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素描试探市场温度
作者:曾焱今年内地的艺术品秋季拍卖,徐悲鸿画作是一个关注点,这和画家诞辰110周年以及上拍作品厚重的历史价值都有关系。刚刚落槌的北京保利秋拍会上,徐悲鸿为抗战募款创作的《珍妮小姐画像》以2200万人民币创下画家个人最高成交纪录和中国油画最高成交纪录。12月2日即将开始的中贸圣佳秋拍,徐悲鸿夫人廖静文个人珍藏多年的《骏马图五开册》和《加城写生四十四开册》也是焦点拍品。中贸圣佳的总经理易苏昊向记者透露,对于《骏马图五开册》有百分百的信心,而《加城写生四十四开册》他只能期待有懂得它价值空间的藏家能够不辜负这件历史珍品。拍卖专家为这册写生草稿给出的参考价格为1000万~2000万元人民币,在内地收藏圈对于素描门类还比较陌生和观望的氛围中,这样的高价位确实是一次市场试探:素描门类会在内地艺术品市场有怎样的走向?上升速度会不会和国际艺术品市场衔接?
达·芬奇素描《马与骑士》
西方收藏界注意到素描的价值空间是近10年,而价格整体翻升则不过5年。有耐心和眼力的私人收藏家大量搜寻散落的名家素描作品,价格上涨成为国际艺术品市场的一个爆发点,就连公共博物馆也开始加入到这种争夺中,前不久在巴黎达梭尔特拍卖行落槌一场毕加索20幅素描拍卖,该系列里面最重头的一幅就是被巴黎的毕加索博物馆以全场最高价47.3万欧元拍得。巴黎旧货市场的最新统计信息也显示,2005年淘货人最青睐的四类收藏品中,19世纪的铅笔或者粉笔画法国素描就占据了其中一个位置,成了专营店和小型拍卖会的抢手货。哪怕是练习速写或草稿,只要有专家鉴定出作者和年代,也能卖到好价钱,落有画家签名的则更价格不菲。
在伦敦艺术品市场,有实力的藏家全力争夺的首先是欧洲早期绘画大师的素描,集中在意大利、荷兰、法国和英国画家从16到18世纪的作品中,这些素描大都是为油画、壁画、教堂建筑所作的草图,大师们的灵感和第一思考都完美体现在这些简洁的构图和线条中,有些比他们本人的色彩油画更加令人沉醉。2005年7月6日在伦敦克里斯蒂的拍卖会上,意大利早期绘画大师安德里亚·德·萨尔托(Andrea del Sarto)的一幅素描成交价高达650.4万英镑,将近1140万美元。该素描是画家为佛罗伦萨皮提宫殿(Pitti)创作的《圣·约瑟夫头像》,20世纪20年代有一张照片曾显示它的存在,却一直下落不明,这让它变得非常神秘。大约在1970年前后,一个瑞士收藏家首次向人展示该画作在他的手中。虽然萨尔托被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末期大师,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的后辈,但这幅素描的价格超过了5年前在伦敦拍卖的米开朗基罗作品,那是一个女人的半身素描像,据说拍卖前已被私人收藏了250年以上,在被鉴定为米开朗基罗早期作品之后身价倍增,拍卖成交价为600万英镑。迄今为止最昂贵的素描毫无悬念出自达·芬奇之手,他的《马与骑士》2001年7月在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以810万英镑成交,华盛顿的艺术品收藏世家布朗家族将它收藏70年后出手,买主则是通过电话竞投,无人知晓其真实身份。这幅素描大小仅如明信片,但被评价为近年来在拍卖场上出现的最重要的达·芬奇画作。法国古典绘画大师大卫的铅笔素描肖像也在法国德鲁奥拍卖行拍出过480万法郎的价格,另一位大师安格尔,其弟子的素描也卖到了360万法郎,该拍卖行自己曾表示这两幅素描的成交价创下了他们的交易纪录,超过成品油画。
