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时代的闪电发家神话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胡泳)
现年24岁的马克·安迪森和他的女友与狗
好运从天降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芒廷维尤的一条高速公路旁,有一排低矮的、不起眼的建筑物。在这组建筑物的后身,走过几间没有窗户的办公室——如果你信步进去的话,会发现里面满是疲惫不堪、正在睡袋里呼呼大睡的软件开发人员——见到一个摆满了山地车的停车场时向右拐,你就会发现一间装有空调的小小房间,40台奔腾电脑排列成行,把小屋塞得满满当当。
小屋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如果不是有人告诉,你不会想到它与那个似乎要吞噬一切的虚幻怪兽Internet 有多么大的联系。“这里是Internet上最为拥挤的节点之一,每天有100万人探访这个地址,”杰里·杨说。他是Yahoo!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该公司专门从事环球网址(Web site,亦称站点)的电子指南工作。100万实实在在的人就在这间普通砖石结构的房子里游动,只不过你看不见他们。这就是Internet的魔力。
Yahoo!可以说是电脑空间里最吸引人的旅游胜地之一。仅仅在两年以前,杨(他是一个台湾移民,中文名字叫杨致远)不过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名研究生,和好友大卫·费罗(David Filo)一起把环球网上人们喜欢访问的地方列成名录以便用户查询。他们当时的构想是,利用网络搜索引擎(Web-wide search engine)的概念,将每天快速增加的环球网网址作出清楚明确的分类,让大家上网后容易搜索到想要的资料。为此,他们将自己的站点命名为Yahoo!意思是只要你进站,保证会让你大呼“呀-呼”。作为第一家实际开创Internet 检索市场的公司,Yahoo!现有资料量已达16000项目录,30万个网址。目前,它赢得了风险投资家的支持,机构完善,计划明确,预备成为这一市场的大哥大。它每天接到3000份申请,申请者无一例外地要求把自己新建立的网址列入该公司的名录中,因为Yahoo!的网络用户名录之于入网者,就好像电话号码簿对于打电话的人一样重要。
杨常常接受邀请给外界作报告,他关于网络的美妙描述使那些中小企业主听得张大了嘴,再也合不拢。《人物》和《滚石》杂志上都刊登了对他的专访,同时,杨的腰包也日渐突出,正在迅速成为Internet 新造就的百万富翁当中的一员。这种情形对杨和费罗来说真有点天方夜谭的味道,就好像他们在一块草地上摆了一个卖饮料的小摊,一年后却发现自己已被摩天大楼所包围。他们的好运气来自于他们预先占据的好位置;在Internet年到来之际,这种位置的好处实在说不完。
按照网络业先驱、美国太阳微系统公司的首席技术官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的说法,Internet由罕为人知的怪物变为民众心目中最“酷”(美国俚语,意为“妙不可言”)的东西的时间大约是在1995年夏天。“原来Internet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东西。突然有那么一天它进到了所有人的脑子里。每一家商业性出版物所刊登的广告都开始写上广告商的网络地址。”著名的《连线》杂志在环球网上的对应电子出版物《热网》的执行主编切普·贝尔斯回忆说,1994年该杂志创刊时,还没有所谓的“商业网址”这回事,而现在网上以从事商业活动为目的的地址数目已达6位数之多,更不必说其他网址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股票市场为Internet而发了疯。
现年40岁的杰夫·布劳恩
现年40岁的史蒂夫·乔布斯
闪电般聚集的财富
两年多以前,22岁的美国伊利诺斯大学学生马克·安迪森(Marc Andreessen)开始免费散发他设计的Mosaic浏览软件。这是第一个真正的环球网浏览软件。在Internet上,环球网是人们使用最多的通讯方式之一,人们通过它传输多媒体信息。而浏览软件则能给混乱的环球网带来秩序。
