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意见与争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承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吴伯凡)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北京的出租汽车的后玻璃窗上都贴上了一排大字——“接送一次乘客,奉献一份爱心”。我是在一个多月前被拒载而且还被司机先生奚哂落一番后才注意到这条标语的。出租汽车公司贴这条标语是想给谁看的还有待考证——荣幸地被允许上车的人,即被献上爱心的人,是看不到它的;看得到它的人只能是那些被拒载,即司机先生不愿向其奉献爱心的人们。这就意味着,每个被拒载的倒霉蛋在沮丧之余,还要望着扬长而去的出租汽车后窗上的那排红字,接受一次例行的揶揄。不过放达之士可能会这样自我解嘲——既然他们是从事“爱”的工作的,那么你要上他们的车就是在向他们求爱,至于人家到底爱不爱你,那完全是人家的事,你决不能一厢情愿地要别人向你奉献爱心。
我注意到这类标语在“小公共”和大公共”上也决不鲜见。当你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一辆即将开动的公共汽车跑去,只差两三步就到能踏上车门时,车门“啪”地一声关上了。透过车窗,你看见售票员正看着懊恼不堪的你,你发现售票员那张从未在车上露出过笑容的脸上此时透出了诡秘的笑意。你无可奈何地看着汽车大摇大摆地向前驶去,你不经意地看到了汽车后窗上写着4个大字——“乘客之家”。有时,你受不了“乘客之家”上的拥挤,多出点钱改坐“小公共”。这“家”虽然小一点,而且一般情况下还有一席之地供你坐着,但烦心的事也不少。“小公共”在售票员(其实他或她常常只收钱,不给票)不停的呐喊声(“公主坟3块”、“八王坟两块”之类)中走走停停,直到车里座无虚席,另外还有三四个哈腰站着、仿佛在向全车的人低头认罪的乘客时,“小公共”才径直往前开去,你也才体会到一种难得的、暂时的“快”感。一位乘客这样记述他之所见:“就在这样一个车厢的墙上却贴着服务公约,上面堂而皇之地写着‘定员载客、照章收费、按价付票、按线行驶’等等承诺。”(见7月19日《光明日报》)
现在你似乎明白了,原来这些标语是在“承诺”着相当美好的东西——“爱心”、“家”的感觉和遵纪守法之类。但“承诺”的对象呢?当然不是你我。因为拒载的司机们显然一天当中从未用一秒钟的时间来想想怎么来“爱”你我(不信你去找几个司机问问),一律粗嗓门的售票员们压根儿没想过公共汽车跟“家”有何相干。再说,承诺总是意味着制约承诺者的某种东西,当我不知道我有什么东西制约向我承诺的人时,这样的承诺也就是空洞的承诺。
最近听说有许多“窗口行业”在开展向消费者进行“承诺”的活动。出租汽车公司承诺“不拒载”、“不多收费”;商店承诺顾客买东西时要把顾客所付款中超出商品价值的钱找给顾客,等等等等。我是个现实主义者,我确信这样的承诺是相当必要的。这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许多规范和秩序尚待建立的时代:许多本来是最起码的、最不言而喻的要求却成为一种极高的、近乎奢侈的要求;让你烦心的远不是我的一些同事们正津津乐道的后“现代境况”、“存在家园的迷失”、“现代语境下爱的蜕变”之类,而是一些俗事儿。当你与有些窗口行业的人士打交道时,你有时不免觉得自己是一个人人喊“宰”的冤大头。
我的好友胡显森几天前向我讲到他最近遇到的一件令他痛心的事。他的二哥身患绝症,他为了让劳苦一辈子的哥哥在离开人世之前得到一点人世的欢乐,就把哥哥从江苏东海县老家接到北京,让他看一看天安门,到世界公园象征性地看一看世界。当哥哥坐在轮椅上让弟弟推着,在他想象过无数次的天安门广场徜徉时,他心中的欢乐可想而知。然而当他们游览完天安门广场,准备乘出租车到世界公园去时,这种欢乐很快就结束了。有11辆出租车先后在他们面前停下又不屑地开走(据说司机认为轮椅是不祥的征兆)。起初是哥哥尽量装出轻松的样子,劝弟弟不要再拦出租车,早点回家算了,弟弟当然不听,一次又一次地希望、哀求和绝望,直至在彻底的绝望中含泪推着哥哥离开广场。看着流泪的弟弟,哥哥也流泪了,这也许是他在离开人世前最后流出的泪。
我想这兄弟俩的泪水已对所谓“爱心”作了足够的注解。“爱心”在目前各种传播媒体上出现的频率之高,实在令人吃惊。一首广告性的流行歌曲这样唱道:“爱是爱心,……爱是‘正大’无私的奉献。”一则电视广告慷慨激昂地告诉我们:“某某牌火腿肠,是某某肉联厂向您奉献的一片爱心!”……我真想求求广告家们别再用“爱心”这个词了。因为我怕我们的孩子们真的以为“爱心”就是电视上那活蹦乱跳的火腿肠或司机叔叔们的横蛮表情和粗言恶语。我也想求求“窗口行业”的人士不要以“爱心”来承诺了。我想对他们这样说——
我暂时还不奢望“爱心”,我只希望有一些可以实际操作的法律来规范我们之间的关系,在这稳定的关系中,我们皆得到我们该得的。我只希望爱吃火腿肠的孩子不要三天两头地拉肚子;我只希望当一个孩子用5块钱去买一根四块九毛九的火腿肠时,售货员能找给他一分钱,让他因这一分钱而体会到大人们对秩序、对他本人的尊重,从而学会让自己去尊重秩序和尊重他人。如果你是一个注重实际的人,你会逐渐意识到:我们之间比较现实的关系是我们在对法律和秩序共同尊重的基础上相互尊重,而只有这样的尊重,才是一切可以认真对待的承诺的基础。 正能量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