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六”—快乐的国家制造
作者:李鸿谷(文 / 李鸿谷)
哲学家杜威说,“思维开始于兴趣或关切”。科学研究或太空探索,其根本动力,最超然的解释莫过于此。美国总统肯尼迪亦以此为理由说服质疑阿波罗计划的知识界人士,“有人说,干吗非要登上月球?⋯⋯他们也可以问,干吗要攀登世界最高峰?35年前干吗要飞越大西洋?对,因为有那么个空间⋯⋯有月亮和行星,因为那儿有求得知识与和平的新的希望”。当真如此?当最科学的太空探索,需要最多的政府财政投入时,“好奇心”的动机解释,只适应宣传之用。即使亲近肯尼迪家族的传记作家,描述肯尼迪以及他决定的阿波罗计划的理由,也会引用那个用滥的评语——“天体政治问题”。
1957年年底,美国政府已经向全世界放出风,要发射自己的卫星上天——“那庞大的火箭晃了几晃,笨重地从发射台缓缓升起,一英尺、两英尺、三英尺。这时,离发射时间已有两秒钟,它似乎固定不动,停在空中了⋯⋯起火!爆炸!整个装置只有一部分还是完整的:那个像椰子大小的卫星滚落在一边,正按照规定的108兆周的频率不断地发出信号。”这场丢脸的事故反馈回来的信息是——在联合国的苏联人满脸笑容地建议美国人申请苏联向落后国家提供的技术援助。自此,苏美两国最昂贵的太空竞赛不可避免。
太空的竞赛故事,到了1993年,终于改变方向,政治与军事对抗让位于追逐科技与经济利益。这一年,美国联合俄罗斯、欧空局和日本着手建设“阿尔法”国际空间站,也从这个时候起,中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神舟计划的动机,直到“神六”安然返回地面,看起来仍然是被讨论的话题之一。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王希季的解释是,“第一方面是偏重于精神方面的,绝大部分中国人都希望看到中国航天员能遨游太空。第二方面是我们国家也要考虑载人航天的两大目的,开发利用空间物质、能源资源和扩大人类生存空间。”《人民日报》在“神六”成功返回后发表的社论称,“中国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完全出于和平目的,也是对人类科学与和平事业的贡献”。
太空项目的特别之处是其技术的军民两用性,现实的美国背景是,美国海军军事学院国家安全决策部主任琼·约翰逊-弗里斯描述说:自通过阿波罗计划完成太空竞赛中击败俄罗斯的战略目标后,“航天在与别的部门争取联邦拨款时,不再具有足够的竞争力”。美国世界安全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孔哲文撰文分析说,“对于美国,要想源源不断地把大量资金投入航天项目中,一个清清楚楚、看得见、摸得着的‘原因’是不可或缺的。”——“对那些希望推动美国公众支持航天项目的人来说,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为美国找到一个竞争者,一个对手,让美国人回到太空竞赛的心态中。”特殊利益集团源自生存动机的解释游说所形成的影响,显然是中国载人航天面临的复杂局面之一。看起来,“阴谋论”者寻找“中国对手”的努力,目前而言并不成功。对技术层面的专业分析,相对一致对中国神舟航天器的分析,“载人航天本身的军事意义不大。(载人航天器)有限负荷中很大一部分得用来保障航天员的生命,能用于军事目的的空间不大”。
搭载阿姆斯特朗登月的“阿波罗11号”,“耗用两万个承包商和30万个工人”。“神六”返回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唐贤明给出的成本是,“(神六)9亿元人民币”。而它的收益,《中国航天报》分析说,“目前我们还无法准确测算出载人航天工程对中国GDP的拉动系数,也无法回答究竟创造了多少产值和利润——这种影响将是渐进式、渗透式的”。
军事目的不是中国航天工程的动机。航天工程的经济收益亦将是未来时的。在这种背景下,“神六”目前给予中国人最现实的收益,如王希季院士所言,是“精神方面”。回溯美国人的太空计划,曾任卡特时期的美国宇航局局长福罗什,甚至在解释他对美国火星探险的支持时,其理由,“就像阿波罗登月计划,它对美国人精神鼓励的价值远大于它身为冷战时期的一部分。它是冷战的一个健康的副产品”。而中央电视台“神六”报道酒泉发射基地现场总导演何昊,回答“直播是否泄露时”说,“我们得到的指导思想是航天工程的研究成果应该全世界共享”,“中央领导对于这次报道也是希望向民众开放信息”。有媒体报道说,在决定中国载人航天是否需要电视直播时,有关部门曾几次征求航天人的意见,“一次是在各总指挥、总设计师等36人参加的高层投票中,有24票赞成电视直播。再一次是一线试验大队中投票,270人中,超过240人同意直播”。之后的结果,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称,“随着‘神六’飞行结束,中国确定了它在世界上最高级俱乐部中之一的地位。中国的成就仍然更多的是一种志向、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威望的说明,而不是技术水平的展示。它被认为是向亚洲其他国家发出的一个信号,标志着北京打算在分析家们预言的将是‘亚洲世纪’的21世纪占据统治地位”。
中国现代化进程,那些更具标志与传播性特征的事件,在观察者那里,“如果说举办奥运会预示着一个国家(如日本、韩国)的成熟,脱离落后,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那么发展载人航天项目则标志着这个国家进入最发达国家”。美国海军分析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成斌这样分析。“神六”是一个美丽的礼花,境外媒体对“神六”发射与成功返回这一时期的描述,接近相同的用语是,“(中国人)在快乐与喜悦之中”。■ 神六国家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