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小世界”能否取代“小喇叭”?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刘君梅)
“小小世界”开播新闻发布会成了顺利打开中国广播市场的一张绿色通行证
“小小世界”这是一个并不张扬的名字——迪斯尼公司以该公司主题公园中的园中园命名了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推出的少儿节目。
该节目自今年6月1日推出以来,正以每周一期的速度向前“滚动”。每周六下午,从许多中国家庭的收音机里传出“小小世界”轻快的主题曲,世界一派“祥和”。
很少有人会在这样的时候“神经过敏”地想到:西方TV娱乐业巨头此时正在“占领”我们的媒体……
“太空入侵者”面对设防的亚洲
在“小小世界”童话般的面孔背后,是西方媒体征战亚洲的激烈场面。迪斯尼算不上“先行者”。
亚洲由于人口众多和蓬勃的经济发展势头,已成为世界各大卫星广播电视公司争夺的市场。西方报刊称亚洲上空就像香港、东京的街道一样,已是车水马龙,十分拥挤,亚洲正经历着“卫星广播大爆炸”的时代,但是,这些“太空入侵者”并非都能长驱直入。外国卫星电视节目在亚洲的激增显然引出了类似“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同一性”,“如何控制信息的传播”,“如何维持传统的公共电视广播”等敏感问题。亚洲各国政府对此制订了不同对策。在新加坡,除了大旅馆和得到特批的政府部门与贸易机构,一律不得使用卫星天线;马来西亚和缅甸政府规定,只有政治家、外交官员和外国人居住的旅馆才可以安装卫星天线。我国自1992年以来一直酝酿制订广播法规,1990年通过的一项法律已明令禁止使用碟式卫星天线接收外国节目。
传媒业巨子默多克在亚洲花8.71美元买下进行泛亚传播的香港卫视台,其新闻公司对卫视台的总投入已达15亿美元,但每年要亏1亿多。
1994年8月,欧洲二台出现在上海上空。中国听众通过上海广播电台的音乐频率(103.7兆赫)可以收听到由法中合资公司巴申有限公司制作的新节目——这是这家合资公司在中国制作广播节目的起点。法方股东是欧洲发展公司,该公司总经理马丁·布里萨克还兼任欧洲二台(Europe 2)的总经理。中方股东是中国地方台中最大的广播电台——上海广播电台。巴申公司的投资额为40万美元,其中20万美元用来购置先进的设备。该公司计划制作一系列音乐节目:每月举行一次中国音乐会或国际音乐会,每次约1小时;和中国各地方台合作制作每周2小时的音乐节目,汇集一批最受欢迎的中国和外国歌曲;每周播出1次、每次1小时介绍当代著名歌唱家;开办两个固定节目,其中一个介绍古典和现代音乐的经典作品,每周播出1小时,另一个专门介绍中国传统音乐。马丁·布里萨克说,这“不仅加强中法两国文化的联系,而且对我们这个集团来说,这是十分重要的经济赌注”。
但这位总经理也表示了忧虑:对这次合作的前途,他心里还没底。
迪斯尼从他人一场又一场争战中看出:亚洲各国正在从硬件上捍卫本民族的利益,但他们在包括娱乐节目、体育节目在内的“软件”方面却是“软柿子”。
迪斯尼在充分把握市场的前提下,信心十足地出场,竟避开了许多本来可以预见的困境。
迪斯尼亚太区有限公司副总裁对迪斯尼在中国发展前途充满信
迪斯尼“小小世界”落户中国风景独好
作为娱乐业巨头迪斯尼确实要幸运得多。
今年6月1日起,该公司亚太区有限公司以“暑期礼物”的名义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推出华语儿童节目。
这套30分钟的儿童节目叫“小小世界”(在迪斯尼主题公园里有一个园中园就叫“小小世界”——Small,Small World)。该节目每周六下午3点半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播出(调幅540、639、837、953、981、1008、1017、1035、1161兆赫和调频106.1兆赫),节目内容主要包括:迪斯尼故事及音乐、教授儿童基础英语,幽默故事集锦,“迪斯尼新闻”、小知识、采访特约嘉宾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儿童节目主持人胡军出任“小小世界”的主持人并用中国普通话演唱“小小世界”主题歌。“为了更好地和迪斯尼迷交流”,该节目设立听众信箱,收集听众要求和回复“迪斯尼”迷的信件,将由米奇、美妮、唐老鸭和其他迪斯尼卡通人物共同签名。
这个节目显然能将一些从电视节目中找乐趣的孩子拉到收音机前。而那些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星星火炬”节目长大的“孩子妈妈”、“孩子爸爸”也一定会认为:孩子们每周六下午准时端坐收音机前,比沉迷于无序的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更有“意义”。这个节目里有《狮子王》、《白雪公主》的故事、少儿猜谜游戏,还会告诉孩子“全世界每分钟有多少个婴儿诞生”、“日本音乐和苏格兰音乐有什么不同”。这样的问题并非每个父母都答得出来。在这样一个时代,孩子们在“小小世界”里玩着就能学会用英文唱歌、对话,怎能不让父母们高兴呢?
