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洗冤集录》
作者:朱伟(文 / 朱 伟)
《大宋提刑官》的制片人是俞胜利,之前由他发现而投拍的成功作品是《天下粮仓》和《大宅门》。
与贾樟柯一样,80年代俞胜利也曾是文学青年,那时他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的编辑,却一心迷恋小说,认为只有写小说才最具成功价值。他执著地一篇又一篇精心写作,写完让我提修改意见,再帮他把改好的作品推荐给各家刊物,我们因此而成为朋友。我在《人民文学》工作期间,曾发表过他一篇只有3000字的小说《舅母》,一个勤俭了一辈子的农村老太太形象素描,发表后很快被天津的《小说月报》转载。因他一心痴迷文学,我离开《人民文学》时,将所有《人民文学》合订本都送给了他。2000年他的小说集《亮眼》在作家出版社出版,我在给他写的序中说,在大家都急着挤进消费时代的时候,像他这样,还把文学当成惟一精神寄附的实在不多。
俞胜利1993年离开广播电台到央视影视部,他是周围朋友中第一个自己买车的。买车的钱来自他按儿时玩具自己设计制作的《太极斗士》的专利——他设计了漂亮的太极包装,让两个小人在太极坛上争斗,配有精心雕制的十八般兵器。之前他家里曾经被盗,小偷不仅不知这玩具价值,而且根本想不到他的钱会在书架上分别夹在书里。在《大宋提刑官》成功之前,他最大的得意就是看准了郭宝昌的《大宅门》。谁能想到这部《大宅门》曾经拍了3集就因投资不到位而搁浅,从此到处找不到投资对象,而被他一眼相中呢?
《大宋提刑官》的好处是普及了宋慈其人。其实宋慈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死于南宋理宗淳 九年(公元1249年),身处已是日薄西山的南宋末期。他南宋宁宗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为进士,理宗宝庆二年(公元1226年)开始当过主簿、县令、通判。查《宋代路分长官通考》,实际他只在晚年当过不到5年的提刑官:淳 三年(公元1243年)在广东,淳 四年先在湖南后调到江西,然后在江西一直当到淳 六年。淳 三年他已经57岁,应该老态龙钟了。他是福建建阳人,关于他的记载,《闽史》中简略说他“通经史,能文章,居官以民命为重。及卒,理宗以为分忧中外之臣”。想当时纵情声色的理宗,这评介也并不见分量。《洗冤集录》被认为作于淳 七年,也就是他不当江西提刑之后,其时他已经61岁。
我是先找到《洗冤集录》1937年中华书局《丛书集成初编》的版本,再找到福建科技出版社1992年的译释本。福建科技出版社此版是在1980年版基础上的增补,这个版本有意思的是,注释者一个是福建法学会的秘书长,一个是曾任福州市的副市长,每一则前都有浙江法医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高级法院法医的评点。其中用到一些现代案件对比饶有趣味。比如“论骨脉要害去处”中说到尸伤与骨伤要是被隐蔽,如果尸体腐烂后只剩白骨,可将骨洗净后放在竹席上,挖土坑焚烧,泼上酒醋,将骨抬到坑内用草席盖住闷一二时辰,再到阳光处,以新油过绸布或雨伞迎着阳光,就可看见伤痕。法医评点这原理是,日光呈七色,雨伞能吸收与过滤影响观测的其他光线,将射线集中到观测点上,使伤痕凸现出来,这和现在紫外线照射一样道理。在“疑难杂说”中说到“妇人无伤,须看阴门”,介绍了1958年福建一个两性人为阻止他所占有的女人嫁人,将棉球卷着砒霜塞进阴道而使女人致死,表面查不出一点征兆。“验尸”说到“仔细验头发内、谷道、产门内,虑有铁钉或他物在内”,介绍了上世纪80年代某建筑工地有一个癞蛤蟆驮着一个骷髅在爬坡,取出蛤蟆,发现头骨里有一根生锈的大铁钉,癞蛤蟆寄生在头骨里。公安机关由此查出几十年前的一桩通奸杀夫案。
《洗冤集录》全书共5卷53则,编排杂乱,如卷一只有“条令”、“检复总说上”、“检复总说下”与“疑难杂说上”四则,卷五则有从32到53的21则。这53则中多数是各种类型死亡的验尸经验,但也是各种内容错杂,并非一则讲一种尸体类型。其中有故事,比如镰刀的破案,记载某验官让附近民众的镰刀全部上缴,结果因其中一把沾有血腥味,苍蝇积聚而破案。再比如溺死人案隔很久,尸体烂尽,只剩白骨,将尸骨洗净后,用清洁热水从骷髅脑门慢慢灌注,看有没有细碎泥沙从鼻孔中流出。这些其实都是宋慈叙述别人的经验,而不是他自己的办案记录。
宋慈在此书序言中说明,他是因认为断案人命关天,不敢生丝毫轻忽之心,才广泛收集近世所传诸书,自《内恕录》以下好几种,汇集而加上自己看法写成。《内恕录》是北宋流传的治狱之书,作者不可考。在宋慈之前,其实北宋类似的书很多,而有些断案经验则是一代代传袭下来。比如滴骨亲法,大约起源于后汉、三国期间,因为三国时的《会稽先贤传》中就有记载。而《南史·萧综传》中记载,齐东昏侯的妃子吴淑媛在东昏侯死后被梁武帝萧衍占有,7个月就生下萧综。萧综长大后想弄明白自己是谁的儿子,听民间有活人血滴在尸骨上,能沁入就是亲生的说法,专门挖出东昏侯尸骨,用自己的血滴上,结果真能沁入。萧综后来生了儿子,因怀疑不是自己所生,把他杀死后也挖出尸骨做试验,血也能沁入。
我以为《洗冤集录》的功绩,主要还是把南宋以前一代代人的智慧整理成书,所以,把所有智慧都集聚在他身上,好像一切都是他自己发明,不符合事实,也不真实。福建科技出版社这个版本有意思的是,最后还有附录,记载《洗冤集录》传播到国外的经过——最早是1736年(清乾隆元年)由日本人译成日文,然后才传到欧洲。这样说,宋慈的名声实际是从日本人开始放大的,他之前许多断刑高手的著作因为没有他那样幸运而被淹没,他就成了智慧的象征。
我把《洗冤集录》看成一本有趣的杂书,其中确实有许多有趣知识,比如溺死者浮在水面上,男人是俯卧,女人是仰卧。为什么?因骨盆大小不同,重心不同。再比如宋慈记载人体有365块大小骨头,按周天365度之说。但法医说,人体骨骼实际一共206块,即使加上牙齿、软骨、籽骨也不到365块,这是《黄帝内经》的牵强附会。宋慈说,男人死后骨白,女人骨是黑的,因为“妇人生骨出血如河水”。男人尾蛆骨与脊椎骨相连周围有9窍、女人只有6窍,大小便处各有一孔。现代法医则认为这些说法都不对,男女窍数相同,而大小便只有一孔,即骨盆的下口。■ 中国古代史有关人民文学大宋提刑官洗冤洗冤集录大宅门宋慈集录福建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