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电话不白打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如果顾客通过电话向商场购物,或者潜在的客户拨打电话八方询价,电话费该由谁来付呢?

当然由商家来付。在美国,这已不成其为问题,客户找上门来,带来利润滚滚,区区电话费又算得了什么!

但是在我国,问题却不这么简单,中国人的普遍想法是:你给我打电话,凭什么我掏腰包?

去年11月,北京、上海、广州3城市电话局分别开通了800业务,缺乏回应,业务清淡,充分显示出国人的这种心态。

800业务实际上是一种语音信箱,不同于以往的是打电话不付费,而是接受者付费。通常该信箱被用来招揽生意,如同一间设在商店外的订购处,专门收集采购信息。

在许多发达国家,你随手拿起一份报纸或杂志,广告栏里800开头的电话号码比比皆是,订飞机票,预订餐馆座位、预订旅馆房间、音乐会订票、购买商品……,一份报纸,一份杂志就成了放在你手上的超级市场,只要你拨通了800,就能省去很多时间,你甚至省去了电话费。

通过免费电话做顾客,的确是件很惬意的事。商家正是看到800给顾客带来的方便,才大打800的主意,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方便归方便,问题却并不如此简单。在推出800业务之前,北京长途电话局曾委托一家信息公司对市场前景进行过摸底,调查结果十分乐观,一张有数十家潜在用户的名单,以及众多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对800业务的肯定,似乎预示了这项新业务的光明前景。然而说归说,做归做,那些口头上许诺将使用800的老总们,真到了付诸实施的时候,却缺乏热情,踌躇不前。在800开通的头几个月,只有几家外企加入。此后,尽管北京电信加强了宣传攻势,使用800业务的客户也只有27家。

尴尬境地的背后,已不仅仅是商家的观念问题。今年4月北京电话号码升8位,理论装机容量达亿门,但真正的人均电话占有率却少得可怜;一些效益不佳的厂长经理们说得更坦率:我们连发工资都困难,哪有闲钱为别人掏电话费?百姓的购物习惯也是一个方面,与高效率的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多的是闲来无事的时间,而非金钱,他们宁肯在商店挑来挑去,也不放心只在广告或电视屏幕上浏览。

美国惠而普家庭用品公司是最早使用800业务的公司之一,客户从全国各地打来电话,或订购产品、或咨询、或提出批评。800业务为“惠而普”开拓市场推波助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数以千计的公司步其后尘,加入800用户行列。据AT&T统计,刚推出这项业务的1967年,年使用记录是700万次,而到了1991年,使用记录已超过100亿次。

全球900万个免费电话号码中,仅有10%分布在北美洲外,800业务真正家喻户晓的时刻还远远没有到来。

当大量的电子广告拥挤在Internet上造成网络堵塞时,我们甚至对电视直销之类的服务还抱有戒备。现在,让我们拨打68422288,问一问这一我们熟知的电视直销号码是否加入到免费的行列。

“我们的电话免费”。耳机上传来的回答很肯定。 800电话

上一篇: 出卖未来
下一篇: 广告与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