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访 宝马总部
作者:苗炜(文 / 苗炜)
( 从一个地方快速地到达另一个地方,这是人们的梦想,车就是用来实现这个梦想的。 )
9月16日,法兰克福车展正在举行,而我们一行人却在慕尼黑郊外向宝马公司总部开进。路上总能看见各色的宝马汽车,当我们超过一辆小车时,我问开车的孔安德先生,那辆车是不是宝马1系?他说是,接下的话很有些画蛇添足的味道——在欧洲,很多人不愿意把型号贴在车屁股上,这和中国很不一样。
宝马公司在法兰克福参展的车辆中有130,这车要引入中国市场,屁股上的数字肯定会让人觉得亲切,因为130是我们打小就熟悉的一种运货卡车。孔安德是宝马公司的北京首席代表,他大概也知道,中国的消费者喜欢将汽车配置标示在车屁股上。有人非把“730”改成“745”,您说您都买了7系了,还较这个劲干吗?当然,这玩法可以理解成一种简单的改装。
我知道有些个家伙对自己的宝马车进行过真正的改装,其中最为大胆的一个是改330ci,该车172千瓦的功率,0到100米加速6秒2,已经相当了得,他心中的最爱却是宝马M3,中国大陆还没有进口M系列,因此他只能通过改装,让这部330ci接近M3,可谓敢想敢干。
我们的参观是从宝马公司的项目中心大楼开始。这座建筑的设计师甘特·海恩先生带我们参观。2005年6月一期的《世界建筑》杂志,对海恩建筑师事务所进行了非常详细的介绍,他们的许多项目都与汽车有关,包括为奥迪、大众设计的汽车展览馆,这座宝马项目中心也被详细讲解过。该中心的设计以协作和交流为理念,巨大的中庭、几处咖啡厅、露台,随时能看到室外的视野,让这座建筑显得很有灵性。四侧的设计工作间都有空中走廊通向中央的楼中之楼,那里就是新车模型的所在,设计师可以看到自己电脑中的细节设计,也可以看到车模显示其他的工作人员的想法与进度。这个楼中之楼,在我们参观的过程中始终帷幕四垂,有记者对着它照了张相,几分钟后就有工作人员上来要求删除那张照片。
甘特·海恩先生介绍,当初设计这个建筑,宝马提出的一个要求是,一辆车从设计到投产的周期,要从7年缩短到3年,这座大楼帮助宝马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对这座建筑印象最深的是食堂,食堂分14个部分,分别是牛排、意大利面、披萨、亚洲饭等等,在亚洲饭那里,能看到春卷、泰国米饭、虾汤等多种选择,而且有一个来自北京的小伙子在那里主厨。这个食堂可供项目中心2000多员工吃饭,一个汤5毛钱,两块多欧元能吃饱,实在是好福利。
( 20世纪50年代Isetta共售出16万辆,成为那个时代最受欢迎的BMW汽车 )
宝马原来的总部大楼正在维修,该大楼的造型像一个发动机,70年代建立起来的时候,大概就号称是现代建筑,要留给21世纪的观众鉴赏,现在是21世纪,看着那栋大楼,还是觉得不好看。靠近原总部大楼另有一片地方,正在兴建 “宝马世界”,将包括宝马博物馆和销售中心等等。宝马是慕尼黑当地最重要的企业之一,而到了斯图加特,那就是奔驰的地盘了。
海恩先生还设计了北京的一座汽车展示中心,地点在南四环与南五环之间,我琢磨着很像是在北京车管所附近,大家到车管所办完牌照事宜,必须还在车管所买一张票参观该中心,因为它是2008年奥运会的一个展示项目,标志着中国要迈入汽车时代。甘特·海恩说:“在北京,客户不是一个企业,而是公共机构,是北京市要建造汽车城,主题是一个国家的汽车文化。在这个国家,大众化汽车交通才刚刚起步。”
