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的甲烷

作者:袁越

(文 / 袁越)

一个半大的孩子骑着一辆三轮车,后面驮着4〜5米长的塑料包,里面全是从附近中原油田偷来的天然气。8月11日出现在新浪首页的这幅照片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记者用“重磅炸弹”这个字眼来描述小孩身后的这个大气球,因为天然气很容易起火爆炸。可是,对于一个气象学家来说,这一包天然气释放到空气中才真是危险,因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是著名的“温室气体”,它为地球保温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8倍。

甲烷是最简单的碳原子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4,也就是一个碳原子连接4个氢原子。地球上的甲烷有多种来源,在过去的200年里,大气中的甲烷含量增加了一倍,从百万分之零点八增加到了百万分之一点七。科学家认为,这种增加都是人类惹的祸,因为按照传统的估计,人类活动产生的甲烷占总量的60%以上。

但是,最近科学家们却发现了一个新的甲烷来源:海底微生物。深海勘探技术的进步让科学家们可以从几百米深的海床下面采集样品,他们发现了一种可以产生甲烷的细菌。它们数量十分庞大,据估计地球上1/3的生物其实都是由它们组成的。这些远古时代遗留下来的微生物产生了大量甲烷气体,这些甲烷在海底低温和高压的双重作用下和水分子结合,变成了冰状物。但是结冰的甲烷很不稳定,周围环境稍微有点风吹草动,比如温度升高或者地质运动让它们向海平面移动,都会使甲烷从“冰块”中释放出来,形成气泡浮上海面,最终释放到大气中。

当然,这个过程远比我说的要复杂几百倍,目前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海底的甲烷正在大量涌出。但是,许多实验数据都证明5500万年前“古新世”结束时的那次全球温度剧烈上升就是甲烷大爆发引起的。事实上,有一些科学家提出甲烷气体的释放才是造成目前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由于媒体多年的渲染,现在一提全球变暖,人们肯定首先想到的就是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虽然这是目前科学界的主流理论,但仍然有不少科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提出过很多新理论,甲烷只是其中的一个。甚至有理论说,大气污染也要分成不同的种类,浮尘、飞机尾气、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反而可以降低地球温度。按照这个说法,作为世界上二氧化硫排放最严重的国家,中国反而对抑制全球变暖做出了贡献!

原来,很多证据表明,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强度平均起来比50年前下降了5%左右,其主要原因就是这些散布在空气中的微粒反射了一部分太阳光线。一位美国科学家相信飞机的尾气是造成这种“全球变暗”效应的重要原因。“9·11”事件给了他一个绝佳的研究机会,因为美国停止了一切空中飞行,因此“9·11”之后的3天里美国的阳光格外强烈,并对“温度范围”(一个气象学术语)造成了1摄氏度以上的影响。目前,“全球变暗”已经成为气象学家们的共识,很多人都认为近年来发达国家对大气污染的控制正是造成这几年全球持续高温的罪魁祸首!

我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想说明气象学是一门很艰深的学问,影响因素实在是太多了。不要怪我们的气象学家没能准确预报麦莎的行踪,实在是因为很多根本问题至今都没有搞清楚。难怪美国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迈克尔·克莱顿刚刚出版了一本惊险小说《恐惧国家》,把环保主义者当作恐怖分子讽刺了一番,这位曾经写出《侏罗纪公园》和《急诊室》的畅销书作家坚信全球变暖只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没有人为因素。他在书中描述了一个极端环保主义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不惜采用恐怖手段制造全球变暖。不用说,这本小说遭到了主流科学家的反对。其实,不管怎样,我们必须承认人类活动对地球产生了很大影响,至于说到底是怎样的影响,则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加以研究才能明白。这项工作越来越迫切了,因为地球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坚强,一点小事就可能引发很大的危机。

回到本文的主题——甲烷。虽然人们并不敢肯定是甲烷造成了地球变暖,但海洋温度的升高肯定会引发冰状甲烷的大规模释放,其后果是灾难性的。地球变暗的假说可能更加说明温室气体的可怕,因为如果没有这个效应,地球的温度可能上升得还要快。这个平衡一旦被打破,甲烷大量涌出,地球的温度将会在短时间内上升很多,后悔可就来不及了。■

上一篇: ​价格敏感型?
下一篇: ​烹调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