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闹市修行人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程赤兵)
纯一和尚貌不惊人,眼睛小,皮肤黑,嘴边一颗痣。30岁的他在中国佛教协会的《法音》杂志当编辑,由于去年被邀为明月禅寺住持,当地政府提供给他一辆吉普车.所以纯一是城市中为数不多的有汽车用的人。
目前纯一办公和生活的地方在北京西四大街的广济寺。那里是个大闹市,但广济寺内却青翠掩映,寂静如仙境,是闹中取静的好地方。
纯一有汽车和BP机,还有电脑。他习惯用电脑储存文字。他写了15万字的《唯识三十论百题研究》、《世间现量与出世间现理之分歧》、《三性与三无性解析》等多篇论文,在海内外佛学界影响颇大。现在他正办手续,准备参加香港佛教法住学会主办的“佛教的现代挑战国际会议”。纯一已写好论文《挑战与回应——时代大机遇下中国大陆佛教所面临的困扰和解救方案之思考》。但纯一的手续办得不太顺利。好在纯一不怕麻烦,这些年在百忙之中,还与朋友在研究“禅茶”纯一很喜欢书法,字也写得漂亮。
初识纯一会觉得他与别的和尚不同,他说他是个想把佛教与普通人沟通的人。他读大量的西方哲学著作,他的朋友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例如北京一位漂亮的女歌星,就对他的学问很感兴趣。纯一身在佛门,却对一切现代生活中的细节了如指掌。
纯一极能操持。出家后一年,他就参与了云居道场的修复工程,在原本低洼的稻田内辟出一片湖泊,协助师父修复殿堂和祖塔。后来他考入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毕业后在金陵刻经处从事经版校刊。目前,明月禅寺的修复事事都需他操心,特别是筹资。在编辑《法音》的初期,他什么都做:装订、捆绑、打包、甚至帮邮局职员盖邮戳。纯一说:“我盖戳的技巧特到家,盖得又快又清楚。”
当了住持,纯一有很多心得。他说:“一个住持要会用人,比如要用有经济头脑的帮手,要会谈判,要会遵守经济原则。”有人便问,你干嘛要出家?你要是个经理该多好。
纯一原名缪元金,家住江西省星子县,父亲是农村中一个善于雕琢木器的能工巧匠。他说,他小时候觉得农村的天地很狭小,很想跳出这个地方,恰好一位亲戚信佛教,教了他许多佛教的道理。“当时我还是很模糊,不过能上佛学院,能给外宾当翻译对我颇有诱惑。”于是纯一便出家了,“主要因素还是谋出路,谋生计。”
然而现在的纯一则没有再想这些。他常问自己的是:社会发展到今天,佛教与社会是否有不调合的地方?佛教徒既要守清规戒律,又要过现代生活,这会不会产生矛盾?矛盾的根由是生活病态还是戒律陈旧?比如说未出家的佛教徒的感情生活,男人与女人之间有了感情,是缘份来了,而且这种缘份还不一定是单一的,面对多种缘份,如何选择?从佛教戒律来说,动绮念便是犯戒,这会使人处在极困惑的境地,那么又该以什么原则处理?再比如人们的经济生活,出家人不该有经商的提法,那么俗家的佛教徒呢?他们经商,获取利润该是起码的想法,那么这一矛盾又如何解决?
纯一说:“大乘佛教提倡的是一种菩萨精神,要内心有戒,以心为主,要无贪,但无贪不是愚蠢,要在无贪、善的前提下行事。人们应该研究自己,反求诸已:我们的本色是什么?其实我们的本色该是:老实人、本份事、佛陀境、菩萨行,这样才能在与外界的冲突中前进。”
纯一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在新增的佛教徒中,有不少商人。纯一说,很多人不甘于寂寞,又不甘于沉沦要做事又有负罪感。他们信仰佛教是一种无奈,是需要保护与安慰他们对宗教的理解是模糊的,他们井不管宗教是什么,只是权且要信。“这些人处在犯罪、赎罪、再犯罪的精神怪圈中,他们应该明白,用烦恼来解脱烦恼是不可能的”纯一称这是“后现代佛教现象。”纯一说:“现代的一些人有了狂躁病,我想告诉他们的是,宗教应该淘汰人的劣质的东西,追求和谐与澄净。”纯一的说法是,宗教不是逃避场所,而是修炼场所,特别是在现代。
纯一很喜欢和人沟通。1988年,纯一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佛学讲座,据说出家僧人在北大讲课尚属首次后来,他又去了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巾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去开讲座,谈佛学与哲学、佛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佛学与艺术。
给纯一留下很深印象的是他在中央美术学院的讲座。那次的题目是:禅学与艺术。他发现“画家们并不在乎禅学”,只是在课堂上埋头画自己的画。于是纯一放下讲稿说:“我们还是聊聊天吧”大家围坐一处,开始闲聊,纯一说了句:“禅是从很世俗的东西中提炼出解脱的、自在的东西。这实际是一种艺术精神”这样的话吸引了大家的注意。纯一开始侃侃而谈,把禅者心态与艺术状态比较,抨击不负责的自我标榜和玩弄技巧,他说:“艺术是人在巅峰状态喷发的浆液,不是玩儿,也不是小感觉。功利主义只会导致艺术的短命。
纯一谈了很多自己的感想,一会儿站起,一会儿坐下,很忘情。直到他说完了才发现,人已经围了很多,后排的人是站着听的。
纯一认为,自己的任务是弘扬佛法,陶治人与己的身心,他对自己的这个位置感到满意。他在一篇散文中写道:“佛海深深,引我步入正信。我信燕轻莺软时节农妇的笑靥,我信漫天飞雪时萌动的春意,我信母亲慈祥的目光,我信婴儿纯真的哭泣……” 佛教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