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偷一次不够,再偷一次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袁越)
(
)
没人否认嘻哈文化是从美国走向全世界的,但有谁知道美国嘻哈乐的创始人其实是一个来自牙买加的黑人移民?此人名叫克莱夫·坎贝尔,身高1.95米,人送外号“酷力士”。当初是他第一次专门为霹雳舞者播放音乐,也是他第一个在播放打击乐唱片的同时加入了说唱(Rap)。在他的影响下,纽约的黑人聚居区涌现出一大批有才华的DJ和说唱歌手,他们每个周末都会在街边公园或者篮球场开舞会,娱乐父老乡亲。这种状况持续了将近一个世纪,直到80年代初期,随着第一支嘻哈乐队Run-DMC和第一个嘻哈唱片公司“绝对即兴”(Def Jam)的成立,嘻哈乐才算真正走上了主流文化的舞台。
那么,当初“酷力士”又是从哪里学会了打碟的呢?答案就是他祖国——牙买加。这个位于中北美洲的小国不仅是雷击(Reggae)音乐的诞生地,而且还发明了“流动音响”这种表演形式。一些卖唱片的小贩把大功率音响装在车上,每到一个村子就围个空地办舞会,借机卖唱片。牙买加人比较穷,请不起伴舞乐队,于是这种颇似当年文工团送戏下乡的民间娱乐形式深受牙买加老百姓的欢迎。后来有些牙买加音乐家模仿“流动音响”的音色自己创作音乐,雷击乐就是这么诞生的,并迅速被无数西方艺人“借用”过。多亏牙买加出了个伟大的鲍勃·马里,才使得牙买加本土的雷击歌手不至于被遗忘。不过,雷击乐的走红却掩盖了牙买加的其他音乐形式,以至于现在人们一提起牙买加就是雷击乐,不知道这是不是牙买加的悲哀。
嘻哈乐登上美国流行音乐排行榜的时候,美国主流摇滚乐正日渐势微。硬朗的嘻哈曲风为美国乐坛打了一针强心剂,美国人从牙买加偷来的这一新乐种救活了美国的流行歌坛。可是,嘻哈音乐的源头——牙买加民间舞曲音乐,却被淹没在美国唱片工业的喧嚣中,被人遗忘了。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嘻哈乐进入了鼎盛时期。尤其是前几年,排行榜上除了少量乡村音乐,几乎全都是嘻哈乐唱片,摇滚乐也不得不加进很多嘻哈元素,以适应新的潮流。可是,10年之后,嘻哈乐自己也走进了一条死胡同。不能老是在唱片里玩帮派枪战,也不能总是那么几个老面孔担当音乐制作人。于是,听众开始有些厌倦了。
怎么办?办法很简单:再去牙买加偷就是了。于是,一种源自牙买加人的“雷击顿”(Reggaeton)音乐诞生了。
( Daddy Yankee
第一个在美国走红的雷击顿艺人,已经在自己的厂牌出版过3张唱片,今年还将出版一张演唱会现场录音专辑。
)
确切地说,雷击顿来自巴拿马。这种音乐的底子其实是牙买加的“舞厅音乐”(Dancehall),牙买加人不管多穷都喜欢跳舞,舞风懒散,带着明显的色情意味,节奏比典型的嘻哈乐要慢。很多去巴拿马修运河的牙买加人在“舞厅音乐”的基础上加进了大量拉丁音乐元素,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节奏型,取名叫做Dem Bow,这就是雷击顿的雏形。由此可见,雷击顿绝对不是“用西班牙语演唱的嘻哈乐”,而是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新乐种。
最先在Dem Bow节奏之上加入说唱成分的是一群来自波多黎各的年轻人。这个地方是美国的“自由联邦”,受美国文化影响最大。他们效仿90年代初期的那批具有反叛意识的美国嘻哈乐歌手,在歌词中宣扬黑人独立,号召暴力革命,因此在当时广受波多黎各政府的压制。当地人都把这种音乐叫做“地下”(Under),也就是“地下音乐”的简称。与此同时,牙买加“舞厅音乐”的色情味道也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波多黎各的许多地下舞厅里开始采用雷击顿来伴舞,年轻人伴随着强劲的节奏和充满挑逗意味的歌词,大跳Perreo——一种模仿后背式性交动作的舞蹈。于是,早期的雷击顿又名Perreo。
( Don Omar
他是波多黎各新一代雷击顿明星中的佼佼者,性感偶像。他原来是唱诗班的歌手出身,嗓音条件出众。2005年他出版过一首单曲《拉丁雷击顿》,被誉为是这股雷击顿风潮的标志性歌曲,广为流传。
)
性爱加反叛——还有什么比这两样东西更能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的呢?于是,自90年代初期开始,雷击顿便成了中北美洲国家的年轻人的最爱,并诞生了一大批明星。可是,除了一些说西班牙语的国家之外,世界其他国家的歌迷很少有人听说过这种音乐,美国流行音乐的霸权主义使得所有其他国家的乐种都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流行。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小乐种要想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有指望山姆大叔来偷。可惜那时美国的嘻哈乐正经历着一次帮派复兴,没有剽窃的欲望。