目前尚没有“收听率”调查,但孩子们的反应可以从7月2日的“小小世界”新闻发布会上看到。
应邀出席发布会的记者和嘉宾事前收到了写明“可以带您的孩子出席”的请柬。离发布会开始还有一个钟头,会场上几乎已座无虚席。大屏幕上不间断地播放迪斯尼卡通片的片断,扩音器一遍遍传出用中文演唱的“小小世界”主题歌,会唱这首歌的孩子都跟着唱起来。放眼望去,孩子穿的几乎都是自己从各专卖店购置的迪斯尼童装。
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不远万里从美国飞到北京的迪斯尼代表米奇及其女友美妮还有唐老鸭一进入会场,就受到了巨星的礼遇。孩子们和他们的家长一拥而上,各种相机的快门频频被按响。参加发布会的孩子和他们的爸爸妈妈们在自助午餐后,心满意足地得到了与迪斯尼巨星们的合影和迪斯尼的单放机。
而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并不知道,就是这次发布会,实际成了迪斯尼顺利打开中国广播市场的一张绿色通行证。
孩子们何以对“小小世界”一见如故?
在此之前迪斯尼实在有扎实的“铺垫”。“打前站”的是电视卡通片。先是《米老鼠和唐老鸭》,接着是《猫和老鼠》,曾在一个个周日的下午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里,曾经帮助无数年轻的爸爸妈妈承担了“家庭保姆”的一角色,迪斯尼其实已经在相当长时间里赢得了一茬又一茬中国孩子的心灵。
这以后,一家又一家迪斯尼专卖店出现在中国主要城市的繁华商业街上,出售儿童玩具、服装、文具。一位业内人士说:“迪斯尼在华有100多家消费品授权商,作不同类的产品推广,从唐老鸭书包到米老鼠冰淇淋”。所有这些消费品的注册商标“米老鼠”一次又一次强化中国孩子对迪斯尼的记忆。
熟悉了卡通形象,穿上了米奇服装,迪斯尼又以“大片”来增强孩子们的情感记忆。一部《狮子王》,感动得众多中国孩子热泪盈眶(《狮子王》的唱片销售目前已超过130万张,是国内最流行的外国唱片)。
迪斯尼目前在中国的业务,还包括由童趣出版公司出版《米老鼠》月刊,该出版公司是外方艾阁萌公司与中方人民邮电出版公司的合资企业。
迪斯尼亚太区有限公司副总裁TIM WHALE先生由此而信心十足地宣布“今天我们用普通话首播‘小小世界’节目”时,迪斯尼在中国城市已经无所不在了——除了卖东西卖得红火,它在中国媒体里占的地盘也越来越大,从电视、电影、杂志到今天的广播节目。”
娱乐业和媒体结合,迪斯尼前途光明
迪斯尼公司在其创业过程中始终明白娱乐和媒体结合的意义,并深谙此道。早在1954年,正当许多影片公司担心电视所带来的冲击时,迪斯尼公司就最先闯入市场,与ABC电视台签约制作一系列电视片集DISNEYLAND。后来该片集重新更名为WALT DISNEY PRESENTS,WALT
DISNEY'S WONDERFUL WORLD OF COL-
OR,THE DISNEY SUNDAY MOVIE以及THE MAGICAL WORLD OF DISNEY等。成为电视史上黄金时段播映最久的电视片集。
多年以后,迪斯尼和ABC真正“联姻”。去年,迪斯尼出资190亿美元兼并了(ABC)。ABC——美国大都会广播公司在3大主要有线电视频道——娱乐与体育节目频道、艺术与娱乐频道和生活时间频道都拥有数目不菲的投资。它还拥有8家地方电视台、21家广播电台和3家报纸。迪斯尼公司早已在为美国广播公司制作收视率极高的《改善家庭》节目。迪斯尼负责财政事务的主管史迪夫·波伦贝希也以“家庭”比喻这次兼并:“我们知道这是个美满的‘婚姻’,它把全球家庭娱乐方面的最佳制造商和世界上最强大的传播者联合在一起,极具经济意义。”兼并后的迪斯尼的势力范围将从迪斯尼乐园(在美国本土、在欧洲巴黎、在亚洲日本的3个主题公园)、迪斯尼动画制作室,扩大到美国广播公司电视网、ESPN娱乐与体育频道,甚至在斯堪的纳维亚广播公司的投资,使之成为世界娱乐界的巨头。
