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怪人
作者:王小峰凯特·布什
但凡跟艺术沾点边的人,都有些怪癖,不一样的性格、心理和生活体验才能创造出不一样的艺术。如果让一个心理学家去分析那些艺术家的心理,一定能写出一本非常精彩的著作,甚至,这样的内容是我们在无论多少有关艺术家文字描述中所看不到的。
在摇滚歌星里面,怪人比较多,但多是男歌星,比如戴维·鲍伊、卢·里德、罗德·斯图尔特、埃尔顿·约翰,女歌星行为比较古怪的见诸报章的不多,麦当娜有怪癖么?不,她是个很不怪的人,她永远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所以她的音乐只能在俗气中寻求点个性的东西作平衡。
凯特·布什(Kate Bush)应该算一个比较怪的人,要不是她最近出唱片,估计人们早把她忘了,这张唱片跟她上一张唱片的间隔时间整整12年。
布什来自英国农村,从小学会了很多乐器,钢琴弹得非常好,所以有钢琴神童之称。16岁的时候,她被“平克·弗洛伊德”的主唱戴维·吉尔莫尔发现,从此她进入歌坛。16岁的女孩,在唱片公司的人眼里,应该是个小偶像、乖乖女,但是当她两年后出版处女作《内心的兴奋》(The Kick Inside),让人大吃一惊,一个早熟的女孩,思考着本不是她这个年纪该思考的问题,她从小说《呼啸山庄》中找到灵感,写下了一首同名歌曲,这是一首唱得非常怪异的歌曲,歌词中充满自杀、乱伦和意淫意象。成了布什第一首排行榜冠军歌曲。这首歌一直影响到现在,布什本人试图想超越这首歌,也没能成功。
布什的嗓音轻易就可以横跨八度,不仔细听只能听到她叽叽咕咕的声音,当今天中国人突然对海豚音发生兴趣的时候,布什一出声就比海豚音还海豚音,没人能说清楚她的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乐评人试图给她的音乐归类,但在当时,她的音乐既不属于新浪潮也不属于后朋克,更不属于先锋音乐,总之,它就是那么很古怪地存在着。在随后的几张专辑中,布什向世人证明了她的天赋和唱片工业无法模仿的声音和气质,但是,作为一名歌手,她不喜欢接受采访,不喜欢被人关注,不喜欢演出,不喜欢上电视,她觉得自己和那些喜欢作秀的明星在一起,像一个怪物。有时候,评论家会给她的音乐命名为“艺术流行音乐”(Art-Pop)。这么多年,布什的音乐一直游弋于古典音乐和爵士乐和先锋音乐之间,神秘莫测,同时,她也是个女权主义者,写了不少这类主题的歌曲,但与那些锋芒毕露的女权主义者相比,布什的姿态似乎温和了些。
但是她还是影响了90年代的许多女歌手,90年代中期,音乐界女权主义突然流行了、时髦了,有一批标榜女权主义的女歌手都宣称自己受了凯特·布什的影响。然而,就在女权主义成了歌坛的一个符号的时候,1993年,布什出版了专辑《红鞋》(The Red Shoes),然后就从媒体的雷达扫描视线中消失了。为此,英国的一本音乐杂志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一个隐居的超级明星的神秘生活》,算是布什在隐居期间少有的一次详细报道。布什后来告诉《洛杉矶时报》记者:“我只想过普通人的生活,我发现普通人的生活比公众生活更有乐趣。”
正如布什隐居前没有任何征兆一样,她的这次复出也没有一点征兆,80年代的歌迷也许早把她遗忘,不会想到她会复出,新一代的歌迷根本不知道还有这个人,Hip-Hop组合Outkast的歌迷只知道Outkast唱过一首叫凯特·布什的人写过的一首歌,但是未必知道凯特·布什这个人,关于她的消息少之又少。
布什是个很怪的人,如果她稍微妥协一点,就可以成为一个大明星,但是她选择了消失。人们无法明白她为什么选择了12年的隐居生活。一个女权主义者,选择了家庭主妇的角色,当有记者把电话打到她的家里,隐约能从电话里听到她的儿子嬉闹的声音。
事实上,这12年间,布什从来没有放弃创作,只是她不得不把创作速度放慢,新专辑《缥缈》(Aerial)前后花了五六年的时间。布什的辩证法是:“太多太容易得到,太多的体验使得一切都浅薄。生命中令人激动的是那些神秘不可知的东西,而且不想要听上去自命不凡。这是我想表达的东西。”
布什并非两耳不闻窗外事,她知道,现在人们听音乐只需在电脑上点击一下“play”箭头就可以实现,歌手是否要录一张专辑已经变得无所谓了,但是她说:“专辑对我来说依然很重要。”
《缥缈》和12年前的布什一脉相承,正如标题一样,听上去有些缥渺,古典的感觉和电子的氛围水乳交融,没有任何痕迹,她的声音依然是带着震颤、模糊、生动和高昂出来的,如果现在海豚音时髦了,不妨拿凯特·布什做个范本,就像当年王菲学多洛雷斯·奥赖尔登和伊丽莎白·弗雷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