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贫富差距正在拉大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唐健)
高低收入相差4倍
有关深圳市居民收入的官方数据来自深圳市统计局城调队。根据深圳市统计局城调队对200户居民家庭抽样调查结果表示,占10%的低收入组家庭的月人均生活费收入为471.03元,比平均水平低805元;占10%的高收入组家庭月人均收入为2649.71元,比平均水平高1373.68元,高低收入组家庭收入相差4.6倍,而去年同期高低收入组的收入相差不过3.6倍。
1∶5的差距不过是深圳无论老少的人均收入差距,如果仅就就业人口收入而言,深圳居民高低收入差距则更加大:1995年就业人口高低收入比达到8.4∶1。
据有关人士介绍,城调队选择的调查对象均是工薪阶层,收入低且流动性极强的外地民工和一夜暴富的生意人都不在调查之列,因此调查结果反映的现象应属普遍情况。
七个主要行业职工收入水平几增长速度表
银行职员收入高
从深圳市统计局罗列的7个主要行业职工收入水平及增长速度表,可以看出深圳的农林牧渔水利业和交通金融业的职工收入分别位列第一、二名。
不过,记者在深圳市地税局个人所得税处了解到的情况与之有所不同。据个税处处长蔡传珠先生透露,深圳市交纳个人所得税税额较高的是金融系统的员工和建筑行业的包工头;而且这两类行业的个人收入波动较大;表面上,金融行业又以外资金融机构职员的收入为高。不过,蔡先生认为,外资金融机构的工资收入高,奖金少,收入结构较合理;而中资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收入波动特别大,银行的奖金名目繁多,因此如果考虑到这些逃税可能,中资金融机构职员的收入将更加高。
每年份个人收入吉尼系数(据百户抽样资料测算)
原因何在
城调队对今年深圳市高低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分析认为,企业经济效益的差异是主因之一,而下岗职工人数增加成为深圳市居民收入偏低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企业效益较为稳定的是银行业和邮电等部门,这些部门的员工也是1995年的高收入者。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深圳市政府官员估计,深圳市国有企业的亏损面在60%以上。今年年初,市财政局和投资管理公司等单位曾拿出大笔款项,帮助亏损的国有企业员工过春节。
外贸企业一直受宏观经济紧缩的影响,奖金缺乏一直困扰着企业,而去年调低出口退税等外贸政策的改变,更使过去人员趋之若骛的好单位——外贸企业成为亏损大户。再则,深圳从1994年底开始实行的企业破产试点也将那些经济效益严重滑坡的企业推向破产的边缘。危石之下焉有安卵?奖金、津贴减少,拖欠工资成为企业经济效益下降的直接后果;而那些停产甚至破产企业的员工面临着的便是更残酷的现实——下岗、失业。
家庭负担轻重不同是造成家庭收入差距较大另一重要原因。调查发现,深圳市低收入家庭平均每户人口为4.25人,平均每户的就业人口只有1.8人,负担系数为2.36;而高收入组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为2.95人,平均每户就业人口为2.1人,负担系数为1.4。也就是说,在低收入组中,每个就业人员要负担1.36人,而在高收入组中,每个就业人员只需负担0.4人,负担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了每个家庭的收入和消费水平。
收入决定消费
量入为出,这可能是每个家庭持家理财的准则,在深圳市城调队调查的200户家庭中,分别占10%的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家庭生活方式也有明显的不同。
食品消费:低收入组家庭月人均食品支出267.34元,占消费性支出的56%,消费水平仍处于温饱阶段;高收入组家庭月人均支出为506.11元,占消费性支出的23.2%,消费水平已进入富裕阶段。
衣着消费:低收入组家庭月人均衣着支出36元,高收入组家庭为191元,高低收入组相差4.3倍。显然,对衣着的要求,低收入组家庭还只能在实惠的中低档服装中选择,而高收入组的家庭,则可以追求个性化、款式新,甚至讲究牌子。
耐用消费品:今年上半年,在被调查的200户居民中,低收入组人均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为15.04元,比平均水平少103.93元;高收入组家庭,月人均购买耐用消费品支出为362.13元,比平均水平高出243.16元,高低收入组消费水平比较相差347.09元,相差23倍。
从统计表可以看出,除电冰箱拥有量高低收入组相持平外,其它各项都有较大的差距。在低收入组的家庭中,洗衣机的拥有量只有90%,淋浴热水器也只有75%;而在一些享受型的耐用消费品上,两组家庭的差距则更为突出。
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
差距尚属合理
深圳家庭人均收入高低差距如此之大是否合理?深圳市统计局城调队队长蔡素玫女士表示,衡量一个地区的贫富差距是否过大的主要依据是基尼系数。依惯例,基尼系数在0.2以下为高度均等,0.2—0.3之间为相对均等,0.3—0.4为相对合理,0.4以上为差距扩大。根据计算,深圳市1995年的基尼系数为0.28,低于北京(0.3),高于海口(0.27),但这3个城市的基尼系数所显示的贫富差距都基本合理。 贫富差距基尼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