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在中国对外企税率增长前
作者:李三(文 / 李三)
( 2004年11月,瑞士历史最为悠久的超级名表江诗丹顿在上海成立了首家专卖店
)
7月15日晚上,瑞士联邦经济部长约瑟夫·戴斯(Joseph Deiss)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推迟了两次,第一次是因为要与中国商务部长会谈,第二次是因为与商务部长的会谈时间延长。21点20分,新闻发布会才终于开始了。
按照中国农历的说法,那一天入伏,在最热的季节,勤奋工作的经济部长戴斯毫无倦意。在这个休假的季节,司法警察部长克里斯托夫·布劳赫(Christoph Blocher)留在他苏黎世的别墅中养精蓄锐;内政部长帕斯卡尔·库什潘(Pascal Couchepin)计划在瑞士和法国南部山区徒步旅行;财政部长鲁道夫·梅尔茨(Hans-Rudolf Merz)在法国和瑞士恩加丁山谷中度假;环境交通能源电信部长莫里茨·洛伊恩贝格(Moritz Leuenberger)前往意大利⋯⋯
约瑟夫·戴斯此行中国的公务是参加世界贸易组织的非正式小型部长级会议,此行被人称为“搭桥之旅”,也被认为是瑞士对中国的又一轮经济攻势。
在瑞士一个官方网站,记者看到主页上有这样一幅图片——两个手提公文箱的瑞士商人踌躇满志地走向一面超大的五星红旗,图片的下方一行小字——专家建议:最好在中国对外企税率增长前去投资。对此,网站上有详细的解释性说明,“中国政府计划2006年改革对外企的税务政策。大部分对外资企业税务的减免政策将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项公平统一的税务政策(统一外资和本国企业税率),所有企业的税率将定在24%〜28%之间”。
三联生活周刊:在帮助瑞士企业来华投资方面,您的作用一定非同小可?
( 约瑟夫·戴斯 )
约瑟夫·戴斯:瑞士是在中国最早建立合资公司,也是欧洲国家中最早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我的这次中国之行,想推进瑞士中小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发展计划,如机械制造、巧克力行业、纺织行业等。
三联生活周刊:您在刚才的讲话中提到,欢迎中国的企业到瑞士投资,把瑞士作为中国企业进入欧洲的大本营。请问,瑞士政府在税率、个人信息保护、资金安全以及资金审核方面为中国企业提供哪些帮助?
约瑟夫·戴斯:我可以提供这样的一组数据来说明瑞士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目前在瑞士投资的美国公司有700多个,他们多是世界领先的企业,他们都把欧洲的总部设立在瑞士。尽管瑞士不是欧盟的成员,我们还是能够为企业提供很多优惠条件。比如发达的金融体系,稳定的生活环境,优美的自然环境,非常优惠的税收以及良好的人力资源市场等等。另外,作为一个独立于欧盟的欧洲国家,瑞士有许多国际组织,大家知道,国际奥委会总部、欧洲足球联合会总部等都设立在瑞士,瑞士也是仅次于纽约的世界第二大联合国机构集中地,每年一度的达沃斯经济论坛已经成为经济界最重要的会议之一。
三联生活周刊:听说您在与中国方面交流的时候也谈到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约瑟夫·戴斯:瑞士钟表制造闻名世界,在高档手表行业拥有80%的市场,但近些年来,假货给瑞士钟表业,特别是高档手表造成很大的损失。在与中国方面交流的时候也谈到了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我们从中国方面得到了积极的信号,确信中国政府有能力保护知识产权。
三联生活周刊:有消息说瑞士一些银行有意参与中国的银行改革,请问,您作为经济部长,对中国金融行业未来发展有什么建议?
约瑟夫·戴斯:瑞士金融行业在经济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瑞士银行业管理着2.5万亿美元的财产,其中一半来自国外,瑞士每年向国外输出的资金是500亿美元,瑞士是世界上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占全球市场份额的35%,超过了伦敦、纽约和法兰克福,瑞士的金融资产管理是公认的国际领导者。
我知道瑞士几个比较有实力的投资银行正在与中国银行方面寻找合作的可能性。我能说的是,投资是风险,同时也是机会,银行如何运作完全是市场行为。从政府的角度,我们试图给投资者创造一个持久稳定的货币,这样就可以保证有比较低的通货膨胀和比较低的利率,稳定的政治、法律环境以及对金融机构信息的保密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联生活周刊:瑞士是一个美丽的国家,中国很多人都有到那里观光的想法,请问部长先生,目前瑞士政府如何为中国游客“导游”?
约瑟夫·戴斯:我们非常重视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2004年,中国有23万人到瑞士旅游,这个数字与1998年比,增加了4倍,瑞士已经被中国列为旅游目的地国家之一,也就是所谓的ADS国家,我们与中国官方正在讨论给与中国游客更多的方便,2008年以后,中国游客可以持申根签证直接到瑞士,在航空方面,我们考虑开通从北京、上海直达瑞士的航线,中国的国家航空公司是我们优先考虑的航空公司。
三联生活周刊:您参加了几天前在大连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小型部长会议,我们得到的信息是,这次会议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协议,您的感觉是什么?
约瑟夫·戴斯:首先,我完全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会议气氛非常好,参加会议的部长们就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进行了坦诚的交流,例如就税率问题、贸易框架问题、农产品和工业产品谈判形式,在WTO原则下,简化贸易程序,在服务行业继续谈判等。我认为,能够提出问题,就已经解决了问题的50%,会议虽然没有达成最终的协议,或者签署什么联合声明,但是不能否认这次会议的成功。大连的会议是为今年12月在中国香港举行的部长级会议做准备,12月的香港部长级会议将作出与结束多哈回合有关的重要决定。■
中瑞经济往来
中国目前大约有270家瑞士公司,约有5.5万名工作人员。
瑞士在中国投资大约50亿万瑞士法郎(39.4亿美元),是15个最大的投资国之一。
去年,瑞士向中国出口货物总价值36.6亿瑞士法郎,比2003年增长了25.03%。出口产品包括机械、化学产品、精密仪器、钟表首饰等。
去年,中国向瑞士出口货物总价值为28.3亿瑞士法郎,比2003年增长了17.12%。其中包括纺织品、服装、鞋袜和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