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动物·动物园

作者:刘君梅

文·刘君梅

人·动物·动物园0

大卫·斯各菲尔德收养了出生后就被母亲抛弃的小长臂猿(伽玛图片)

上海野生动物园址选择了地价、土壤、气候、交通都较好的南汇三灶乡。该园投资2亿多元,占地153公顷,光建造地型造形就用土方120万立方米。这些土挖自园内,因此也成就了在世界野生动物园中也称得上“大哥大”的13公顷的湖面。其中6公顷水面是天鹅湖。

野生动物园使你在“笼内”(游览车),动物在笼外。使动物生活在更接近于自然的状态之下,对于人来说,也增加了“一种特殊的亲情。”

动物园这种改革是人和自然共生的需要。但遗憾的是,“人与自然共生”在我们这个国度里,还带有理想色彩。

现实是——记者们在上海野生动物园开放一周后便看到:野兔被游人踢断了肋骨,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金丝猴被游人追赶、惊吓得四下逃窜。11月27日早晨,许多人通过广播电台,听到了金丝猴因惊恐而发出的哀叫(电台记者录自上海野生动物园)。你也许不相信:竟还有人从珍禽身上“生拔”美丽的羽毛。

在我们试图走近自然之前,先得知道我们背离自然多远。

在传统动物园里,面对玻璃和栏杆里的动物,游人好像更难“摆平”与动物的关系。一些人敲打栏杆投掷杂物,试图惊醒熟睡的动物,在“居高临下”的人类面前,动物园里的动物似乎仅供取乐。“动物也需要尊重”——这是大多数游人从未听说过的。

人·动物·动物园1

动物也需要尊重。人其实完全可以从动物那里学到尊重和和谐  

还有一种缘自“爱心”的扼杀在动物园也时有发生。上海动物园有一只母长颈鹿,误食游人投掷的塑料食品袋而死,抛下了她的幼子,幼子的抚养问题还一度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北京动物园有一部录像片,记录了给一只黇鹿做手术的过程,从它的胃里取出了已和一些食物纠缠一团的塑料袋。动物园的工作人员现在也有“经验”了:一看到食草兽慢慢消瘦,只吃精饲料不吃草,就给它打麻醉、照“X”光。“带有甜咸味的食品袋被动物误以为美食,这是常事。”若干年前,该园解剖了一只“意外”死亡的海狮,它的胃里有钥匙、旅行包专用锁和指甲刀!

有的人还向熊扔烟头,将熊烫成“赖头”。游人投喂的食物还会造成本来有生活规律的动物暴饮暴食,消化不良。“熊和食草兽经过了游人很多的周末,星期一准‘拉稀’。”饲养员们说。一些如“结核”等人畜共生的疾病,也很可能通过游人扔的吃剩的苹果传染给动物。

其实,人完全可以从动物园的动物那里学到“尊重”与“和谐”。

北京动物园的鸟岛栖息着几十种鸟禽。“贵”如黑颈天鹅、白天鹅;“贱”如麻鸭;大如鹈鹕、鹤类;小如各类野鸭;它们平静地生活在一起。每年,当那些人工孵化的雏鸭被员工放下水后,总有些大鸭子自告奋勇带它们游泳。鸟岛上还有“不在册”的动物光顾,如野鹰、野猫和老鼠。而“常驻”的乌鸦,则被岛上的员工称为“哨兵”。冬季水禽湖结了冰,野猫和老鼠通过冰面溜到鸟岛上偷食饲料、鸟蛋甚至幼雏,树上的乌鸦发现了便呱噪不停,或引起管理员的注意,或吓走窃贼。当天空中出现外来的鹰,乌鸦也会惊叫着,“铺天盖地”地盘桓于鸟岛上空,那阵势足以赶走“强敌”。

动物园的人讲了这些故事,但谁也说不清乌鸦这么做的“道理”。在看不到犀牛和犀牛鸟共生的动物园,乌鸦的故事诠释了“共生”的意义。

我的同事也给我讲了一个鸟岛的故事,主角是人。去年冬天,他陪来自武汉的母亲和小侄子游动物园。“大半天,小侄子总是兴奋地‘到处疯跑’,11月的北京,竟跑出了满身汗。下午快离开的时候,他突然找不见了。我和我母亲急得到处看,一直寻到离大门不远的水禽湖才见他的影子。那小顽童正坐在湖边的石阶上非常安静地注视游到近处的天鹅。”

是自然的“神奇”具有震慑力量,还是孩子的天性原来就是“亲自然”的?在大人们身上,已经久违了这种“犯傻”的可爱了。人·动物·动物园2回归的困惑

但说到底,动物园毕竟还是隔断了动物与自然的生物链之间的关系。据估计,在现代化动物园中,每展出的20头动物中,仅有5头是园内繁殖,其余均捕自野外或购自商人。在捕捉和收购过程中,必有一些动物死亡;因此展览动物的增加,必定会给野生动物带来损害。到了一个新的世纪即将来临的今天,人们似乎越来越呼吁,把动物放回自然。

但回归自然,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

北京动物园的工程师王子杰说:“比如食肉动物,在它的幼年期需要学会捕食的本领,但在人工圈养条件下,却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这和把一只久居楼房的家猫放到野外很相似,只是,一只虎面临的生存难题比一只猫更严峻。

以朱鹮为例,这种被誉为“东方宝石”的鸟,野外主要食泥鳅。人类大量使用农药已使泥鳅减少。人工圈养下的朱鹮从小由人工填喂食物,又不具有捕食的技能。

使人工圈养的野生动物回归自然,当然也不是不可能。人·动物·动物园3麋鹿的故事让我们相信这一点。它们原生活在我国黄河流域,后来除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存有少量外,野外已不见其踪影。1900年八国联军在侵略中国时,麇鹿也被掳走。英国公爵贝福特跑遍欧洲收购到18头麋鹿,放养在乌邦寺,居然繁衍到现在的2000多头。

近年,我国政府为自己的国宝重返故土,争取达到麋鹿恢复野生,组织了两次引进。第一次引进后投放到江苏大丰县林场,自1993年起又进入湖北省天鹅洲自然保护区,如今这群麋鹿不仅能存活而且繁育了后代,实现了重返大自然的计划。

21世纪的动物园,一定是越来越向开放、回归方向发展。真正含义的野生动物园、森林公园能进一步保护大自然的生物链,使人和动物重新建立一种正常的关系。我们并不缺少动物,也并不缺少森林公园,我们缺少的可能是建立真正意义的野生动物园、森林公园的观念。 动物金丝猴北京动物园

上一篇: 生活扫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