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感告诉我什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李兵
每逢人们辞旧迎新之际,地球上不少国家难免遭到流行性感冒的困扰。仅本世纪,全世界范围的流感大流行就有5次,患者难以计数,死亡几千万人。而我国更是流感病毒的重灾区,有病原可证的甲型流感病毒新变种,十之八九首发于我国,中、小型爆发流行,几乎连年不断。
潜伏39年的毒株重返人间;全球50多亿人可能都是易感人群,教科书要改写,流感疫苗需重新制备
今年元旦前后,我国北方大多省市“感冒”病人激增,不少家庭病人“接力”,此起彼伏,学校更是老师难齐,学生缺课。北京友谊医院儿科仪1月1日至15日,接诊患儿达1.5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一倍。首都儿科研究所,日门诊高峰时患儿高达2500人次;急诊室里,每天有200多名小病人打点滴。山东青岛市儿童医院门诊患儿由原来日平均200人次猛增至700人次,其中多为两三个月的婴儿,以致不得不挤出内、外科病房应急……
在国家流感中心,更是“战时紧急状态”,查找流感杀手真相,专家们日以继夜。尽管自去年11月中旬病人就骤增,但病原查证均为“支原体”感染。这是不是假象?!医学工作者的职责和敏感绝不稍有懈怠。
新年刚过,国家流感中心终于在北京友谊医院儿科查到了此次流感病毒元凶的蛛丝马迹。开始,专家们采用常规检测方法并未发现异常。但在同时进行的狗肾传代细胞分离培养中发现疑点——有东西生长,且呈病变现象!凭着学者的敏税和丰富经验,国家流感中心主任郭元吉教授马上启用已数十年不作的人“O”型血细胞凝集试验,终于发现已消失39年之久的“O”相流感毒株又重返人间。目前,他们已分离到20多株。山东、福建、黑龙江等地也发现“O”相毒株。这是在流感史上首次发现“O”相的H3H2亚型流感毒株,且另一种H1N1亚型毒株也为“O”相。
这意味着什么呢?首先,“O”相毒株在1957年前曾存在,其后突然消失,而全球50多亿人对此病毒均元免疫力,极可能导致世界大流行。二是当今各国医学教科书都不教授“O”相流感病毒身世和检测方法,而现今常规方法又测不到,故极易疏漏,从而贻误防治时机。更重要的是,自1957年后“O”相不见,各国也就不在研制生产此类疫苗。好在此次发现及时,而病毒传播需要一定时间,这就为其它国家及时转产新疫苗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差”。
人类尚未控制的最大瘟疫,惊人的超额死亡率,病毒多变之谜亟待破译,人、猪、马、禽共抗流感之害
就在中国流感中心飞报世界卫生组织新发现之时,地球另一端美国,正汇集200多位传染病专家共商如何“对付一场不可避免的致命病毒的大流行”。专家们指出,最老和最致命的人类瘟疫之一的流感病毒,在任何时候都可能会以一种新的形式,爆发为一场世界范围的流行病。
近百年来,人类消灭了天花,战胜了黑热病,扼制住鼠疫、结核等烈性传染病。但是连医学专家们也承认,流感将是本世纪最后一个不能用疫苗控制的最大瘟疫。
流感的发病曲线是以“日”为传播单位的。1957年2月,我国贵州省西部首先发现流感H2N2新亚型毒株,时间不过6个月,就环绕地球一圈,传遍世界。其第一波发病率约为50%,病死率约0.01%;而1958年的第二波流行,病死率更高,死亡者多为幼儿和老年人。当时,北京市50天内市区的发病率就达62.4%—84.1%,集体单位高达80—90%,有些甚至100%。以致迫使许多工厂停工,学校停课,损失巨大。
流感是临床医生接触最多的疾患,也是几乎每个人终生必得疾病。流感可引起致命的“流感肺炎”,并发心肌炎、支气管炎、肾炎及败血症等严重疾病。至今,流感所造成总死亡人数仍高居于当今各种传染病之首。
许多人都把流感和一般感冒混为一谈,当成是流鼻涕、打喷嚏之类的小毛病。而医学专家们提出的流感超额死亡率的概念,可有振聋发聩之效。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在这方面大规模统计较少,但从总的情况来看,流感病死率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少数民族地区高于汉族地区。如1957—1958年流感流行,我国某些农村地区病死率在0.24%—1.4%不等,足以说明这次流行的引起死亡率之高。据美国1934—1962年间统计,28年中,流感甲型多种毒株流行14次,乙型病毒8次流行。由此造成流感超额死亡高达51万9千7百人。
