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赢得了总冠军?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袁越)
负责转播NBA决赛的美国ABC电视台把今年的总决赛叫做“世界联队对抗美国队”,因为参赛一方来自美国产业工人云集的汽车城底特律,另一方圣安东尼奥马刺队的三大主将则全部都有外国背景。MVP邓肯是美国附属维京群岛的人。
ABC希望借此称呼煽动起美国人的爱国热情,提高收视率。结果全美国只有7.3%的电视观众收看了双方的第一场比赛,是总决赛有史以来首场收视率第二低的。倒数一名则是2003年的总决赛,马刺队也是那场比赛的主角。一向有左派色彩的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PR)发表了如下评论:“今年的NBA总决赛实在是乏味得紧,参加比赛的队员没有个性,缺乏戏剧色彩。”
听到这则评论的时候,我正和朋友一起开车去酒吧看球。那是一个星期天的晚上,酒吧里聚集着刚刚从海滩上游完泳回来的球迷。那场比赛精彩激烈,我敢肯定,一定有相当多阿根廷和法国的球迷兴奋得彻夜未眠。
如果那个NPR播音员在大街上拦住一名睡眼惺忪的阿根廷或者法国球迷,问他们托尼·帕克或者马努·吉诺比利是否“缺乏个性”,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我看不懂阿根廷和法国的报纸,但只要看看姚明的情况就足够了。好几家国内报纸都有专人常驻休斯顿负责紧盯姚明的一举一动,通过这些记者的生花妙笔,我们知道他孝敬父母,爱情忠贞,喜欢吃中餐和玩变形金刚……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人。可惜普通的美国球迷是不知道这些的,即使知道,他们也依然会认为姚明不够“个性”,因为他们习惯了看大鲨鱼扣篮后夸张的金刚步,习惯了听巴克利赛后对对手不屑的耻笑。在美国人看来,职业体育就是一场娱乐秀,球迷就是顾客,而顾客总是对的。他们才是上帝,而不是巴克利,后者只是一名出色的演员,他的口才是他成名的法宝,球技高超只是一个Bonus(额外的好处)。
当美国人的这种体育观和世界发生交叉时,冲突就来了。两年前,美国的女子高尔夫联盟(LPGA),涌进来无数外国淘金者,其中绝大多数都是韩国人。在美国人看来,她们其貌不扬,不苟言笑,像一架架打球机器,甚至她们的名字都古怪拗口。一位据说是美女的澳大利亚球员史蒂文森公开声称,“来自亚洲的女子高尔夫球员不善交际,缺乏个性,她们的出现将会毁了LPGA”。
不用说,此言一出立刻遭到了来自主流媒体的反驳,可是如果你去高尔夫网站上看看,很多球迷都留言支持史蒂文森的言论,他们小心翼翼地说,他们反对的不是亚洲人的黄皮肤,而是亚洲人的温良个性,她们太不够“娱乐”了! 总冠军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