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石油海外收购背后的明争暗斗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周一凡)
( 位于Atasu-Alashankou的哈萨克斯坦——中国石油管线。这些管线计划在2005年12月中旬投入使用
)
最大的海外并购历经PK
近日,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Petro Kazakhstan)股东大会高票表决通过,批准中石油以41.8亿美元的报价收购该公司。
中石油的此次收购,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集团最大的一宗海外并购,也是中国石油企业第一次收购海外石油上市公司。该交易令联想12.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行动相形见绌。
实际上,从8月份开始,中石油为得到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就经历了激烈的竞购战。与中海油试图收购尤尼科公司相似,其间频频生变,只是这一次,中石油似乎将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
8月22日,中石油通过全资子公司中油国际提出的每股55美元现金出价击败了来自印度的竞购对手,获得了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董事会通过并向股东推荐。
( 2005年10月19日,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PK公司)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召开股东大会,经投票表决,高票通过中石油所属中油国际公司以每股55美元的价格100%收购PK公司 )
来自印度的竞争对手是由印度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Oil & Natural Gas Corp.)旗下国际子公司ONGC Videsh Ltd.和印度钢铁大王、亿万富翁拉克什米·米塔尔(Lakshmi Mittal)拥有的一家投资公司共同组建的。即使在得知中石油在竞标中获胜后,印度的这家合资石油公司还表示将考虑调高收购报价,重新发出要约。
同时,与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公司一样,中石油的此次收购事宜也因为哈萨克斯坦政府态度的转变而变数陡增。
就在中石油以更高价格成功竞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之后,哈萨克斯坦原料部长突然宣布,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是一个需要国家进行战略控制的企业。哈国会上议院随后迅速通过了一项法案,使得政府有权对出售战略性自然资源的交易进行干涉,并规定哈萨克斯坦的国有石油公司,拥有收购任何大型油气合资企业的优先权。
这一次海外收购,中国的石油公司变得更加有经验。
为使自己的收购免遭中海油收购尤尼科公司失败的同样厄运,中石油从9月份就开始与哈萨克斯坦国有石油公司Kaz Munai Gaz就出售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部分股权进行谈判,并于10月15日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达成协议。根据该协议,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将获得为保持国家对矿产资源开发活动的战略控制所需的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33%股权,同时与中石油平分奇姆肯特炼油厂(Shymkent)的股份和成品油销售的权利。
分析师们普遍认为,中石油与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的这宗交易,帮助中石油清除了交易过程中的政治障碍,是为了保证中石油能完成对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收购而采取的折衷之举。
而就在中石油为购得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扫清了上述两大障碍后,又遇到了“搅局者”——来自俄罗斯第二大石油公司卢克石油公司(OAO Lukoil),卢克石油公司想方设法地阻挠中石油的并购。该公司声称,它拥有对与哈萨克斯坦公司的合资公司图尔盖石油公司(Turgai Petroleum),部分股权的优先购买权。为此,卢克石油公司向加拿大地方法院提出申请,暂缓出售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所有业务都在哈萨克斯坦,但是一家加拿大公司。)
分析人士认为,卢克石油公司在今年6月参与竞购PK石油公司失利后,便萌生了以图尔盖项目为筹码,与中石油在最后时刻进行“暗战”的心思。而就是因为卢克公司最后的“搅局”,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总部所在地加拿大地方法院推迟了这项交易,法院将延至10月26日做出判决。使得截止记者发稿时为止,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跨国并购,仍不能最后言胜。
中石油外事局一位熟悉交易进程的人士对此交易表示“谨慎的乐观”,他表示,“只有等26日的法院最后审议结果出来后,才能确认这个收购成功”。
高昂价格背后的价值
除了经历这一系列的明争暗斗,中石油为收购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更付出了不菲的价格。
中石油41.8亿美元的报价远远高出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33亿美元的市值。实际上,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只能算做是石油行业一家相对较小的公司,只有3.9亿桶石油或石油当量和天然气储量,意味着此次收购将使中石油的总储量仅增加2%,其日产量估计相当于中国日均原油需求量的1%略强。
中石油的收购出价超出了几乎所有人的预期。观察家就指出,对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竞购战以及之后围绕这家规模较小的石油公司最终控制权的冲突,凸显出各方对全球石油资产的热衷。其中更可以充分看出中国和印度在收购海外油田方面的坚定决心。眼下,中国和印度两个国家都发现石油正在本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并且都已经感受到了原油价格屡创历史新高所带来的痛楚。印度超过70%的原油需求需要靠进口来满足。上个财政年度,印度共进口了9500万吨原油;而中国2004年原油净进口1.23亿吨,原油进口依存度达到45%。
但在对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竞购的过程中,中石油牢牢地把握着先机。中石油在不断上涨的原油价格中获得了高额利润。今年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直线上涨,曾经一度达到70美元每桶,比起今年1月份时上涨了大约20美元。随着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中石油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达到了616亿元,相当于中国所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上半年净利润的1/5。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其33亿美元的市值,也不过只是中石油1590亿美元市值的零头。
实际上,哈萨克斯坦对中国来说尤为重要,它位于战略地位显赫的中国西部边境。而且,中国是哈萨克斯坦石油的客户。中石油与哈萨克斯坦国有石油天然气公司Kaz Munai Gaz正在共同兴建一条长达1000公里的管道。这条管道将把哈萨克斯坦境内的一些油田与中石油的输油管线网络连接起来,预计这项工程将于今年竣工。
据了解,中哈管道的运输能力大约在2000万吨左右,目前从哈萨克斯坦运往中国的原油每年是600万吨,而未来则有望增加一倍。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能源问题专家李福川表示,哈萨克斯坦石油公司的油田离中哈石油管道的起点很近,这为中国的能源供给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除了能够满足中国需要进口更多原油的需求之外,这条输油管线还帮助哈萨克斯坦降低了对由俄罗斯控制的石油出口渠道的依赖,这也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收购还将帮助中石油得到里海地区的有效能源。南北长1200公里,东西宽320公里,沿岸总长达7000公里的里海地区被认为是21世纪继中东和西伯利亚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能源供应基地。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正为世界各国密切关注和积极利用。
里海沿岸有5个国家,分别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伊朗和俄罗斯。仅哈萨克斯坦属里海部分预计石油地质储量就达到134.5亿吨。观察家指出,出于地缘政治方面的原因,中国对于哈萨克斯坦来说也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合作伙伴。哈萨克斯坦和中国都是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员国,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由中亚国家加上中国和俄罗斯组成的安全组织。
据业内人士解释,根据中石油和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公司达成的协议,中石油将把位于北里海地区的资源出售给对方,从而获取哈萨克斯坦东部的石油资源。一旦收购完成,中石油将致力于把自己在哈萨克斯坦的势力做强。由此,中石油在当地发展的潜力也将会更大。■ 收购海外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