近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亚洲和拉美13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证实,伴随流感而来的超额死亡并不是某些国家特有的,而是一种普遍现象。
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还在许多动物中流行传播,导致畜禽和野生动物大批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这之中既有猪、马等家畜,也有鸡鸭等禽类,以及海豹、鲸等野生动物。
多年的科学研究证实,人流感病毒与动物流感病毒之间关系十分密切。其中鸡鸭等禽类是流感病毒的最大基因库,而猪则是与人流感密切相关的动物。许多研究者认为,人与禽类流感病毒的基因重分配,很可能就发生在猪的混合感染中。有学者对1957年造成世界流行的毒株进行基因分析时发现,这实际上是人与鸭流感毒的重配株。1976年美国曾发生一起猪的H1N1毒株在人群中爆发流行事件,约200多例住院治疗,500多人感染,一人死亡。
目前,关于流感大流行毒株的起源,病毒抗原性漂移和变种,以及有些毒株为何能潜隐几十年而不变等众多问题,仍是科学界待解之迷。但从迄今研究所见,人医、兽医应联手合作,共同防治人群和畜禽的流感流行。这无论是对保护人群健康,还是减少养殖业的经济损失,都不失为有效对策。
我国流感活动形势严峻;有力报警,无力布防;呼唤有效疫苗、药物;自我保健至关重要
春节刚过,北方流感未平,南方流感又起。随着今年春运人口大流动,目前上海、南京、福建等地流感也来势汹汹。多年来,我国流感流行的初始,国家和地方卫生防疫部门基本上都能及时报警,而与之相对的防御体系却极为薄弱,至今尚无有效的预防疫苗应用于人群,治疗流感的有效药物的研究生产同样未如人意。
面对频频袭来的流感病毒,我国几乎是不设防之地。人们患病只能跑医院,而医生又缺有效药物,只能对症治疗,陷入生病——吃药—病休一再生病的恶性循环。加之人们自我保健意识差,轻病到处跑,带病坚持工作、学习,扩大了传播范围,加剧了流感流行。有关专家介绍,预防和治疗当前的甲型流感,金钢烷胺有一定效果,但在流行期要坚持每日服用。此外,病毒唑和一些抗病毒的中草药也有一定作用。对付流感病毒,抗生素无效,不要滥用。儿童和老年人及慢性病人应重点防护,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流感病毒靠飞沫和用具或手传播,往住一人得病,全家遭殃,同事、同学难逃,由此造成的损失是惊人的。据美围统计,仅1968—1969年流感流行,就造成5100万人发病,3万人死亡,医药费用耗7亿美元,全部经济损失达39亿美元。1976年流感爆发流行,损失更高达60亿美元。在发达国家,保险商宁愿支付无病者的流感疫苗费用,而不愿为不用疫苗者提供医疗保险。
流感(Influenza)原为西班牙文,意为某种不可知天体惩罚人类所引起的疾病,可见当初人们对流感的恐惧和忧患。流感对人类最大的浩劫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无论当时的胜者和败者都未能逃脱1918—1919年那场可怕的流感。据估计,这场灾祸使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约有5亿人口患病,死亡约2000万人,其中大多数是20—40岁的青壮年。
当前,我国流感形势极为严峻,不仅处于几种甲型流感病毒并存的局面,还出现了“O”相毒株,这在流感流行史是空前的。由于人们对不同型流感病毒无交叉免疫力,所以可能被流感多次“击中”,这也是流感病人不断的重要原因。有学者提出,我国南方农村大多数人与鸭、鸡、猪、牛共存,活动区域紧密,加之气候温和,这有可能引起人畜禽间流毒病毒株重配,造成新的毒株流行为害。对此,也应采取对策防制。
世界卫生组织将我国列为流感病毒监测的前哨,近十几年来发现的十余种新毒株,除一株首发于印度外,其余均先见于我国。尽管我国及时报警为其它国家制备疫苗创造了条件,但自家防病岂能痛失良机。
据悉,上海市已将流感防治列入国际减灾计划之中的90年代疫病灾害预防的三大重点之一。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来华考察流感状况,并拟用中国武汉发现的毒株重新制备新的流感疫苗。 流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