迪斯尼此次来中国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合作虽不如兼并ABC那般惊天动地,却也显示了迪公司的独道眼光。进入中国媒体、迪斯尼选择了便宜且不太惹眼的电台广播方式。据199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全国听众抽样调查统计,全国12岁以上曾收听中央台广播的听众达7亿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目前有7套节目,每天平均播音128小时,拥有一大批听众喜爱的节目。以名牌节目姿态跻身国家电台,迪斯尼的志向不算小。
中美娱乐公司总裁唐·艾尔弗莱德(DON ALTFELD)博士促成了迪斯尼公司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合作。这位唐博士在美国因创作了歌曲《Little Old Lady form Pasadena》出名,在中国业内人士眼里他是一位“音乐大使”。
中美娱乐公司(CUE)和中国已经合作了十年,已和中国广播界建立了良好的关系。1986年,CUE成为第一家将西方流行音乐和美国现场表演(live American act)带进中国的公司。自1988年起,该公司积极致力于在中国的广播。那年的4月3日,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以汉语“你好”开始的讲话也拉开了CUE对华广播的序幕。该公司遂成为在中国广播界传播美国流行音乐的“大哥大”。1994年CUE开始了和中国人民广播电台(CNR)的合作,双方签订为期6年的合约:CUE向CNR独家提供西方音乐和西方的儿童节目。今年3月,这份合约的期限又被延至2010年。
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CUE每周播出5小时广告商赞助的节目,包括民族音乐、流行音乐、迪斯尼的儿童节目“小小世界”、爵士乐等。
尽管今年早些时候有消息说,美国广播公司(NBC)认为它的美国式娱乐频道在亚洲仍有发展余地,它已于今年4月在这一地区开播。但面对亚洲这个大市场真的争起来,“NBC们”未必是迪斯尼的对手。
在这个多媒体时代,应该说迪斯尼早就“准备好了”——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在它的全球战略中,亚洲无疑是最举足轻重的一盘棋。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除了业内人士,大众对迪斯尼这头“狮子”显然是不设防的。因为迪斯尼看上去永远是一张孩童般天真的脸。乖乖的米老鼠、脾气坏人不坏的唐老鸭自不必说,就连凶猛的狮王给孩子们的印象也风趣、宽容、具有亲和力。
亚洲真是一块“肥肉”。迪斯尼面对这块肥肉张开了大嘴。正如它在卡通片里唱的那样:I just can't wait to be king(《狮子王》),“I was on top of the world living high”(《玩具总动员》)。
但是,我们有些担心《小喇叭》、《星星火炬》的命运。孩子们总是崇拜偶像的。当年,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说唱:“鸡蛋皮小帽白光光,桔子皮做我的红衣裳,绿辣椒做我的灯笼裤,蚕豆皮鞋卡卡响……”为小朋友开信箱的小叮当曾是无数孩子的偶像。新时代的偶像是被大工业和高科技制造出来的。米老鼠、狮王、巴斯光年甚至原籍不在迪斯尼的白雪公主、灰姑娘都被制造成代表迪斯尼的偶像,从影视、广播、连环画到服装、玩具、文具……无所不在,仅有纯朴和天真的小叮当们如何抵挡?当年孙敬修爷爷、康英阿姨的个人魅力和号召力随他们的声音渐渐远去,新一代少儿广播节目主持人如何让“经典”继续下去!老牌节目如何冲破思维定式让现在的孩子觉得新鲜?
孩子们依然爱听故事。谁说的故事更好听呢? 狮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