安迪森随后与资深企业家吉姆·克拉克(Jim Clark)建立了网景公司(Netscape),专事浏览器的开发生产。去年8月,这家成立仅16个月、未盈过一分利的公司在纽约上市。投资银行事先估计每股仅能卖到14美元左右,但开盘的结果使最有名的投资银行家也“大跌眼镜”。
上市那天,原定上午9: 30开盘,这也是纽约股票交易所吹哨开市的时间。然而,90分钟以后,手中握有大量卖单的经纪人仍无法把它们中的任何一张卖出去。不是没有人买,而是投资者竞相报出高价,以至连卖出的底盘价都不能确定。每股很快由14美元升至30美元……45美元……55美元,股票一跃进入蓝筹股行列。最后,全美的股票经纪人全部目瞪口呆地坐在那里,两只耳朵都像是被电话胶住了——一边是卖主,一边是买主——在他们不安的期待中,开盘价确定了:每股71美元!只有在这以后,大厅里才开始出现一浪高过一浪的声音:卖!卖!卖!500万股转瞬被抢购一空。
对于克拉克和安迪森来说,这真是一个好日子。夜幕降临时——网景公司的股票终于以一个较为合理的价位收盘,每股卖58.25美元——克拉克的身家已值5.65亿美元,而年仅24岁的安迪森值5800万美元,成为Internet创造的第一批百万富翁。
这个非凡的表现,使创始资金只有1700万美元的小公司一夜之间便成为一个20亿美元的新巨人。安迪森一夕成名,人称“比尔·盖茨第二”,成为全美青少年的新偶像,并博得了媒体“全美最有结婚价值的单身汉”的封号。
网景公司首次公开发售股(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上市与同类相比是历史上最为成功的一次,它带动了高技术股票蓬勃向上的走势。11月,因制作电影史上第一部全部运用电脑构图绘画而成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Toy Story)而引起轰动的匹克瑟公司(Pixar)开始上市,一天之内,其总裁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身家增加了11亿还多。在这一年中,与他经历了同样狂喜的还有好几位。迅速发家的故事已经足以令人神往了,而这些人却几乎都是闪电般地变得令人难以置信地富有。
他们中有制作电脑仿真游戏的Maxis 公司创始人杰夫·布劳恩(Jeff Braun),身家7900万美元;全美最大的Internet服务供应商之一PSINet公司的创始人比尔·施拉德(Bill Schrader),身家8600万美元;靠制作网络浏览器起家的Spyglass公司老板道格·科尔贝斯(Doug Colbeth),身家2200万美元,等等。事实上,如果你想了解他们的情况,可以到Internet上查询“Internet百万富翁”网页,在上面,他们的财产每天都被重新计算好几次。
过去两年,华尔街牛市冲天,首次公开发售股的发行十分繁荣。在股票市场接连摸高、创下记录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私营公司,特别是技术公司,决定采取出卖股份给社会大众的办法筹集资金。1995年高技术公司通过这种方式筹得的资金高达84亿美元,超出美国历史上任何一年。若首次公开发售股发行成功,公司中握有这种股票的人便会得益。有时利益之大让人咋舌。
例如,克拉克握有网景公司32%的股票。在公司上市之前,这些股票的价格几乎不可能加以确定。现在网景公司的股票在股市上公开买卖,计算其价值就容易得多了:年初的时候网景公司每股价值在65美元左右,以此推算克拉克的股票价值总计超过10亿美元。而在首次公开发售股发行的前一天,他拥有的只不过是一家长期亏损的公司的一大部分而已。
“财富通过市场像今天这样快速聚集,这在过去是没有先例的,”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阿伦·布林斯基说。“当然,在本世纪初的时候,有许多人通过一生的努力由赤贫到巨富,特别是那些在铁路业、钢铁业、石油业和其他当时迅速崛起的工业中创业的大亨们。但从来没有发生过今天这样的情况:这些人昨天不过拥有几万美元,当他们把自己的公司抛上股市后,就坐地成为百万富翁乃至亿万富翁。”
