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93省,不是93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安替)

林达写了《带一本书去巴黎》,她用雨果的《93年》作为巴黎的旅游指南,让法国大革命的遗迹告诉我们他(她)擅长讲的自由民主故事。她从美国坐飞机去法国,看到的是大家都熟悉的巴黎。上周我也去了巴黎,不一样的是,我坐的是从德国科隆出发的Thalys火车,带的不是历史小说,而是新版的《巴黎和近郊地图册》,看到的巴黎,也和林达看到的完全不同。

准确地说,我去的不是巴黎,而是法国93省,正式名称为Seine-Saint-Denis,也就是法国这次骚乱的起源省份。中国人要理解这场骚乱,恐怕还要从最基本的地图开始。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法国这样,地图呈现这么明显的权力中心向外螺旋分布的现象。法国本土有95个省,第75省是巴黎市,其他省都被称为外省。巴黎完全以中心发射环状分布,从皇宫所在地的1区,顺时针螺旋状旋转,然后2区、3区,一直到20区,数字越大,离市中心越远,居住的人地位越低。这20区加上左右两个林区(Bloulogne和Vicennes),就是我们常说的巴黎,作为文化天堂的巴黎。

这样的权力螺旋分布,还没结束。巴黎周围被近郊3省包围,那就是从西边顺时针开始的92、93、94省。西边92省和南边94省,是巴黎人逐步移居的地方,生活水平相对较好;而东北的93省,是中东和北非移民聚集之处。在巴黎市区,整个地铁是网状分布,买一张票,你可以轻易去任何地方。而到了93省,绝大部分地区只有稀少的公交覆盖。即便是巴黎人,也很少人知道93省的人是怎么生活的。

我就住在93省的Neuilly-Plaisance,离骚乱中心Clichy-sous-Bois不过6公里。这里不像是在欧洲,更像是在约旦。最多的餐馆是阿拉伯餐馆,一半以上的人不是白人,街上和车站有比市内更多的涂鸦,更多的贫民商店,更多的垃圾,更多的火车晚点。当作为中国人的我,从安静、整洁、规范、准时的德国科隆来到法国93省之后,我突然感觉到了一种令我尴尬的熟悉。

其实93省不就是北京的南城吗?北京城自古有“东富西贵南贫北贱”之说,随着高校区和IT业的兴起,所谓“北贱”被推翻,但南城的命运似乎依然没有改变。因为有火车南站、因为有高检和高法的信访办、因为房价便宜,南城也逐步成为了低收入移民的居住地之一;同样的,地铁系统并不照顾南城,大部分北京人也很难去南城几次。

当年法国北非殖民地和中东说法语的人民来到法国来寻求自由和富足,并没有在乎是否有法国公民身份。而移民的第二代和第三代,出生在法国,天生就是一个法国人,但却被隔绝到在了93省。他们对记者说,我们不是法国人,我们只是93。于是,《93年》描写的场景部分在93省上演了。

Clichy-sous-Bois的火通过小流氓们的手机短信和博客传到了全法国,让两个多星期的法国成了全世界的争论焦点。骚乱也通过Thalys火车,从法国传到了比利时和德国。我在网络上看到中国新闻关于这件事情的报道,焦点定在移民融入问题。

但是在欧洲,你感觉更多的不是这个问题。所有的公民都是法国人,都讲法语。问题是,当你用Muhammed的名字提交工作申请的时候,自然就没有用Michael来的管用。这种虚伪使得虽然民族不是一个法律上的问题,却造成了事实上的歧视。这就是所谓“绝对融合”的坏处。

但和英国的“融而不合”移民模式(每个民族都有发展自己的文化和保护自己的利益)相比,你真不能说法国模式就因为这场大火而失败。法国模式依然是欧洲最好的移民融合模式之一,因为至少她还没发展出伊斯兰极端组织和自杀爆炸者。这些烧车子的人,都真是些17~22岁的法国小流氓,非常世俗,根本也没兴趣过问宗教的事情。他们烧车,真的是彻头彻尾的帮派文化,而不是恐怖文化。一个经历过大革命的民族,有这样的骚乱基因也不会怎么令人吃惊。有评论者说得好,93省的年轻人,当没人听他们说话的时候,他们用烧车来说话。相比之下,英国的自杀爆炸者,那才是这个社会的正在蔓延的癌症,比法国的问题恐怕要严重得多。

核心问题不是为什么Muhammed会受到歧视,这种现象恐怕什么国家都无法避免,别说Muhammed了,就是Ming(中国人)也会受到歧视。问题是,为什么Muhammed会因为歧视而活不下去不得不烧车抗议?

这个问题就是欧洲整个大陆的问题了,不但法国有,安静的德国也有。与英美制度不同,法、德施行福利主义经济制度,对劳工的保护强度让中国人难以想象。在法国,雇主雇用一个人要非常谨慎,因为一旦签了合同,你基本就很难轻易把工人辞退了,最低工资也相当高,福利保险也相当好,即便如此,法国还经常罢工,因为工会实在太强大了。这就造成雇主不愿意轻易找工人,而宁愿仔细挑选优秀的工人,用提高生产率的方法来弥补自己的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个理性的老板,都会自然把Muhammed和93省人排除出去。因为93省的移民后代们,由于历史和教育的原因,对工作的热情和认真以及工作能力,显然总体没有巴黎人及其他区人高。现在的全法国的失业率是8%,而93省年轻人的失业率是40%以上。近一半年轻人没工作,游手好闲,再加上警察查毒的时候歧视心态明显,那自然要烧车了。

在回科隆的火车上,对面坐了一个德国精英,他看完法语《世界报》,再看英文《金融时报》,最后看德语的《法兰克福汇报》,另外却有一个阿拉伯裔的法国女人一直在逃票。欧洲精英们在一体化的道路上一路疾走,但身边依然有类似93省的孩子们希望在成为欧盟人之前,成为被自己国家认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