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Scion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王受之)

丰田Scion0

最近,丰田宣布了一项重大的人事任命,现年62岁的渡边捷昭(Katsuaki Watanabe)成为68岁的现任总裁张富士夫(Fujio Cho)的继任者。曾因控制成本而为丰田立下汗马功劳的新总裁将于6月走马上任。张富士夫将就任丰田汽车副会长一职,而目前会长奥田硕(Hiroshi Okuda)将继续留任。

去年我刚刚看到丰田的张富士夫在汽车名人榜上排名第八位,今年就换下来了,丰田这样成功的大汽车企业,在这个时候把业绩相当不错的总裁换下来,总是有新想法的。

丰田这两年在中国大陆风头大得很,“花冠”(Corola)热卖已经家喻户晓,而“佳美”(Camry)也要在中国生产,更加是我们有车一族的喜讯。这个时候换总裁,我想仅仅是管理方面的调整,对公司的产品不会有什么大的影响。

近年丰田在设计上走了一些以前做梦也想不到的新路,比如推出我们普通人开玩笑叫“棺材车”的Scion xB,又推出超小四门的Scion xA,都是令人惊异之举。

Scion是丰田崭新的产品线,丰田在构思崭新的车的时候,有种设计方法,叫做“白纸一张”(英语叫clean sheet of paper),也就是完全不考虑现在的任何流行丰田,从零开始,构思新车。这种方法在日本汽车设计中的时间不长,因为原来日本人比较因循守旧,喜欢四平八稳的产品,怕在设计上冒风险。其实,这是忘记了日本人性格中的矛盾双重性: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20世纪90年代,他们就是这样开发了高档的凌志系列,打入国际高档车行列的。Scion也是这样设计出来的。

丰田Scion1

最早露脸的Scion就是上面说的两种,xA和xB,前者是超小型的四门房车,针对入门级别的青年人,其实有点“迷你”的影子,但是还能够把握的是“迷你”,虽然一眼看去,属于简陋水平,但是设计下功夫,也还不俗;而后者就是一个长方形的盒子,设计上极端到这个地步,也有些匪夷所思。表面方头方脑,是古板,其实针对的是特别新潮的一代,同时也兼顾古板的、喜欢有点怀旧感的婴儿潮一代,不过不是他们的主车,而是开着玩玩的辅车罢了。

2003年,两款Scion同时在元月份的大洛杉矶国际车展露脸,人山人海,廉价小车吸引了那么多人,吸引了那么多媒体,晚上电视有那么多报道,第二天主要大报都有讨论,汽车杂志也都有详细的评论,在小车、低档车的历史上,还不是很常见。可见设计的确出了怪招。这两款车在2004年仅仅在加利福尼亚卖,其实听说原来的计划更加狭窄:就在洛杉矶为中心的南加州销售,探索市场,没想到2004年在加利福尼亚销售好得很,就扩大到整个北美市场,我最近在美国出差,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两款车的身影,就想不久以后可能会成为国际车型了。

其实这两款车也不是什么崭新的构思,它们都有前身,xA的前身是丰田的“黑盒”(Black Box),而xB的前身则是丰田的“一号”,2002年已经在日本国内市场上推过,反映不错,才改头换面拿到北美来试试,没想一试就成,销售不俗,就成了主流。有点我们中国人说的“歪打正着”的意思。

目标市场肯定是美国的青少年一代,所谓的teen市场,或者叫Y一代。生于安乐,消费叛逆,185/60 R15号的轮子(60 R15是美国汽车轮胎的序列号),其实小得很,但是也就是这车的一个身份象征,车内仪表板用了很多小圆圈,一方面年轻,同时也与那些正规的大车不一样,青年人,自然是要开自己的车,开老爸看了都头疼的车,开老板都不好意思看的车,这就是定位,看来是定准了。■

(作者为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教授) 丰田Scion日本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