现年40岁的道格·科尔贝斯与家人娱乐
今天的新贵
在过去,美国大亨们突然聚集的财富往往是公众非议和痛恨的对象,这些大亨们的肆意妄为,使情形变得更加糟糕。只要想想镀金时代(美国南北战争后35年间的繁荣鼎盛期)、本世纪20年代乃至80年代时的状况就知道了。然而这次不同。Internet造就的新贵是富有活力的企业家,而不是贪婪的工业寡头或金融巨霸。这些人的工作出色,众多的股民就对其公司的股票作出了回报,它是人们对企业家创新精神的一种奖励。
今天的新贵与过去的大亨风格截然不同。他们没有去纽波特或棕榈滩大兴土木建设豪宅,而是照常居住在带有两间卧室的公寓里,身上穿的也不过是T恤衫和牛仔裤。周末,他们也不是乘飞机到加利福尼亚的塔霍湖度假,而是呆在家里与孩子们在一起。今天的百万富翁是自由企业的化身,只除了一件事:他们似乎对钱并不那么在意。
安迪森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待采访时,玩笑似地对记者说,“今天穿上了我的阿马尼西服(Armani为意大利著名男装品牌)。”实际上他穿了一件运动衫,下面是牛仔裤和笨重的皮靴。下班后他连靴子也不会穿。身高1米93的安迪森长了一张娃娃脸,总是满面笑容。谈到他一举挣了5000万美元的那一天,他说,“开始我在家里睡大觉,前一天晚上我工作得很晚,一直干到凌晨3点,所以睡到中午11点才起床。起床后打开电脑,调阅纽约股票市场的行情,一看就有点……”他做了一个表示惊讶的鬼脸。安迪森原来期待的是股票以28美元一股的价格卖出,没想到开盘价会达到71美元。“然后,”他说,“我接着又回去睡觉了。”
当被问到他是否感觉自己很富有时,安迪森犹豫了一下,“这钱来得好像有点滑稽,”他说,“我并不觉得自己阔绰了。如果我想到外面用餐,我就出去用餐,至于说其他的嘛……”
安迪森至今和他的女朋友伊丽莎白·霍恩一起住在一所租来的带有两间卧室的公寓房里。他10点钟上班,下午5点匆忙赶回家去遛狗。每天晚上他都工作到第二天凌晨,回答电子邮件、检测产品现状,并且,作为网景公司的技术副总裁,策划公司下一步行动(他不再编写代码了)。“马克没有多大变化,”霍恩说,“他还像以前那样爱买CD唱片,和我一起上街时每次都买上一打。我们住的地方很随便,里面堆满了书、唱片、计算机和小狗的玩具,没有什么艺术品和浮华的东西。”安迪森和霍恩刚刚搬到另外一所也是租来的公寓里,这次拥有了3间卧室。“我有女朋友,”安迪森说,“这就是我们要搬家的原因。我们还养了一条狗,那构成了另外一条理由。”
经济增长的催化剂
15年前,史蒂夫·乔布斯的感觉与今天的安迪森没有什么不同。他与史蒂夫·伍兹尼亚克(Steve Wozniak)共同创建的Apple公司1980年上市,那时的乔布斯也只有25岁,但在1985年乔布斯被赶出Apple后,他的前途一度似乎黯淡无光。那一年晚些时候,他成立了未来公司(NeXT),但这家公司的电脑从来没有像麦金托什机那样辉煌过。
可是突然地,乔布斯又杀回来了。1986年他付给电影制片人乔治·卢卡斯(George Lucas)1000万美元,买下了一家专门从事电脑动画的小公司Pixar公司。在接下来的6年中,他从自己的钱包中拿出4000万美元投入到公司中,以制作第一部电脑动画片。最后完成的《玩具总动员》自从去年11月发行以来,观者如潮,已赚取了1.77亿美元的票房。Pixar首次公开发售股在这样的背景下甫一上市便一举成功,股票交易的头一个小时,其价值就翻了一番还多。现在乔布斯握有的80%的股份价值7.28亿美元。
乔布斯指出,Pixar像其他一夜成功的首次公开发售股一样,都决不是靠一夜就能成功的。“我一生中所做的事情,无一不是耗费多年心血才最后做成。”他和伍兹尼亚克是1976年创办Apple的。“Apple上市之前,我们玩命工作了整整6年,而Pixar的起飞花了10年时间。”
乔布斯坚持说他不是为了钱才做事。“不论是在Apple,还是在Pixar,驱使我和我的同伴前进的都是这样一种东西:你看到有一个目标在吸引着你,你不知道怎样到达那里,但你清楚,到一定时候它很自然地会伸手可及。要使这一点成为现实,注入你几年的生命是完全值得的。”
把乔布斯的话转述给杰夫·布劳恩,他说:“说得太对了!这就是所谓眼力。”如果说为了钱的话,“我可以退休,吉姆·克拉克可以退休,史蒂夫·乔布斯也可以退休。如果不是因为我们热爱工作,我们可以不工作。但我们热爱工作!我们不这么想,‘噢,上帝,如果我再干一年,就可以再挣1000万美元。’那不是我们的动机。”
