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帽相回顾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江川澜)

​夏帽相回顾0

我一向觉得日本女子的雪肤花貌来自她们的精心保养。戴帽子,尤其是夏季戴帽子的女性非常多,特别是稍微上了一点年纪的。阳光下在花园菜地干活的女性,除了宽帽檐的帽子,多半还会戴上长长的齐肘手套或者袖套。不良少女们流行的晒伤妆、小麦色不过是昙花一现。其实日本女性戴帽的传统跟中国一样不算深厚,只是日本在欧风美雨洗礼之后,武士的小髻销声匿迹,女人的发髻日渐纷乱蓬松。洋服洋帽兴起,男性也颇爱西洋帽子。花鸟讽咏派的俳人高滨虚子晚年曾经访美,也曾坐渡轮去欧洲,到底是见多识广,不再是一味的幽玄,写起俳句来也多有新奇句。一首题为《西雅图》的俳句如下:“夏帽相回顾,俱是日本人。”颇为传神地写出日本人特色。

在中国,女性的帽子较多的只有冬季的外族传来的昭君套。相传为金代所作的《文姬归汉图》里的文姬,难得地戴一顶翻毛皮帽,胡地飞雪天归来。余下的时日,簪花戴玉,珠翠满头的装饰如何再能戴帽。

西方女性倒是历来戴帽的。女性如不戴帽,原有放荡之嫌。帽子,鲸骨衬裙,紧身胸衣曾是标准着装。帽子上的装饰,是时装史上争奇斗艳的一章,也带来过生态学的灾难,对于光艳夺目羽毛的追求导致了珍稀鸟类的灭绝。到如今,正式场合女性戴帽仍是正装的一部分。杰奎琳和伊丽莎白二世,都很爱戴窄小帽。卡米拉婚礼上戴的帽子我很欣赏,帽饰摇曳颤动,甚有金步摇的效果,很有戴胜鸟之风。

棒球帽,鸭舌帽,贝雷帽日渐平民化,帽子也不算特异的装饰。不过帽子仍然是风格化的标志,异装的道具。《情人》中的法国少女和《布拉格之恋》中萨宾娜的男性礼帽,多么意味深长的象征。玛丽·黛德琳在《蓝天使》里的戴着礼帽的男装扮相,为她赢得了没有性别的性感的美名。

日常生活里难得见到令人印象深刻的帽子。倒是去年在六月的北京,在赤裸没有树阴的街道上——我这种南方人完全不适应毫无遮蔽的天空下,领受着烈日的光热倾泻而下,我看到了让我心惊的一幕:骑三轮车的人把黑色滤光片的帽檐拉下,盖住整个面孔,像骆驼祥子一般在烈日下飞驰,蒙面大盗般的扮相,如罪恶一般的黑色,一眼望去,居然不少,确实震撼。

我本来也不怎么戴帽,今年大热,我又偏要在外奔波。于是想起这种黑色的劳工阶层的帽子,超市里果然也有。现在是轮到我透过滤光片看别人讶异的眼神了——我的内心,我的生活,如同帽子一般黑色么?■ 夏帽回顾

上一篇: ​萨蒂的钢琴曲
下一篇: ​说话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