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邦快递“转运”中国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嘎湄)
( 联邦快递在中国扩大其市场份额的同时,也正大大改观着这一行业的技术和观念 )
提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快递公司,熟悉联邦快递的人都说:“我知道,最了不起的是他的创始人史密斯。”但这只说对了一半,业界公认的联邦快递成功的两个关键因素还包括它的“运转中心”。7月14日,历时两年,和中方经历23轮谈判的联邦快递公司宣布,把新的亚太运转中心落在广州白云机场,这项投资大约1.5亿美元。以往,联邦快递的中国业务都需要通过菲律宾苏比克湾中转,再通过首都机场、浦东机场和深圳的宝安机场分转向全国各地。新的运转中心落成以后,所有的快递物品都直接落地广州。
即将在2008年启用的大型A380货机是迁址的关键因素之一。通常,董事长史密斯是从那些破产的航空公司大量购进飞机,扩大运输。可进入A380时代后,联邦快递公司一下就引进了10架巨型空中客车A380。目前的苏比克湾机场的跑道只有9000英尺,没有办法再行延长,不做改进,根本无法起降A380货机。
联邦快递以前将亚太运转中心选在菲律宾,是希望借助美国在菲律宾庞大的军事影响力,突出联邦快递的安全感。时过境迁。菲律宾已经很难说是一个稳定安全的国家了。站在商业的角度,美国商人不一定要与美国政府站在同一立场。美国一家媒体在评论此事时就说:“把民族情绪放在一边,还是让商业回归商业。”
联邦快递认为与其拿出一笔资金来改造苏比克湾转运中心,倒不如此时抽身,物色其他亚洲更有发展前途的地方。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由广州辐射出去的半径,较之由苏比克湾辐射出去的半径肯定更为均匀,更为广阔。硬件设施上,广州新机场的跑道更长,流量也更大,史密斯非常满意。实际上,基于同样的理由,联邦快递也把欧洲转运中心从布鲁塞尔转移到了巴黎戴高乐机场。
同广州白云机场竞争的还有菲律宾克拉克机场(DMIA)。联邦快递最终选择了广州,与广东给出的优惠政策不无关系。这是一场卓绝的谈判斗争。联邦快递支付非常便宜的土地价格,就可以在新白云机场的土地上建设货物转运设施。白云机场还在起降费和地面服务费上给联邦快递进行了一定减免。不过,据估计,启用后的广州联邦快递转运中心,每年会为白云机场额外增加超过60万吨空运货物吞吐量。
1984年开始在中国速递服务,1995年开始货运服务的联邦快递等到这一天并不算容易。去年7月,中美签订新航权协议之前,美国的货运航空公司不被允许在中国建立转运中心。联邦快递是最先受益这一协议的美国快递公司。
这家只有32年历史的快递公司,在很短时间内就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今年3月,联邦快递公司入选美国《财富》杂志的“美国十大最受推崇公司”和“全球十大最受推崇公司”名单。劳苦功高的创始人弗雷德里克·史密斯因此得到公司嘉奖——62.5万股期权,执行价为每股89.70美元。史密斯是用400万美元自有资本和800万美元贷款,在27岁时创建联邦快递的。当时,“买飞机专门来送货”的念头尚且被大多数人认为是荒谬,史密斯却从孟斐斯一个废弃的“二战”飞机修理库开始,开创了“隔夜交货”的航空速递方式。
广州白云机场“亚太运转中心”将于2008年12月投入运作,届时,每星期大约有228班货机在这里起降,数以千计的工人通过登机门在极短的时间里将货物卸空。借助于先进的激光扫描和矩阵式管理,该中心每小时将分拣2.4万件包裹,再将货物按所要去的地区装上飞机,送往亚太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最赚钱的国际快递业务上,联合包裹(UPS)和敦豪环球速递(DHL)也不甘落后。就在联邦快递公司和广东机场集团公司总裁刘子静在7月14日签订协议前一周,UPS公司就在上海宣布,要在浦东机场建设新的转运中心,计划在2007年后完成。与联邦快递强占珠三角相比,UPS的意图显然是雄踞长三角。占据1/3中国市场的DHL则对香港情有独钟,继续扩建它在香港的转运中心。
根据麦肯锡公司的分析,中国将是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物流市场,中国外包物流服务的市场规模为840亿美元。每天早上,潮水般涌入三大快递公司巨大分拣厂房的包裹中,最容易识别的是带有Dell或HP等IT品牌的盒子,这些设备大多来自中国大陆的贴牌厂商,被强劲销售到世界各地。海外制造商不断将业务外包到中国,新的运转中心也随之让相关的企业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