对道格·科尔贝斯而言,那当然也不是他的动机。去年公司上市之后,经理部门庆功的方式是把54名雇员都拉去看了一场棒球赛。用科尔贝斯的话说:“我们是高技术蓝领工人。”
社会上普遍把高技术企业家视作经济增长的催化剂。安迪森自己就说过:“小公司和富于创造性的企业家不仅推动着技术,也推动着经济。”Internet这样的高技术造就了这些企业家,反过来,他们的非凡才能又使Internet变得日益完善,从而催生出一个崭新的产业。
随着投资者把任何与“网络”相关的股票的价格都哄抬到天上去,Internet热给华尔街带来了冲击。尽管目前还不清楚如何利用Internet挣到真正的钱,但是很多投资者相信它将是一只能下金蛋的电子鹅。
自从1981年IBM个人计算机进入市场之后,Internet的普及是计算机世界中最主要的发展。据估计,到本世纪末,Internet 及其他互动式媒介的消费市场,从娱乐到电子购物,规模可达10000亿美元。电子银行、电子国际贸易功能也将逐步实现。更重要的是,没有一家公司控制了Internet 的技术标准。计算机业的发展道路上头一回没有了阻塞点:没有IBM,没有Intel,没有Microsoft。所有的公司都靠自己的真实本领竞争。在这一商业的新沙场上,像安迪森、乔布斯这样的高手们,又将演出怎样的争霸活剧呢?在封喉见血的厮杀中,谁领先一招,谁就能成为信息时代的武林至尊。Internet豪赌已然开局,但不知将有几家欢乐几家愁。
现年44岁的比尔·施拉德
高科技股票的高架钢丝
即使你是一个科技盲,也难逃Internet 的天罗地网。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华尔街的科技股上涨了50%,而与Internet相关的股票,涨幅却达500%。这是名副其实的“股疯”。购买摩托罗拉或是英特尔这样的科技股时,人们是在根据股价和公司业债作出理性的决定,但在投资Internet股时,人们买进的是美梦、希望,还有天花乱坠的广告。
“发疯”的股票当然是指Netscape,还有Spygass,UUnet,PSInet,America Online,也少不了“玩具天王”Pixar。Pixar不属于Internet股,但跟上述公司一样,是建立在梦幻的基础上。就算这些公司会取得难以置信的成功,以今天的价格买进它们的股票,股民们恐怕难以成功。
这是一道算术题,与技术无关。有人说Netscape是下一个Microsoft。1986年Microsoft首次公开发售股上市,每股21美元。假定你吃进了100股。今天,你的2100美元已变成了16万美元。如果你想以同样的1∶75的回报率从Netscape身上收获美钞,Netscape的股票必须在2000年年底前上升到9800美元一股。这将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神奇的故事。Netscape的4000万股现在的价值是57亿美元,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这一价值必须增加到4000亿美元。4000亿美元有多少?它是Wal-Mart和Microsoft市场价值之和的7倍。相当于13个Disney,等于把GE、EIXON、AT&T和Coca-Cola合在一起。你不需要高等数学的博士学位,也能算清这个结果是不可能的。
看看Spyglass——另一家股民凭着一种信念支持的公司。它和Netscape一样生产浏览器。去年6月它以17美元一股上市,现在的股价是57美元,使公司的市场价值由9000万美元上升到3亿美元。什么东西发生了变化?不是公司本身,而是市场对公司的看法。Spyglass的发展速度并没有达到去年6月的三倍;主要想有Microsoft1/3的回报率,就得在2005年前增值到120亿美元。祝它好运吧。
市场对这些股票估价过高的最明显迹象出自公司自身。它们最近发行了新股,希望把现金藏好以备将来市场波动时使用,那时它们将很难卖出股票。购买这类股票的时间不是现在,而是在其无人问津的时候。当它们还在报纸头版或杂志的封面故事上耀武扬威时,把眼光投向别处吧。 股票乔布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