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行乐坛殖民倾向三人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王锋
左图:黄金钢1994年在“新城市民谣演唱会”
中图:“民谣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黄燎原
右图:张广天1994年在“新城市民谣演唱会”上捍卫自己的声音
黄燎原(音乐制作人):这些年,中国人的听觉和欣赏习惯几乎是跟着西方人跑了,作者歌者听者言必谈欧美和欧美笼罩下的港台。欧美在流行音乐上是很发达,但也有没落的一面。为什么那么多人只对迈克尔•杰克逊、麦当娜、迈克尔•波顿这样廉价的流行招牌感兴趣,而忽略了鲍勃•迪伦、琼•贝茨这样代表西方觉醒人民的声音?罗克赛特来北京,竟让这个伟大城市的很多著名演艺界人士抱头痛哭,声言“还做什么音乐呀,到死也不过如此”云云。真可怜!
张广天(音乐人):南非黑人主教图图曾言,白人来到黑人家园时,手里拿着圣经,而黑人手里却握有土地。白人要求黑人祈祷,黑人合眼祈祷。等祈祷完毕,黑人睁开双眼,发现自己手里拿着圣经,而白人手里握有土地。如今,这本上帝和人类订下的契约书被越来越多的人读懂了,殖民者只好求助于另一本圣经,那就是音乐。这次是伴随着文化渗透的经济掠夺。
黄金钢(音乐人):中国流行乐坛本来和其它领域一样显示出中国人接受外来文化的宽阔胸襟,但不知从何时起,这种宽阔的胸怀变成了俯首贴耳的奴颜。在狭隘的民族主义对立面,“非主流”、“另类”的招牌变成了迎风招展的旗帜。一些走过洋穴,终日与使馆人员、国外记者泡在一起的人,每每以西方某些落后的美学观点为准绳,对国人的音响观念进行残酷的羞辱和破坏。在他们眼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已是“残破不堪”,必须用西方“流光溢彩”的现代音乐来一场“洋务运动”。这些人在音乐制作中有,歌手中有,乐评人中有,媒介中有。由于他们的煽动和蛊惑,一部分听众失去了方向。
黄燎原:殖民音乐对中国唱片业的最大危害,就是使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失去它赖以生存和繁荣的市场。自1992年海外第一家唱片公司以“新鲜正义的面孔”进入大陆流行乐坛以来,到目前为止,大概已有20多家这样的“外商”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买办公司。由于这些“外商”都打着
黄金钢1994年在“新城市民谣演唱会”上“民谣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黄燎原张广天1994年在“新城市民谣演唱会”上『汉唐』公司第一批签约的歌手黄群、黄众(右一)的专辑《江湖行》,被认为是『新民谣运动』的第一盒专辑“制作精良”、“思想前卫”、“资金雄厚”一类的招牌,于是很多音乐人出于种种原因“卖身投靠”。其结果是中国流行乐坛越来越多地被这些欧美买办所控制,大街小巷里流传着“被奴役者”的“浪漫之声”。
张广天:在当今中国,随着国际社会信息时代的文化渗透,民间音乐正处在一个从后农业化向工业化全面转型时期,我们面临着极为棘手的双重困境。一方面,类似地方戏曲、曲艺、山歌小凋一类的民间音乐已逐步失去其原有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真正的都市民间音乐应该何还莫衷一是。于是乎,有着浓重后农业倾向的音乐意识和干脆放弃努力充当二道贩子的短期行为都匆匆亮相,前者唱着和明清时代的里弄小调相去不远的歌谣,像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样涌向都市;后者则如投机倒把似地把欧美音乐一一批发,极其类似松下、索尼、菲力浦的代办。这些都暴露出由于经济基础的改变造成的妄自尊大和妄自菲薄。
