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头发的发现之旅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三联生活周刊)
只有发根才是有生命的、活的?
人类的体毛与头上的毛发有很近的联系?
有没有可能有一头几米长的头发?
一头平均120000根头发,能支撑重达12吨的重量?
头发的颜色怎么来的?
亚洲人的头发有什么特性?
…………
这些问题我们是不是从来都没有考虑过呢?那些我们与生俱来的头发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奥秘?
一个人平均有120000根头发,每根头发的生命期限大约是3年。头发由一种超乎寻常的材料生成:它的力量可以这样形容,2000根头发集成一束,就能轻松支撑30公斤的重量。为了解开这个令人叹为观止的谜,从而认识这种神奇材料,2005年6月30日,一场以“破解头发的奥秘”为主题的展览将登陆中国科学技术馆。在这次展览会上,参观者将能够通过显微镜观测自己的头发,能看到被放大至100、1000甚至100万倍的头发,以上疑问也可以在展览馆中一一找到答案。
踏上此次头发的发现之旅,我们会感受到在头发平凡的外表下隐藏着的原来是这样一个丰富而迷人的世界:它是科学家、制造商及社会学家研究的对象,也是世界各地理发师甚至是艺术家工作的原材料,丝丝头发使科学与肤浅、出人意料与老生常谈、社交与私密有了沟通之地。
首先,我们会认识到头发是我们外表的一部分,是我们身体的一个附件。我们要时时注意保养头发,打理头发,除了整洁的需要,使它们更引人注目。我们使用的头发制品也是经过长时间的实验测试才最终投放到消费市场上的,这些产品的质量也通过了感官专家以及测试机器的评估。这个过程在这次展览上也将通过一系列图像演示出来。
其次,头发还是用来做艺术表现的一种原材料,这次展览所展示的由头发制作的珠宝,在19世纪非常流行;还有由头发制作的时装,设计大师马里恩·肖皮诺所做的卷发,以及由世界知名发型设计师为特殊的晚宴场合所创造的发型。
最后,一个人的发型往往显示出他的文化、社会或宗教特征,并且也为社会科学家们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课题。
“破解头发的奥秘”展览是以研究毛发著称的欧莱雅集团和巴黎科学技术工业城共同设计的,整个展览的准备过程耗资巨大,欧莱雅集团多达10个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参与了这个创造性的设计。这10个实验室分别是生物实验室、度量实验室、美容实验室、物理测量实验室、分子模型实验室、应用物理学实验室、显微镜方法实验室、机械工作室、感觉分析实验室等等。如此繁复的工作使双方的经验和专业技术每天都要面对迥然各异的现实问题,正是这种碰撞使欧莱雅集团的研究实验室以及来自巴黎科学技术工业城的研究团体一次次发挥了创造力。
欧莱雅集团创立于本世纪初,其创始人是欧仁·舒莱尔,他是一位化学工程师,正是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人造染发剂。从那以后,欧莱雅集团一直以科学研究作为企业的战略及文化中心。欧莱雅集团拥有3000多位专家致力于30多个不同学科(包括化学、生物学、医药学、毒物学、物理学等等学科)的研究,正是他们才使得欧莱雅集团在头发、皮肤和色彩的科学研究方面的进展成为可能。他们每年设计并测试3000个配方,这些配方逐年都在不断完善。欧莱雅的科研中心遍布五大洲,加上巴黎当地,在全世界共有14个。其中,2005年下半年,一个专门研究中国人包括亚洲人毛发及皮肤特征的科研中心将在上海建成,现在,已有数位在上海当地招聘的中国研究人员正在巴黎欧莱雅总部接受培训。
本次展览沿着“从生命到物质”、“世界之发”、“产品科学”、“模拟发廊”的主题路线,以各种直观精美的模型、生动有趣的试验、栩栩如生的视听效果,极强的互动性和参与性,一步步揭示出我们脑袋上蕴藏的诸多生物现象。■
从生命到物质
展览的这一部分将带观众观看头发的组成——即头发的结构和自然特性。在这里人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对头发惯有的看法其实是不正确的。人们会发现,只有发根才是有生命的;每根头发都有自己的生长节奏,与其他周围的头发没有任何关系,粗的头发旁边可能就长着很细的头发;甚至,灰白头发根本不存在!借助电子显微镜、变焦镜、视频显微镜和宣传短片等的帮助,人们可以前所未有地看清楚自己的头发,包括它的结构、特性、生长周期,甚至能够粗略明白为什么历史学家和侦探会将头发作为重要的目击证人。
世界之发
中国古代诗词赋予了头发各种不同的寓意,头发不仅能代表人们当时的地位、身份甚至心情也可以通过头发来体现。发型是个人表现的一种形式,能展示出个人的社会地位或在某个团体中的成员资格抑或个人的宗教信仰。在“世界之发”这一部分里展示的是有关头发的许多俗语说法,并对此做了分析。头发不仅是人类歌唱、诗作和所作肖像的主题,在很多通俗谚语中也有体现。
产品科学
化学家、生物学家和物理学家经常对头发做测试,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出能保护头发,维护发型或者改善发质的产品。未来化妆品的质量将由两种方式评估:一种是通过顶尖专家的感官评估,这些专家能通过观察、感觉或其他方式对一种产品的性能作出正确评价。另一种是进行毛细管度量——运用一组测试机器来实现:“洗发水测试机”用来监控头发颜色对洗发水洗涤的耐受力;“日光模拟器”用来研究太阳光对头发及对染发处理成分的损害,这个测试需要历时40小时——即相当于把头发在太阳光下暴晒两星期;“移动假发”用来测量头发定型产品的定型水平。越来越专业的研究,越来越仔细的试验,保证了这种产品科学地、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头发。
模拟发廊
头发是人们身体上一个永久的附属物,变换你的发型就意味着改变你的形象,每一个人,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想把自己改头换面。然而,敢于尝试不断变换发型的人毕竟是少数。模拟发廊可以让每个人都能看到幻想中自己的模样!照相机、一种计算机软件和超过120个发型的“发型库”可以让你看到自己换上16世纪的流行发型,或者换上短短的、嫩绿色头发的样子。展示橱里陈列的有16世纪、18世纪和20世纪的早期发型,上世纪60年代的刘海样式,路易斯·布鲁克斯式的短发,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纳米比亚、柬埔寨、日本以及巴西等国的传统发型,参观者可以在这些发型中任意选择。
欧莱雅中国总裁盖保罗介绍说,“破解头发的奥秘”展览于2001年首次在法国展出即引起轰动,随后,前往荷兰、葡萄牙、德国、芬兰、英国等欧洲国家及南美洲的墨西哥轮回展出,成功地吸引了近百万参观者,盛况空前。作为“中法文化年”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的重要项目,欧莱雅“破解头发的奥秘”展览于2005年登陆中国,以香港作为首站,于2005年3月1日至5月20日在香港科学馆展出,香港站结束后即移师北京,于2005年6月30日至9月15日于北京中国科学技术馆展出。
在一项关于中国人健康皮肤及毛发的研究中,欧莱雅中国研发中心总监沈雷杰曾将中国人、欧洲人和非洲人的头发进行分析比较后,用十分羡慕的口吻说,中国人很幸运,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头发,成长率高、扁平率低、头发又多又厚,易于打理。而这一点大多数中国人似乎并未意识到,他相信通过此次展览,有助于更多的中国人了解这些隐藏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头发背后的科学奥妙。而踏上此次头发的发现之旅,相信大家都能够有所收获。
头发的科学在互联网上的网址: www.hair-science.com 上海展览发现之旅之旅发型头发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