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是不怕麻烦的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江川澜)
有人是古董迷,有人是科技狂。孟晖在《潘金莲的发型》中,在列举了历史上众多豪华美丽的衣服饰物器具食品后发出一声长叹:中国,你曾经如此美丽,如此美丽,如此美丽。我也承认,可是,也得说,中国工艺美术的历史,最多的是手工登峰造极的巧思,机械化工材料上的进展变化则很少,而后者才能使大规模生产和廉价成为可能,而惠及众生。物恋,我只取三要素:结构功能和美感,结果我就成了现代工业拜物教的信徒。
轻、捷、舒适、便利,性能优良,是我选择日用品的标准。可是,孤陋寡闻的我老觉得日用品中符合这个标准的东西实在少之又少。看到蔡澜说起他的爱物,是间谍一般拍照的微型相机,坚固如花岗岩的旅行箱。旅行箱他偏爱Samsonite公司的产品,因为这个牌子是圣经人物大力士参孙Samson和花岗岩granite的组合,有坚固耐用之意。这个公司2000年在宁波也有了分厂,现在的大商场内都有这款产品,叫新秀丽。品质嘛,不知道,硬壳的太重,帆布的尚可,大约确实如花岗岩般坚固。常旅行的人都知道,一个金刚不坏之身的旅行箱多么重要,可它也跟花岗岩一般沉重。不过看这一品牌的系列设计,公文包,小背包,外观色泽功能我都很不看好——大概什么东西到了中国都会变味。
头次出国时不能免俗地买了个傻大黑粗的旅行箱——我还算是挑了一个自重轻的,可与以后的帆布相比还是重了好些。牌子可笑地叫做外交官——我跟这个角色相差十万八千里,所以这个箱子也十分不合作。摔打了几年之后,旅行箱的开关就不能一触即发了,非得有个奇怪的角度才能开启。某次入关检查时出尽洋相,以为我在拒绝检查。开始拖着孩子旅行后,我就深感现在的旅行箱设计太单调,从《我们爱科学》还有《少年科学》杂志培养起来的小发明思想就蠢蠢欲动了。我特别想在旅行箱底座装上小电动马达,人坐在上面就可轻松前行,或者在箱子上装上一个小座位,让孩子骑在上面;或者干脆能变出一个小摇篮,让孩子睡在上面,这样推着走路方便很多。孩子生病常去打吊针,就得由大人抱着固定在吊瓶下守候,抱孩子的人想去上个厕所买个东西都不行,一个人根本无法应对下来。我就想,为什么没有厂家设计一种旅行箱呢,里面多配上几副支架,可以翻出一个小摇篮式的小床,一个可伸缩的拉杆可以悬挂输液瓶,箱内空间当然可以放上旅行或者孩子生病时的用品。
陈村曾经说过,中国人常自傲于自己的四大发明,可举目四望,现代生活便利的日用品,倒没有一件是中国人发明的。我这几天花好多时间看神舟六号,心里也在嘀咕,其实中国人也不是没有创造力,可是我们,大概确实是——“人民是不怕麻烦的”,宁肯忍耐麻烦、不便、低效、耗能,也不愿去做点生活上的发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