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话的本事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无戈)
人的语言能力是否有上限,属未解之谜,伦敦大学语言学专家迪克·哈德森定义了“超级语言大师”的概念,标准是能说6门语言以上。语言能力只能抽象存在,超级语言大师往往轶闻多于证据,但基本有据可查的还是令人瞠目。
据爱尔兰圣帕特里克大学宗教历史学家查尔斯·拉塞尔撰写的传记,18世纪意大利博洛尼亚的红衣主教朱塞佩·梅佐凡蒂(Guiseppe Mezzofanti,1774〜1849)熟悉72种语言,能流利地说其中39种,主要是为了帮助各色人等忏悔;曾在德国驻华使馆当译员的埃米尔·克雷布斯(Emil Krebs,1867〜1930)能流利地说60种语言,据说只用9周就学会了亚美尼亚语;麻省理工学院的肯尼斯·黑尔(Kenneth Hale,1934〜2001)自己就是一位语言学家,他会50种语言,高中时就从同学那里学会了两种印第安语言;匈牙利人洛姆·卡托(Lomb Kato,1909〜2003)从德语开始,一生中学会了17种语言,包括汉语、俄语和拉丁语,还有11种达到能阅读的水平,冷战年代当过译员,去世前正在学希伯来语;美国情报官员弗农·沃尔特(Vernon Walters,1917〜2002)尽管没上过大学,却掌握了包括俄语和汉语在内的8门外语,还粗通其他几门。
很多人怀疑:人是否有说几十种语言所需的认知能力,保持这种能力是否可能。但麻省理工的语言心理学家苏珊娜·弗莱恩认为:除了没有足够的时间来接触新语言,人的语言能力实际上不会有限制。哈佛大学的同行史蒂文·平克尔也认为:“学得越多越容易。除了类似语言之间的干扰,我想不出有什么理论原因,使人无法掌握十几种语言。”他们思考的是:这些人的大脑是否有超常能力,还是决心和勤奋发掘了普通大脑的潜能。80年代末纽约城市大学神经语言学家洛兰·奥布勒发现哈佛的一个硕士生CJ语言能力出众。此人生长于单语言环境,高中时掌握了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大学时主修法语,毕业后又在摩洛哥学会了阿拉伯语。经测试,CJ的智商只有105,儿童时期阅读就慢,直到大学其他成绩非常普通,但在现代语言智能测试中得分极高,在任何需要识别复杂模式的测试中都表现突出,尤其是口头记忆力惊人,能记住一周前读的文章和词汇。有趣的是,CJ对图像和数字的记忆力与常人无异,看地图和找路比较迟钝,他还显示出一类性格特征,这类人往往是左撇子或双手都善用,容易有同性恋、自我免疫失调倾向,但富于音乐、艺术和数学天赋。80年代渥太华大学两位语言学家也提出:学外语像学母语一样流利的成人往往视觉—空间技能较弱。■ 本事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