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航解读“每日双飞”
作者:李三(文 / 李三)
从6月14日起,法国航空公司在中国启动了“每日双飞”计划,将北京—巴黎航线增加至每日两个航班。每日两个航班分别选择了空中客车A330和波音777型,前者载客200人,后者载客300人,法航每天可接送500名客人抵达时尚之都巴黎。
对法航来说,“每日双飞”为法航争取到一个“中国之最”——最早实现从中国每日双飞的外国航空公司,这个举动毫无疑问成为航空市场份额的量化标志。
6月9日,法国航空公司大中国区总经理乐可瑞(Legr )回答了本刊记者的提问。
三联生活周刊:为什么选择在北京开通每天两个航班?
乐可瑞:北京是中国最大的空港,从这里出发前往欧洲的客人也是最多的,而且增长势头快得惊人。来自中国国家旅游局的数据告诉我们,一段时期以来,中国前往法国和欧洲的人数一直在以两位数增长,而法国游客到中国的增长速度是20%!所以说,开辟每天的第二航班,不是我们想当然,是市场安排我们这样做的。
三联生活周刊:“第二航班”的市场反映如何?能否透露机位预定情况?
乐可瑞:我没有办法告诉您具体数据,这属于商业秘密。可以告知的是,周末预定情况已经接近饱和,周中机位还有空间。预定情况非常好,尤其是商务舱情况特别好。这证明“每日双飞”的决策我们做对了。
三联生活周刊:去欧洲,有很多航空公司可以选择,法航的优势表现在哪里?
乐可瑞:有网络媒体做过这样一个调查,对象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问最想去的欧洲城市是哪一个?20%回答是巴黎。作为法国的航空公司,我们有巴黎这个著名城市的天时和地利优势,这张名片足够光鲜。除此,我们还要争取人和。法航1966年开通上海航线,1973年开通了北京航线,我们与中国航空已经有39年的合作经验。当然航空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法航从1997年开始在来往中国北京、上海的航班上配备专职中文翻译,专门服务于中国客人,这个翻译队伍已经由1997年的6个人,扩大到现在的40多人。除了有数十种中文报刊,供飞行旅客免费阅读,法航还把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搬到了飞机上,为中国客人提供最新咨询……法航为的是在中国争取到很好的人缘。
( 衣料的选择非常重要 )
三联生活周刊:班次增多了,飞机本身的硬件如何?
乐可瑞:来往于北京—巴黎,上海—巴黎和广州—巴黎的飞机都是目前市场上最新型的。拿北京—巴黎的航班来说,商务舱的座椅都是经过升级的180平置座椅,客人在飞行过程中可以平躺休息。目前中国航空业发展非常迅速,对消费者来说,良性竞争是一件好事情,为了提高法国航空公司竞争能力,法航在来往于中国和法国的航线上使用了最新的飞机,这些飞机的舒适性能也提高了很多。■
( 深海蓝是新款制服的基本色,红色只用于制服的点缀(手套、腰带) )
空姐换装的非时尚意义
《咖啡,茶,还是我?》是一本30多年前的畅销书,讲述了两个活泼任性的空姐的故事,1967年一经出版,数百万册很快告罄。据说该书很是影响了当时航空公司的审美取向,以至于各公司录用空姐的标准都大同小异:年龄20至27岁;身高1.58至1.73米;身材苗条,比例匀称;体重接近50公斤。
在那个时期,各航空公司的空姐穿着也都很有讲究。欧洲航空公司的空姐穿黑短裙、长筒丝袜;英国维珍大西洋航空公司为空姐设计了古苏格兰式红裙装;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要求空姐穿袋状裤、绒毛鞋;加拿大航空公司则要求空姐身着黑西装、短裙、黑丝袜和平底鞋;全日航空公司则要求空姐穿超短裙和半透明丝袜……
《咖啡,茶,还是我?》的现实版并不比40年前逊色,虽然对空姐年龄、形体等方面的要求早已经和现代审美接轨,但对空姐着装的考究程度,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尤其,随着近年来世界航空业竞争的加剧,各大航空公司纷纷聘请当今顶尖的服装设计大师,包装自己的飞行团队,而航空公司每一次更换制服的意义,早就超越了时尚本身。
法国航空公司破天荒地把2005年新款制服展示的T型台安排在北京,一袭新装的法航这一季决心要出足风头。“其实法国航空公司以前历次更换制服,从来没有在国外举行过展示活动,我们北京是费了很大力气,才争取到这个机会。”法国航空公司大中国区公关经理周英蕙女士告诉记者。
在法国航空公司大中国区的北京办公室,记者看到即将在北京展示的40多款法航新制服。这些制服的面料,无论是外套还是内衣,质感都非常好。
近年来,法航推动多项革新方案,据说以空姐、空少“年轻化至30岁”的聘用方案最让人刮目相看。2002年法航又对外宣布,重金聘请时尚界知名设计师克里斯汀·拉克鲁瓦(Christian Lacroix),按各部门不同的工作性质,为全球36000名员工定制实用、高雅的新制服。
三联生活周刊:法航新制服和其他航空公司的有本质的不同么?