黄燎原:我们不否定工业进步带来的现代西方乐器制造业的诞生,以及欧陆和声体系的完美对人类音乐文化发展的伟大贡献,但同时我们也要坚持其他民族、其他美学原则的音乐种类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力。世界民族民间的音乐殴堂应该具有多姿多彩、展现丰富人性的音乐作品。张广天:谈到现代城市的民间音乐,不能不提到作为其中坚的摇滚乐。摇滚乐在信息时代能通过各种先进的传播手段迅速传播是它的幸运,但把这种流行的结果当成音乐的模式效仿、追随,就有了一层讽刺意味,有违创造者的初衷。欧美摇滚乐最早源于白人劳动者的民歌和美洲大陆黑奴的吟唱,其后,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形成了即兴演绎的自由风格和较为完善的音乐。60年代以来,4个利物浦工人阶级的子弟以诗歌的语言、真诚的吟唱和尖锐的反抗激起了整整一个10年的全球性反抗资本主义运动。一句话,摇滚乐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人民反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反叛仃为,是平民精神对贵族精神的挑战。
黄燎原:然而,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这场革命陷入低谷。再加上唱片公司为了攫取利润对之有目的地进行消融、改造,有计划的大规模分类生产,使得这一充满生命力的民间音乐成为殖民主义向外扩、渗透的重要武器。
张广天:所以,所谓中国摇滚乐,其实多半只是一些人聚集在一起,义务地承担国外公司的代理。他们弹吉他,泡酒吧,蓄长发,穿仔服,环佩叮当地在舞台上下招摇,以这种程式化的肤浅标志为国外公司作品牌宣传,以此向朴素的民众炫耀其早与摩登时尚的国际社会接轨了。
黄金钢:中国人刚着迷于物质生活的追求,哪有什么深刻的精神问题,尤其这一支年轻得不能再年轻的摇滚队伍。他们却死抱反抗和愤怒不放,从硬摇滚走向硬金属,再从死亡金属走向肮脏摇滚。今天美国必起Grune,北京开始玩Grunge,明天英国窜红新崩克,Grunge北京队又改成新崩克,时尚的,技术型的,形式主义的,本质上却是无聊的,无奈的,没有话语的,是上一个时代的事物在下一个时代的苟延残喘。它可能有一个好的前景:追求音乐本身;但更可能有一个糟糕的前景:把音乐当成时装,和世界先进水平比赛。在这个全工业时代,艺术太容易变成时装了。黄金钢:吟唱,是世界各地真正民间音乐最主要的创作及表达方式。在中国广大民间,各种欢乐的,睿智的,久远的吟唱,无时无刻不响起在劳动的人群里。这盘专辑的创作意图,是向中国民间音乐回归。这表现在这盘专辑的歌词、旋律手法上,都坚持根据一个普通中国人——比如说我——平时说话和思维的方式来进行音乐写作。
黄燎原:这盘专辑可能起到的作用,是破坏了时下那些习惯于言必称欧美,言必称制作的人的音响概念。关于汉藏和声,是1992年以来我们就关注的一个技术问题,它的基本原则,还是在于汉藏语系是我们中国人语言和思维的基础,由此产生的文化艺术形式,都肯定带有自身的规律,而不是简单地借鉴别人的语言系统。整体看来,《吟唱生涯》最主体的思路在旋律方面做得最彻底,它的旋律基本根据歌词的语气流动辗转,没有所谓纯粹的音乐动机及发展,这种出于吟唱的创作方法最终导致歌曲的演唱正如说话。
张广天:奇怪的是这样本原、简朴的音乐却少有人听。大家都愿意去谈那些貌似高深的东西。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缺少乐评的引导。满街流行音乐评论,有几个在谈音乐?自80年代某种带有社会批判意识的音乐形式在中国兴起以来,某些怀才不遇多年的文人终于借此找到了拼比概念的机会;他们钻进报纸、电台、杂志、电视及一切新闻传播渠道,用一些他们的行话和没有根据的夸张对流行乐坛进行翻云覆雨、指鹿为马的干扰,他们一会儿炒港台,一会儿炒格兰美,一会儿炒校园民谣,一会儿又把这些全部推翻,然后又信誓旦旦告诉你下个概念会更好。10多年的中国流行乐界已经培养出了这样一批不学无术的乐评人,真是流行乐坛的悲哀。 殖民音乐张广天摇滚音乐流行乐坛黄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