术交流、研讨暨展览会上,首次展示了它开发生产的EV1电动汽车。

通用公司的一位高级经理罗伯特·汤普森说,此次展示意在向中国汽车业官员显示电动汽车的威力与效率。国家科委和机械工业部正在积极考虑开发电动汽车技术。

5月,通用公司与国家科委签署了电动汽车合作协议。目前,它正在和数家国内合作者一起致力于提高技术能力,调查用户需求,增强社会知名度,以及促进有关鼓励使用电动汽车的政策的出台。

公路交通消耗着地球20%的原始能源,并产生了大部分的环境污染。专家估计,在今后30年里,全世界的汽车数量,将由现在的4亿多辆增加到10亿辆,私人交通所消耗的能源及其产生的大气污染,都将达到现在的两倍半。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这两大问题,在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中国,将显得尤为突出。

为此,国家科委工业科技司司长石定环说,国家科委和机械工业部已把电动汽车的研制列入未来5年科技开发计划。电动汽车及代用燃料汽车是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交通工具,是现代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电力电子技术及特种电机等等新技术的集合体,发达国家和各大汽车厂商竞相开发。我国自“七五”开始电动汽车的开发研究,到“八五”已取得一定成果。“九五”期间,准备在广东一些地区建立国家电动汽车试验区,并开发出电动汽车的概念车以实现产业化需要,还要解决发展电动汽车的配套政策、法规及服务设施问题。

11月,由太阳能专家杨廷柱主持研制的“中国一号”太阳能电动轿车已在南京上路试运行。它将太阳能通过太阳能电池转变成电能,再用直流电动机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来驱动电动车。经测算,一辆太阳能轿车1年可节油5000公升,最高时速为80公里。

通用公司没有参与这个项目,但汤普森说,通用将在中国电动汽车的开发研制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他特别指出,中国发展电动轿车还有一个优势,即相对落后的交通设施。电动汽车对配套设施的要求与传统汽车是不同的。

电动汽车在中国上路0

福特公司Synergy 2010是一种“复式电动车”,代表面向未来的全新概念

“在欧美,改变已经成形的交通设施 乃至人们的加油习惯都是很困难的,”他说,“而在中国,这一市场显然有很大的机会。”

通用公司投入了3.5亿美元开发EV1,使用了23项专利。137马力的发动机能在不到9秒的时间内加速到145公里/小时,每跑145公里左右就必须重新充电。复杂的服务要求和高价位(每辆3.5万美元)使它只能在北美范围内销售。

汤普森说,EV1技术可用来给自行车 及公共汽车提供动力,依靠由矿物燃料、 水、风或太阳而产生的能源。EV1是现代由一家大汽车制造厂专门设计以电驱动的第一辆汽车。 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