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武汉戒毒所的调查报告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文武)

来自武汉戒毒所的调查报告0

这些吸毒者大都因为无知、好奇、空虚无聊、追求刺激等主观原因而染上了毒  

武汉公安局戒毒所1996年1至6月戒毒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单位:人)  

来自武汉戒毒所的调查报告1

武汉公安局戒毒所1993年10月至1995年12月戒毒人员基本情况统计表 (单位:人)  

来自武汉戒毒所的调查报告2

基本分析

从戒毒对象上看:

1.戒毒人员越来越趋于年轻化

1993年10月至1995年12月,戒毒人员中青年(30岁以下)比例约为68.7%,1996年1月至6月,戒毒人员中青年(18—35岁)比例约为87.54%,上升了近20个百分点。在抽样调查中,戒毒人员青年(18—35岁)比例也达到79.9%。

更令人担忧的是,未成年人吸毒趋势也呈上升势头。1996年第二季度戒毒人员中未成年人比例较第一季度增长约350%,在抽样调查中,戒毒人员未成年人比例高达12.3%。

2.女性吸毒现象呈上升趋势

1993年10月至1995年12月,女性戒毒人数比例为27.9%,1996年1月至6月,此比例上升到34.41%。另外,1996年以来,女性戒毒人数较往年同期平均上升137.5%,特别是1996年第二季度女性戒毒人数比例较第一季度上升142.3%。

3.戒毒人员文化层次有上升的苗头,大学生戒毒人数在增多

从横向看,戒毒人员的文化层次普遍不高,多数都在中等文化水平以下,特别以初中文化水平居多。例如,1993年10月至1995年12月,中等文化水平以下的戒毒人员比例为78.41%,其中70.7%是初中文化水平,1996年1月至6月,中等文化水平以下的戒毒人员比例为76.85%,其中69.56%是初中文化水平。

从纵向看,戒毒人员的文化层次有上升的苗头。1993年10月至1995年12月,中等文化水平以上的戒毒人员比例为21.59%,1996年1月至6月,中等文化水平以上的戒毒人员比例为22.63%,上升了1个多百分点。在抽样调查中,中等文化水平以上的戒毒人员比例达到32%。同时,大学生吸毒人数在增多。1993年10月至1995年12月26个月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戒毒人员仅12人,1996年6个月以来,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戒毒人员就达13人。在抽样调查中,有3名戒毒人员是学生,其中有2名都是大学在校学生,这说明毒潮正在开始向大专院校渗透。

4.戒毒人员以社会闲散人员居多

近年来,社会闲散人员(无业人员)占了戒毒人员的大多数。1993年10月至1995年12月,戒毒人员中在职、无业、个体三者比例分别为29.5%、38.6%、31.9%,以无业与个体居多,三者比例基本相差不远,1996年1月至6月,三者比例为28.69%、61.68%、8.42%,无业人员占了戒毒人员的大多数。

来自武汉戒毒所的调查报告3

这位年仅18岁的少女五进戒毒所,她按着用烟头烫伤的疤痕说“我想戒,但总戒不了……”(文武摄)  

从戒毒人员的吸毒过程来看:

1.戒毒人员因他人引诱而走上吸毒道路的情况呈上升趋势

总体来看,在首次吸毒原因上,以无知、好奇或空虚无聊、追求刺激等主观原因而吸毒的占多数。1993年10月至1995年12月,戒毒人员因这方面原因而开始吸毒的比例多达77%。

而由他人引诱而走上吸毒道路的比例在逐渐增加,1993年10月至1995年12月,受他人引诱而吸毒的比例为15.1%,抽样调查戒毒人员受他人引诱而吸毒的比例为24.7%,可见近年来吸毒现象的蔓延速度在加快。

2.吸毒方式开始向危害更大的注射吸食发展

在抽样调查中,用锡纸或香烟吸毒的戒毒人员比例达86.2%,占大多数。此外,用注射吸毒的戒毒人员比例达13.8%。

注射吸毒是当今世界上最普遍的吸毒方式之一,因经济实惠,对人体刺激程度更大而多为吸毒者采用。因其使毒品直接通过血液被人体吸收和不洁注射器针头的重复使用,致使传染疾病较其他吸毒方式危害更大。武汉市吸毒者目前仍以锡纸吸食为主,但向注射吸食方向发展的趋势必须引起高度警觉。

3.吸毒类型向团伙化发展

抽样调查中,单独吸毒的戒毒人员比例只有21.9%,72.3%的戒毒人员时常与其他人共同吸毒,44.6%的戒毒人员经常与其他人共同吸毒。同时,数据统计显示,戒毒人员经常往来朋友中存在吸毒者的比例达到95%,基本形成1个“显性”吸毒者周围就有4—5个“隐性”吸毒者的局势。

4.吸毒场所多在公共场所或私人租房

抽样调查中,大部分戒毒人员都不在自己家中吸毒。其中,37%的戒毒者在公共场所吸食,且集中在舞厅、卡拉OK厅、宾馆、饭店、发廊、餐厅、游戏室等复杂密集公共场所,25%的戒毒人员在自己租的房屋内吸毒。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复杂密集公共场所与出租房户的管理。

5.吸毒耗费大量资金,且相当比例戒毒者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吸毒资金

抽样调查中,吸毒挥霍资金超过万元的戒毒人员比例达55%,4.6%的戒毒者因吸毒用去资金10万元以上。

在资金来源上,43.1%的戒毒人员通过盗窃、抢劫、诈骗、贪污、卖淫、拉皮条等违法犯罪行为获得吸毒资金。特别在抽样调查的10名女性戒毒人员中,有6人通过或曾经通过卖淫活动获得吸毒资金。吸毒现象,单从引发违法犯罪这一点来看,造成社会危害就极大。

6.吸毒造成家庭解体,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

抽样调查中,戒毒人员离婚比例为11%,夫妻分居比例为23%,造成家庭生活失去保障的比例为77%,吸毒最终导致家庭解体,从而形成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统计数据表明,武汉市局戒毒所1993年至今入所戒毒人数已超过3000人,其中1996年8个月以来戒毒人数就达到1800余人,超过此前26个月的戒毒累计人数。此外,1996年第二季度戒毒人数较第一季度上升了48.3%。 武汉生活毒品戒毒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