( 把汽车当成艺术创作平台的艺术家安迪·沃霍尔 )
那天下午的安排是参观宝马汽车传统博物馆,这让我认识到,我们的确处在一个汽车文化刚刚启蒙的时期。说是博物馆,其实更像个巨大的车库,上下三层摆满了上百辆摩托车和汽车,解说者像我国50年代的知识分子一样,瘦,戴眼镜,穿着破烂又干净的短袖衬衫,他很自豪地讲解了宝马的历史:“这里的每一辆车都有非凡的故事,如果一辆接一辆地讲,可能要花上一个星期,所以我们只挑几个最有意思的车。”
车库里最为中国记者熟悉的一辆车是《黄金眼》里007遥控驾驶的那辆宝马730,后座全拆了,驾驶者坐在下面,对着一块屏幕开车。不过这辆730大概是博物馆里最没意思的一款。它当年在电影里光鲜亮丽,如今只是背后一张《黄金眼》海报,提示它的旧日风光。紧挨着它的,是一辆曾担当巴黎达喀尔拉力赛指定工作车的加高X5,两相比较,老730实在不够威风。
把汽车放到电影里是一种常见的营销手段,但电影里的车总显得过于奢侈,《终结者》中,施瓦辛格是开悍马,到了《终结者3》,他终于换了一辆丰田Tundra T3皮卡,这车就平实多了。《古墓丽影1》,劳拉开的是一辆陆虎,到了《古墓丽影2》里,劳拉的座架改成了吉普牧马人Rubicon。中国的警匪片里,警察总是开一辆切诺基或者捷达出去办案,看着非常亲切。
大家在宝马Isetta面前停留的时间最长,因为每个人都想钻到这辆气泡型的小车之中。宝马在1955年推出了这款Isetta,基本就是在摩托车上加一个罩子,长度为2.29米,两座,前开门,方向盘与所有的仪表都在门上,两冲程的单缸发动机就安装在座位后面。
1960年,250cc版的Isetta价格为2650马克,300cc版为2710马克,战后德国经济的复兴,一个工人当时的周薪平均是90马克,6个月的收入就能买上一辆Isetta,这样的便宜车自然受欢迎,它一共卖出了16万辆。
50年代,宝马公司的情形并不乐观。在宝马总部慕尼黑,几乎还不能组织生产。战前,宝马的生产基地设在东部的埃森纳赫,战后成了苏占区的一部分,宝马在埃森纳赫的机器设备都被苏联拆卸运走算做战争赔偿了。50年代,宝马在车型设计上走过很多弯路。作为旗舰推出的501型并没有得到德国人的认同,那时,宝马面临破产的威胁。重新设计成功车型需要时间,而宝马急需成功,没有时间坐等下去。权衡得失之后,宝马决定购买意大利ISO公司的Isetta车型设计权。在意大利,原装的Isetta还在,但它不如慕尼黑姊妹发展得成功。在后来的生产中,宝马使用了稳定可靠的四冲程发动机,让Isetta在德国生根开花。德国媒体评价说,Isetta成为一代人的理想标志。
我思量,哪一款车可以成为中国“一代人的理想标志”,北京吉普2020应该有资格放到甘特·海恩设计的“北京汽车城”里,这款老车现在仍然是四驱爱好者的心爱玩具。在这座博物馆的一层,通过一面玻璃墙能看到维修车间,车间里摆着一辆“宝马挎子”,解说者说,我知道中国的长江750,仿制我们的车,不过很不错。回到北京之后,我和一玩挎子的朋友聊天,他从网上传来他坐骑的照片,摩托车上的BMW标志十分耀眼,弄得我也恍惚起来,他说怎么样,我这个长江750贴上BMW的标,挺像吧?