周英蕙:众所周知,世界上有四大服装中心:巴黎、伦敦、米兰和纽约,其中巴黎被誉为“中心中的中心”,从巴黎发出的服装信息,一直是国际流行趋势的风向标。因此,法航的制服早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装”,更何况世界许多航空公司的制服都是出自法国时装设计大师之手。
三联生活周刊:这批新装从设计到亮相前后经历了多长时间?
周英蕙:过去17年法航制服没有什么重大变化,设计新款制服的决定是2002年12月做出的,对法国服装界一位设计大师委以重任。其意义在于:以高雅的时装品牌诠释法航精神,新款制服将使法航员工引以为荣并体现法航的客服理念。
三联生活周刊:被委以重任的是哪位设计师?
周英蕙:历史上,法航曾经数次召集法国的设计天才,例如迪奥和巴隆夏盖,不仅从设计上来诠释公司的宇航性,还要体现在制服上,用服装谱写故事。这次法航重金聘请的时尚界知名设计师克里斯汀·拉克鲁瓦确实也很不寻常。他曾经这样说:“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法航和高级服装同属于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需要协调好传统与技术的关系,而其目标是表现法国高雅生活方式,赋予其不朽的艺术生命。”
法航董事长让·西里尔·斯皮内塔给予新制服很高的评价:“选择克里斯汀·拉克鲁瓦表明了法航延续与服装设计大师进行合作的传统。这一选择也表明法航将员工置于公司战略的中心位置,并再次证明了每年乘坐法航的4200万乘客(其中大部分是国际旅客)在公司决策中的心脏地位”。
三联生活周刊:设计师对于新款制服的设计,无异于一个复杂的创作过程?
周英蕙:非常庞大的一个创作过程,设计师面临的挑战是为从20岁到60岁的体形迥异的11000名男士和25000位女士,设计出一套无论春秋寒暑各种气候条件下都适宜穿的和谐制服系列。我们了解到,克里斯汀·拉克鲁瓦先生针对17个与客户直接接触的职业类别进行了100项服装和饰物设计。
设计师非常讲究制服的风格,比如在女士夹克上设计了醒目的“法航”肩章,外套呈现出中国式宝塔状的轮廓,这样的设计适合各种身份穿着,款式时髦、优雅、和谐。视觉上突出了腰部和肩部,这有助于激发着装者的自信心。
三联生活周刊:新款制服的主色调为深海蓝色?
周英蕙:深海蓝仍然是基本色,因为这种颜色不仅体现了法航的历史,同时还体现了制服不可缺少的权威感。蓝灰色象征天空,在制服上采用尤其合适,因为它适合各种肤色和发色。红色只用于基本制服的点缀(手套、腰带)。因为红色非常醒目,还用在机场休息厅工作人员佩戴的装饰物上,使她们在人潮拥挤的机场里格外醒目。
三联生活周刊:我刚才注意到,这些新制服的手感很特别?
周英蕙:衣料的选择非常重要。重要的是要保证在飞行12小时后制服看上去仍然整洁如新。因此,面料必须不缩水,当然,要选用高级的自然的面料,毛衣是羊毛腈纶混纺的,便于打理。外套采用100%精梳羊毛,手感柔软,挂起来垂感好,这很像开司米。贴身穿的衬衫和女式衬衫是100%纯棉的。鞋是全牛皮的,带有皮质底和天然鞣革衬里,舒服,耐穿。
法航寻找到了在保证最佳质量的同时能严格地控制成本的供应商。这一大型项目通过几个惊人的数字便足以让人一目了然:订购衣料100万米,并起用了16家制造商。总共制作65万件服饰。
三联生活周刊:为这次“制服秀”,法航都有哪些特别的安排?
周英蕙:的确,一个多月来,我们一直是在忙于安排新制服展示活动。在展示最新装的同时,我们还将把历史上法航几乎所有的制服都做一个回顾,这样做,不是为了怀旧,而是用视觉表达法航历史中有着独特魅力的一部分。这次新装展示也是法航对客人的回报。正如法航大中国区总经理乐可瑞先生强调的:中国无疑是法航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机队共有各种型号的飞机368架,每天有1800个航班,开通了84个国家的航线,飞往189个目的地,2004年运送旅客为4370万人次。
以法航为首领组的天空团队是世界上最大航空公司联盟之一,这个联盟包括了法航、墨西哥航空公司、意大利航空公司、捷克航空公司、美国的Delta和西北航空公司、荷兰航空公司以及韩国航空公司。2004年,法国航空公司用192亿欧元收购荷兰航空公司,这次并购让法国航空公司的运送能力达到6630万人次,业务也扩展到130个国家,飞行目的地也达到225个。
法航是1973年第一家与中国的首都北京通航的欧洲航空公司,如今每周有42个航班往返中国与欧洲:北京—巴黎每周14班,上海—巴黎每周11班,广州—巴黎每周10班,香港—巴黎每周7班。 每日法航航空双飞三联生活周刊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