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以金钱论财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胡泳)
’93世界财富表
最新世界财富表
谁是“地球村”里的大款?美国人,日本人还是瑞士人?都不是。答案您可能猜想不到:世界上最富裕的人是澳大利亚人。
最近世界银行一反传统,推出一种衡量国家财富的新标准。据称,这一标准“把财富的概念扩大到金钱和投资之外”。在新的排名中,中国名列第162位,处于不丹 和老挝之间。
国民生产总值即GNP,长久以来一直是衡量国家财富的重要 指标。国民生产总值的含义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各种商品与服务的价值的 总和。历史上看,国民生产总值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国民收入等概 念是在1936年,J·M·凯恩斯就 消费、储蓄和投资等经济进程进行了专门理论分析之后,才开始广为人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进行战争动员时,需了解军、民用产品份额的数据,使这些概念获得了实际应用。
然而,近年来,GNP作为衡量 国家财富和人民福利变化的尺度,不断受到批判。批评者认为,它片面强调经济发展,忽视了社会、环境综合要素的权衡。例如,带来环境污染的开支不仅减少了福利,事实上还必须用经费来控制它们,这些经费应被视作对GNP的抵消。
“财富即是生产性资产。因为只有它能增加收入和生产产品”,从威廉·配第爵士17世纪后期,以及后来重商主义者著作家的时代以来,财富的这一概念一直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部分。亚当·斯密在著名的《国富论》中也雄辩地指出,只有有形货物可以累积起来以增加国民财富,因而是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源泉。
但是,在新的经济条件下,经济学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已认识到上述概念的偏差。他们指出,不仅服务的提供也是国民生产额的一部分,而且一定的服务费用(如研究、教育、卫生保健等)有助于形成非物质的资本。这种资本就体现在人的身上,而人力资本对经济进步的贡献一点也不比非人力资本逊色。
在世界银行9月17日出版的《监测环境进步:进度报告》里,新 的计算法初露端倪。GNP遭到冷 落,而自然资源、环境保护、教育、社 会发展等过去常常被忽视、实际对 长期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因素上升到 前所未有的高度。其估算从三方面 进行:
一是生产资产,如机器、工厂、 基础设施等人们生产出来的资产; 二是自然资本,包括土地、水源、森林和地下资源;三是人力资源,指人 的生产能力,即教育、营养等所代表 的价值。据悉,世行认为,财富还应包括社会资本,即以集体形式出现的家庭、组织和机构的生产价值。这一方面目前尚未列入统计,正在研究开发之中。
按照这三项要素估算,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有趣的对比:
新方法产生的最令人惊讶的结果之一是:被视为确定财富的首要因素的生产资产,在多数国家的财富中只占20%左右,而三分之二的财富存在于人力资源中。马达加斯加与美国一样,16%的财富来源于生产资产,而美国却比马达加斯加富得多:个中奥秘就在于美国从人力资源中所获得远胜于这个非洲岛国。“富有的国家即是那些在人力资源方面投资最多的国家。”世行的报告指出。此外,这些国家还竭尽全力保护自然资源,“良好的环境政策即是良好的经济政策,反过来也是一样。”
这种新的衡量方法的要旨在于,通过把价值分配到自然资源、资本投资和人民的生产率,而不只是集中在年度经济产出上,来计算一个国家的财富。世行副行长伊斯梅尔·萨拉杰丁对记者说,“这种新方法把财富的概念扩大到金钱和投资之外。”各国在确定经济增长战略时必须考虑到财富,而不只是考虑收入,“发展”一词因而获得了新的含义,即它必须具有持续性。“持续性就是给予子孙后代和我们一样多的或者更多的机会,留给他们和我们一样多的或者更多的人均财富。”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