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根斯坦之家

作者:方振宁

维特根斯坦之家0

“维特根斯坦之家”是维特根斯坦在1928年设计的惟一一座住宅。是为应他那非常有个性的妹妹马格里的要求所建造,建筑本身反映了主人的生活方式。而建造年代正是维特根斯坦处于精神危机的时刻,由于有了这个机会,维特根斯坦那明晰、严密的哲学思考得以在建筑上予以体现,是我们的荣幸。然而这座建筑的顶级文化价值,已经在20世纪末越发显现出来。至今为止关于这座建筑的资料非常之少,以往的建筑史书籍中也很少对它进行评估。到了2000年,分别以英文和意大利文出版的、由Paul Wijdeveld所著的《Ludwig Wittgenstein architetto》,以及最新的德文版研究著作都是最完整的文献。

哲学装置

“维特根斯坦之家”坐落在维也纳市中心东侧,一个幽静的住宅区,据说当年周围充满着绿色。建筑基本型像由几块大型立方体组合成,高三层,柱梁构造为钢筋混凝土,主体建筑为水平的屋顶。从外观上看,灰白色没有任何装饰的只是靠几何形组合的造型。

不错,人们常常议论它与同是维也纳的重要建筑家阿道夫·路斯(Adolf Loos)的作品有类似之处,而且维特根斯坦在建筑技术方面的合作者也曾是路斯的弟子,然而走进住宅内部,我们会发现每一间都是独立的空间,不仅外部像一些方盒子组成,而且内部也是方盒子。这种内外部的统一,却与路斯建筑内部那种复杂的空间组合相违。此外,这座建筑绝对排除了那些勾起人们欲望的装饰。所有的研究者们都忽视了,维特根斯坦受到英国建筑家麦金托什(Mackintosh)的影响,维特根斯坦之家中修长垂直向上的铁制门窗框架,就是从麦金托什那里提炼而来。

维特根斯坦在被哲学俘虏之前,是在柏林的工业大学学习航空力学,因此他在这座建筑上对建筑部件的要求和精确的设计,像制造精密仪器一样,完美的比例设计和他早年的兴趣有关。在细部上,维特根斯坦那纤细的比例感觉不允许有二分之一毫米的误差。

维特根斯坦之家1( “维特根斯坦之家”坐落在维也纳市中心东侧,一个幽静的住宅区 )

由于维特根斯坦没有建筑家的执照,只好与一位路斯的弟子合作获得市政府的允许才动工,而实际上建筑本身完全由维特根斯坦设计。虽然维特根斯坦没有受过职业建筑家的教育,但是他早年对机械和技术的问题强烈关心,发展到在哲学上追求精密的思考,在建筑上对空间和细部的追求直到极限。从而完成了一件可视的哲学装置,让我们看到一个技术—构造—秩序的过程。

维特根斯坦以一位哲学家的思考出发,获得“彻底的几何学性”,那些严格的比例和精致无比的细部,成为现代建筑史上独一无二的经典。不是建造的形式和材料,而是维特根斯坦对“精密”近乎疯狂的追求,以及把哲学的语言转换成建筑语言的机智。禁欲、静谧、秩序、经济、极限等这些极端的因素,都可以在这座建筑中找到。

维特根斯坦之家2( “维特根斯坦之家”细部部件 )

推敲细部

我们追踪建筑的细部,像逐字逐句研读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在每个角落和细节与细部中都渗透着维特根斯坦那惊人的不妥协精神。

正门而入有一个宽敞的前厅,门和窗既无门帘也无窗帘,室内没有地毯,据说理由是除了追求明亮和极简之外,还考虑到室内的音响效果,这是维特根斯坦所追求“敏感的感觉”的产物,由于门窗设计几乎完全相同,两扇四窗,所以它模糊了门和窗的界限。

从地面拔起瘦长的造型,如果根据人体边线画出一个长方形,那么将对角线延长放大就和门的比例相吻合。如此高而没有横框的窗和门,要保持强度和精度是非常困难的事,市场上根本没有维特根斯坦要求的铁窗铁门那种现成的产品销售,于是他花了很长时间去定制,才达到现在这种理想的状态。即使住宅所有的部分遭到破坏,那么仅留下这些门窗,它仍然体现着创造者的意气,它呈现着希腊神殿石柱一样的美学价值和崇高。

每扇门的钥匙孔的高度,可以让你不弯腰窥视另一个房间。门框窗框门扉色彩偏黄褐色,且安静不浮躁。由于门和窗的高度异常,所以大量的光可以进入室内,然而修长的全玻璃门却比通常的门重得多,一条条垂直的窗框和门框渗透着像监狱一样的森严。

维特根斯坦显然偏爱玻璃的透明,电梯内外全部以玻璃为壁,与建筑的全体美学不可分离。除此之外,二楼还有一堵用方块玻璃砖砌的玻璃墙。

因为照明被减少到最低限度,室内四壁无照明灯只提供必要的光源,照明既均质又单纯。每个房间只在天顶几何型对角交叉的中心部位有一小灯泡,但无灯绳,也就是直接从天顶伸出灯头,像是天顶的肚脐眼。

前厅门扉和贴墙柱子的间距是门扉的二分之一,而柱宽又是门扉的四分之一,其几何型的严格实际上是由精确的模数关系作为托盘。前厅有柱和壁柱,壁柱正好是柱的二分之一厚度。柱和天顶接触之处有收进来的设计,以此减轻柱子在视觉上的重量。

如果不是解决电梯以外上楼的楼梯问题,整个住宅便是彻底的横平竖直,维特根斯坦已经在理论上将窗口和门之间画了等号,当窗和门共用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全部是等距等比例的分割。

除此之外我还注意到,由大理石拼贴的地面和窗框、门框的缝,都照准中心对称的中线,即有着严格的对位关系。

巨匠自省

由于作为业主甲方的妹妹任维特根斯坦去自由设计,得以让他的独创性通过这座建筑放射出光芒。尽管我们已经把这座建筑奉为极少主义设计的经典,然而维特根斯坦本人却对这座建筑的本质并不满意,他认为,一切伟大的艺术是充满着人间最原始的冲动,这种根源的生命来自野生。而他自己则承认,维特根斯坦之家只是有着敏锐的感觉和良好作风的产物,虽是一件有着伟大理解的产物,但却缺少野生的生命,缺少健康,因此只不过是一件温室植物。■ 维特根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