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上演收购“完美风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周一凡)

​美国银行:上演收购“完美风暴”0

近日,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同意以350亿美元现金加股票的价格收购信用卡发行商美信银行(MBNA Corp)。完成这笔交易后,美国银行将成为美国最大的信用卡发行商。

虽然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美国银行的知名度逊于花旗集团和汇丰银行,但实际上美国银行一直是一家业绩优良且雄心勃勃的金融集团——它是全球第五大最赚钱的金融企业。以市值和资产计算,美国银行目前仅次于花旗集团,是全球第二大金融企业。据统计,截至去年12月31日,美国银行在信用卡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五位,收购美信银行后,其市场占有率可能将达到20%左右。

Jefferies & Co.市场分析师霍根(Art Hogan)表示,这一发生在信用卡业务领域的超重量级并购案让华尔街大吃一惊。他说,虽然美国银行一直在积极寻找并购目标,但收购像美信银行这样大规模的公司还是出乎人们意料之外。

而美国银行似乎就喜欢并擅长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令人吃惊的收购“风暴”。

就在达成这个协议前不久,美国银行以30亿美元购买了中国建设银行9%的股权,创下了迄今为止外商向中国银行业单笔投资的最高纪录。而仅一个多月以前,业界还普遍认为,建行将引入花旗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实际上,在此次交易之前,美国银行在中国几乎没有什么业务,在整个亚洲市场也没有太深涉足。在亚洲,该银行仅在香港和澳门地区有零售业务和规模稍大些的企业业务。

虽然意外,但几乎没有人会质疑美国银行首席执行官肯·刘易斯(Ken Lewis)——这个曾获多个美国银行界专业杂志所颁年度最佳银行家称号的铁腕人物的决定。

刘易斯先生策划了一连串的并购交易。2003年,公司以470亿美元并购商业银行FleetBoston Financial,该交易是近年来美国银行界最令人关注的一起并购。美国银行坚信,在金融服务业,规模会带来效益,并坚信自己通过并购进行扩展的能力。而连续两次大手笔的交易,让业界认识到,以并购扩大规模是这家金融集团快速发展所坚持的理念,而非某个领导者出于个人目的的业绩工程。

在收购美信银行之前,单看收购中国建设银行股份这一单,就可使美国银行进入一个迅速发展且潜力巨大的市场,而时机也恰逢其在海外寻求新的发展机会之际。美国银行目前在美国存款市场的占有率已经接近10%这一法律所规定的最高限制,美国银行无法再去收购国内的其他银行,只能依靠内部的增长或是寻找其他的利润来源。而在美国银行2004财政年度488.9亿美元的收入中,只有5%来自于美国以外的国际市场。

中国建设银行是中国第二大银行,截至2004年年底,建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了11.29%,其中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57%,不良资产率也达到了3.93%。各项指标不仅达到银监会规定的上市银行水平,还在国内商业银行中遥遥领先。

《华尔街日报》的分析认为,经济迅猛增长以及中产阶层不断壮大,已经使中国成为一个充满机遇的消费信贷和企业信贷市场。2007年,拥有1.3万亿美元的中国银行业就将完全对外资开放。

在美国银行购入建行股份的时候,刘易斯就表示,在信用卡业务方面,中国存在着巨大商机,并预计将向其国际客户推广这一服务。而对于收购美信银行,刘易斯说美国银行正在开展信用卡的工作,由于有了美信银行的技巧和经验,公司在营销方面将会做得更好。实际上,此前美信银行也一直在寻找进入中国市场的机会。

就在去年4月16日,美信银行宣布其中国上海代表办事处成立之时,美信银行副董事长Lance L. Weaver就表示:“我们相信与中国建立强大的信用卡市场前景十分良好。中国个人收入正迅速增长,消费者信心高涨。因此,对信贷服务的需求正不断增长。”当时,美信银行就表示,将为进军中国信用卡市场规划长期战略。

在针对美国银行收购美信银行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肯·刘易斯就表示,他已收到了中国建设银行高层的信息,建行的高层对收购美信银行可能带来的机会感到“兴奋”。

对于建行和建行的广大客户来说,美国银行的入股无疑也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美国银行承诺将向中国建设银行提供企业治理和零售银行以及信用卡业务方面的技术支持,这必将能够推动建行个人金融业务进一步发展。同时,能够得到美国银行的巨额投资,也相当于国际金融界对建行未来的发展投了信任的一票。

美国银行在对外宣布了这一系列的收购后,股价一路上扬,甚至还带动了以信用卡公司为代表的金融服务类股的上涨。

此前,当有记者问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外国投资者为什么要买入风险依然较高的中国银行股时,刘明康说:“人生并不需要完美才会美好,现在是买进中国银行股份、与中国的银行监管部门合作并收获利益的好时机。”

美国银行似乎正用行动证明着这句话。■ 美国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