由于纽约艺术品拍卖市场这两年由印象派、现代派和当代艺术作品主导,这些画家的素描作品也在各地拍卖会上水涨船高,甚至超过他们油画的涨幅。毕加索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素描大师,2005年10月巴黎毕加索博物馆为建馆20周年举办纪念画展,其间350幅毕加索素描作品曾在收藏界引起轰动。3年前巴黎拍卖毕加索女友多拉·玛尔生前收藏的32幅毕加索绘画作品,其中素描作品价格醒目上扬也曾是那场拍卖最大的亮点,他在1937年创作的《水中跳绳女郎》以400万法郎成交,接近70万美元,是拍卖行估价的8倍。几乎同时期影响欧洲的维也纳分离画派,几位代表人物的素描作品在拍卖场上的数量和价位也都越来越高。据法国艺术品价格网介绍,全球拍卖场上平均每年能有五十来幅克里姆特的素描参加交易,最普通的单幅成交价格在1.5万至3万美元之间。该团体中另一位重要成员西塞的素描拍卖价格还在克里姆特之上,有20%的单幅成交价超过40万美元。
中国艺术品市场从整体来看,油画刚刚形成稳定的收藏群体,近两年进入高位,但对于素描作品却还没有收藏气氛。最先在素描拍卖领域投石问路的是北京华辰拍卖公司,他们在2004年秋拍上推出“名家素描专辑”,这是内地拍卖公司首次将素描整体包装出来拍卖,虽然只有18件,但因为将老一辈画家和当代具影响力的中青年画家作品收进来了,还是对收藏圈有一定打动。内地的藏家不一定对素描这个门类的整体升值空间有把握,但他们开始谨慎尝试,收藏个别名家作品,比如徐悲鸿,这从2004年秋拍成交中可以看出一点端倪。在2004年翰海公司的秋拍中,徐悲鸿素描《巴黎岁月》经过海内外买家的数十轮竞价,最后以220万元成交,在整个内地油画的成交价排名中位居第五位。徐悲鸿的另外三幅素描:《蒋碧微人体》(31厘米×48厘米)、《蒋碧微像》(46.5厘米×35厘米)和《自画像》(31.5厘米×24.5厘米),也分别拍到了42万元、55万元、48万元。中青年画家中,陈丹青《西藏组画》中惟一的一张色彩草稿也在拍卖会上以35万元成交,与他的成品画作平均价格基本持平,这说明成熟的藏家已经看到了素描、速写或者草稿在画家创作思想和艺术感觉中所体现的价值。■
毕加索最后一位情人拉波特正展示毕加索1951年在圣·托佩兹海边为她所作的素描
徐悲鸿 《加城写生四十四开册》
抗战期间,徐悲鸿以国外讲学和办画展的方式,四处奔波为抗战募款。1940年春天,徐悲鸿应泰戈尔的邀请到印度国际大学讲学,并分别在圣蒂尼克坦和加尔各答举办两次个人画展,其收入全部寄回国内救济难民。《加城写生四十四开册》就是徐悲鸿为准备画展所积累的全部写生草稿,这些发黄的速写纸就像私人日记,记录了他的创作灵感,笔触间也录入了画家这一年间在印度的社会活动轨迹和内心情感。
安德里亚·德·萨尔托素描《圣·约瑟夫头像》
速写本中用了多种技法,有铅笔、炭精条、水墨和水彩。《鼓者》和《琴师》是徐悲鸿课余为学生和民间艺人所作的速写,是画家对异域生活细节的观察和著录,画面虽小,但用笔精练,人物脖颈处的光感、手的动势、神情的喜悦都在瞬间被表现出来了。另外几幅动物速写,如大象和鹫鸟等,简洁传神,体现了画家捕捉动物形体的功力。泰戈尔和圣雄甘地画像是这个册页中最有价值的部分。1940年2月17日甘地到访圣蒂尼克坦,泰戈尔亲自将徐悲鸿介绍给甘地,在群众的热情包围中,徐悲鸿只用了短短几分钟就为甘地画了两张速写,甘地非常高兴,在画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该册页里收入的是徐悲鸿在泰戈尔和甘地进入室内交谈后所作的第三幅速写,两位伟人的不同个性在画面上表达得非常传神。
徐悲鸿《加城写生》
徐悲鸿自画像存世多幅,他喜欢用自画像来表现情感的波动和彼时彼地的心境。《加城写生四十四开册》中收录的自画像为面镜而画,取舍干脆,无任何琐碎之处,表情和眼神的坚定被突出,现在看起来,观者也能感受到他在抗战最困难时期所持有的抱负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