就这样过了10年,机会终于等来了。2004年,纽约一个过气的嘻哈歌手N.O.R.E.录制了一首雷击顿风格的歌曲《听我歌唱》(Oye Mi Canto),他还特地邀请了来自波多黎各的雷击顿明星“老爹”(Daddy Yankee)客串西班牙语伴唱。虽然美国的电台DJ们都没有理会,但这首歌在美国的舞厅里一炮打响。之后,“老爹”趁势在美国推出了一张雷击顿专辑《美丽的街区》(Barrio Fino),在只有很少的媒体宣传的基础上在美国卖出了100万张拷贝,并数次登上了公告牌拉丁音乐排行榜的榜首。“老爹”的成功吸引了一大批波多黎各唱片公司开始在美国发行雷击顿唱片。正是因为这股风潮,使得美国去年的拉丁音乐销售量增加了23.6%之多,而整个音乐产业只增加了5.3%。
( Ivy Queen
雷击顿风潮中的女性歌手代表人物,嗓音极富磁性。这位性格粗暴的女歌手同时还是一位女权主义者,今年她和多位不同风格的女性艺人合作,推出了一张名为《戏剧女王》的专辑。
第一个被主流唱片公司(“大西洋”)签约的雷击顿歌手Tego Calderon,被誉为雷击顿的领军人物 )
这股风潮来的正是时候,因为已经称霸了十几年的帮派嘻哈乐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剽窃的欲望正强。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美国越来越多的西语人口正在显示出它的力量。
从今年开始,雷击顿正式进入了美国的主流音乐圈,其标志性事件就是主流大牌唱片公司“大西洋”(Atlantic)签下了波多黎各的提格·卡尔德龙(Tego Calderon)。此人虽然今年只有33岁,却可称得上是雷击顿的领军人物,在世界上所有的西班牙语国家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在波多黎各以及美国的迈阿密都生活过一段时间,再加上他的父亲是一个老爵士迷,因此卡尔德龙的音乐口味相当繁杂,反映在他的音乐里,就是风格多样。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卡尔德龙没有忘本,一直积极地参加波多黎各的各种公益活动。他曾经对《滚石》的记者说:“我做音乐不是为了钱或者名,而是为我的人民。”他还真没说谎,已经成为绝对大腕的他至今仍然开着一辆10年前出厂的丰田Tercel(丰田最便宜的轿车),而且发誓再干几年就退休。“我讨厌商业,”卡尔德龙说,“我不需要别墅,也不需要保镖,我过的不是嘻哈明星那样生活。”他刚刚推掉了“吹牛老爹”(P.Diddy)的邀请,因为他发现“吹牛老爹”让他代言的一个服装品牌是在南美的“血汗工厂”里生产出来的。
( Luny Tunes
这是一对来自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年轻制作人,艺名分别叫做Luny和Tunes。他们非常注重作品的可听性,在作品中加入了很多原创的旋律。目前他们是美国嘻哈界最炙手可热的制作人,包括J-Lo、Black Eyed Peas和Ja Rule都请他们担当自己新专辑的制作人。
)
可是,作为领军人物的卡尔德龙管得了自己,管不了别人。因为他手下的小兄弟们都被美国的大老板们盯上了。找不到卡尔德龙,“吹牛老爹”便把更加年轻的“老爹”招至帐下,作为自己的一个服装品牌的代言人。随着金钱的介入,美国嘻哈界的毒品、性乱和帮派仇恨等等毛病也开始在雷击顿领域渐露狰狞。“目前还没死人,感谢上帝。”卡尔德龙说道,“但是这些事情马上就会发生了,因为雷击顿正在变得越来越流行。”
卡尔德龙的忧虑是有道理的。今年10月,MTV推出了一档名为“节奏”的新节目,宣传拉丁音乐,雷击顿占了半壁江山。著名的雷击顿DJ组合Luny Tune正在为嘻哈界几乎所有的大牌歌星担当音乐制作人。雷击顿注定即将成为一个全球现象,为乐手以及幕后老板们赚到大量的金钱。
没有美国人的剽窃,这一切都不可能发生。但是,没有美国人的剽窃,雷击顿很可能会一直保持着淳朴的本色,卡尔德龙们此时肯定正在中北美洲的某个小舞厅里唱歌跳舞,而不是纽约的大街上被无数保镖簇拥着出席某个服装品牌的发布会。哪种生活更幸福?到底是不是应该任凭美国老板们偷?答案在风中飘。■
雷击顿的五大明星简介
Tego Calderon
第一个被主流唱片公司(“大西洋”)签约的雷击顿歌手,普遍被誉为是雷击顿的领军人物。他的歌词充满政治色彩,音乐中采用了很多非洲以及拉丁美洲音乐元素,听起来丰富多彩。他的“大西洋”的首张唱片《劣势群体》(The Underdog)即将于今年10月份正式发行。 嘻哈音乐音乐唱片波多黎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