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你省点钱
作者:袁越(文 / 袁越)
最近一位哈尔滨老人住院67天花了500多万元医药费,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化验项目,仅血糖就化验了563次,平均每天9次。当然这不是正常现象,但现在去医院看病确实越来越贵了。医生们尤其喜欢让病人做各种化验,对病人的身体状况知道得越多就越好,这难道有错吗?还别说,一项筛检前列腺癌的常规化验近年来受到了科学家们的挑战。
斯坦福大学的泌尿学专家托马斯·斯塔美在《泌尿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调查报告,指出用来筛检前列腺癌的PSA化验很不可靠。这个PSA就是“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大约在20年前的时候,美国科学家提出人体血液中的PSA含量可以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准。这个试验曾经被认为是一项革命性的新发明,因为以前只能依靠医生用手指插进病人直肠触摸的方法,一来很不可靠,二来很多病人也不愿意做。
PSA化验在美国的普及得益于明星们的宣传。美国前将军施瓦茨科普夫和纽约前市长朱利亚尼都是通过PSA筛检而被检测出前列腺癌的,他们在电视上以身说法,把很多中老年男性说进了医院的泌尿科。但是,斯塔美博士却在那篇引起轰动的调查报告中指出,PSA水平与前列腺癌关系不大。他检查了1300个病人的前列腺,发现PSA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与癌变无关。
那么,为什么PSA水平高的病人做前列腺活组织切片时发现了很高比率的前列腺癌变呢?斯塔美认为这只是一种巧合,因为前列腺癌在中老年男性中的发病率实在太高,其发病百分比基本上和年龄相当,也就是说,60岁的男性发病率大约是60%。任何男人只要活得足够长,都会得前列腺癌。
这篇报告引发了美国医学界的一场大辩论,至今方兴未艾。反对斯塔美的人认为,前列腺癌是美国成年男性的一大死因,每年都要夺去3万人的生命。虽然PSA检测可靠性存在争议,但是可以用活组织切片的办法进行复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支持斯塔美的人则认为在很多情况下,去做PSA化验只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因为PSA化验会产生大量的“假阳性”结果,让受试者产生不必要的恐惧。活组织切片检测法不但会引发感染,还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副作用。他们甚至认为多数前列腺癌根本不必治疗,因为前列腺癌的死亡率很低,很多人都是带着前列腺癌死的,而不是死于前列腺癌。治疗前列腺癌目前采用的手术切除法和放射性疗法都会产生很多副作用,比如尿失禁和阳痿,这些副作用极大地降低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产生的危害要大于前列腺癌,实在是得不偿失。
如果说这个说法是正确的,不就等于说病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知道得越多越不利吗?美国华裔泌尿学专家格雷斯·卢-姚认为如果单就前列腺癌而言,这个说法确实是正确的。她在今年10月接受《华盛顿观察》采访时说:“一个有生之年内不可能表现出前列腺癌症状的人,通过PSA筛检却被定性为前列腺癌症患者,并接受了没有必要的治疗,这就叫做‘过度诊断’。”
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做的一项大规模实验表明,接受PSA筛检的人并不比没有接受检测的人寿命更长。也就是说,PSA化验虽然让不少人检测出了前列腺癌,却没能相应地提高受试人的寿命。美国每年通过PSA等手段检测出的前列腺癌患者大约有20万,其中至少80%的患者年龄超过了65岁。而在这些老人当中,80%的前列腺癌患者并不会死于前列腺癌,而化疗和手术等治疗手段却会降低他们的寿命。
这一奇怪的现象与前列腺癌的特殊性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大多数前列腺癌生长极为缓慢,得病的人往往先死于其他疾病。与此相比,乳腺癌的大规模筛检却已经被证明能够延长受检者的生命,因此这项筛检是没有任何争议的。由此可见,前列腺癌筛检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以及如何判断何种前列腺癌会加速生长,从而引起扩散。如果癌细胞只在前列腺内缓慢生长,对人的危害非常有限,根本没有必要进行治疗。美国最大的医疗保险机构“恺撒·帕马耐特”建议50~70岁的男性可以有选择地进行PSA筛检,其他年龄段的白人男性除非有家族史,没有必要去做前列腺癌的检查。
亚洲男性的前列腺癌发病率虽然在近年有所增长,但总体来说比白人和黑人要低。因此我国一直未做大规模筛检。格雷斯·卢-姚认为这可以说是“因祸得福”,因为中国男性预期寿命比美国短,如果做大规模筛检,会导致更多的“过度诊断”,反而得不偿失。如果再遇上一家黑心医院,还可能让你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