车库的第三层,摆放了十多辆“艺术车”。在汽车上作画的风气始于60年代,汽车设计师是双手工作,一手掌控汽车的性能,一手发掘汽车的美感,而把汽车当成艺术创作的平台,是要提升汽车品牌的感染力。在这十多辆宝马车上作画的最出名的艺术家是安迪·沃霍尔。他在1979年选择了一款M1。M1是宝马在1978 年推出的,当时的广告语是“宝马现在成批地生产一款赛车”。1972年,宝马成立了一个专门负责汽车运动的部门——宝马汽车运动有限公司(BMW Motorsport GmbH)。首席设计师马丁·布劳恩加特(Martin Braungart)将M1的设计交给了意大利的一家设计公司,其间他们还曾与兰博基尼有过短暂的合作。因此,M1有鲜明的意大利风格。M1刚推出时,售价达到10万马克以上,是德国最贵的跑车。
安迪·沃霍尔这样说他的创作:“我想描绘出速度,但一辆车真开快了,所有线条和色彩都会模糊。我认为一辆好车会比艺术品更好。”
而博物馆那位解说员在带领我们开始参观的时候,站在一辆1927年出产的摩托车前,说:“这辆车在当年跑出过时速200公里以上,拿过世界冠军,但不要以为它现在就是一辆老古董,它的油箱里有一点儿油,你现在就能把它开出去。这里的每一辆车都不仅仅是展览品,它们都是能开的。从一个地方快速地到达另一个地方,这是人们的梦想,车就是用来实现这个梦想的。”■
试驾BMW760Li
参观完宝马总部,我们进入慕尼黑市中心,慕尼黑啤酒节第二天开幕,但摩肩接踵的人群中已有人喝得高了。当地人教我们一个德国单词,就是敲开啤酒桶、接上龙头的意思,问我们中文里怎么说,中文里没这个词,但我想“开扎”比较合适,这像是个动词,打开龙头就能一扎一扎地接啤酒了,但不能叫“接扎”,只能叫“开扎”。可惜第二天我们不能“开扎”,因为日程安排是要飞到意大利的维罗纳去。
第一天在慕尼黑,我们出行坐的车是X5,第二天到维罗纳,从机场进城,坐的车是M5,然后再坐本次试驾的主角760Li转悠,760Li所到之处,总能引起人围观,而开车的意大利小伙子也总是热情招呼,拉开门让人看完内饰,总问一句:“要不要看看引擎?”说着就把前盖给打开。
试驾760Li的路线是从维罗纳开回慕尼黑,中途在奥地利的因斯布鲁克停留,因斯布鲁克是个只有12万人的小城,但两次举办过冬奥会,离老远就能看见那座悬空而起的高山滑雪跳台,扎哈·哈迪德设计这座跳台时还没什么名气,现在则火得一塌糊涂。在奥地利行车的3个小时,就像是在幻境中穿行,高速公路像是被安置在布景之中,雪山、草地、森林、村镇、牛群、雾,现在想起来都不那么真实。
那辆760Li到底怎么样?从乘坐的舒适、设计的细节来说,当然很不错。但真开起来,我还没能领略它的妙处,原因是我开得太慢了。宝马公司一工作人员和我说过:您没开到200以上,那叫什么试车呀?这辆760Li在我这面瓜手里还是没能上200,但一位德国小伙子帮我们开了最后一程,速度上到220之后,我发现路旁的树与田野都呈现出一种不同的姿态,他把车直接开到宝马设在慕尼黑附近的驾驶训练中心,场地里正有人在学习驾驶Mini。
对一辆车了解得越多,越熟悉,才越能开快开好。回来的飞机上,我看《BMW CAR》杂志,一编辑花1600欧元参加一个为期两天的驾驶M3的培训课程,他要达到的境界是,过弯像刀切豆腐般锐利,时速300之后下车别吐,教练给他们讲的第一个动作要领是,保持微笑,你将牙关咬紧,狠着往上提速,动作自然走形。只有笑着,你才能享受驾驶的乐趣。■ 宝马总部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