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lastonbury音乐节:帆布下的迷你世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于萍)
Glastonbury 三十五年
1970年,美国正经历着摇滚乐历史上最大的“反对大型摇滚音乐节”的运动。各地集会风起,更有农场主害怕音乐节的观众会将自己的牛全部杀死而卖掉牲口了事。但在英国巴斯的农场主迈克尔·伊维斯(Michael Eavis)却打算在自己的农场举办一场大型的摇滚音乐表演。据说当年9月17日,迈克尔·伊维斯将当时的风头人物,T Rex乐队的主唱Marc Bolan请到农场,Marc Bolan穿着缀满亮片的皮大衣从蛇皮一般光滑的小跑车上下来,高傲地对伊维斯说:“农夫,别碰它。”当天晚上Glastonbury农场就举行了“巴斯蓝调音乐会”,1500人在台下听Marc Bolan高唱著名的“Ballrooms of Mars”。这便是Glastonbury音乐节的前身。
1971年6月20~24日,第一届Glastonbury音乐节正式举行。如果说1970年的音乐会是迈克尔·伊维斯为了纪念亡父,那1971年后的音乐节就是为了给自己找点乐子。音乐节前夕他仔细挑选了演出名单,当红的Traffic、David Bowie都在此列。音乐节开幕前,一座巨大的“金字塔舞台”在Glastonbury农场中央修建完工,这也成为音乐节的标志建筑。这一年的音乐节免费,并无限量提供新鲜牛奶。12000人赶来捧场。Glastonbury音乐节被称为“英国的伍德斯托克”。
但随后Glastonbury音乐节消沉了7年。主创人迈克尔·伊维斯忆当年:“我的牛和我的邻居的反应,让我不得不考虑一下音乐节是不是继续。观众高声喧哗,捉摸不定,有的人浑身上下就戴着一顶礼帽跑来跑去……”但1971年的音乐节被拍成电影《Glastonbury Fayre》,众望所归下,音乐节在1978年6月28日再度开幕。这一年迈克尔·伊维斯有点保守,只允许500人进场,农场里正在修建模仿史前巨柱式的大柱子,这似乎暗示着音乐节来年将会再起风云。
1979 Glastonbury音乐节如期举行,直到1989年,渐成规模。每届音乐节均设主题,从“儿童年”到“支持裁军”,农场内又修建一座“金字塔舞台”,有了自己的电台,修建了停车场,音乐节场地扩建100英亩。音乐节形成固定模式:永远有当红乐队,Echo & The Bunnymen、The Cure、New Order、Van Morrison……不再免费。门票由1979年的5英镑涨到1989年的28英镑,由慈善组织CND、Oxfam等提供义工并收取利润。不局限于表演,场地分为表演区与非表演区,在6月赶到农场,享受帐篷下的原始生活成为音乐节的大主题。虽然10年间,音乐节的天气阴霾多过晴朗,每年奔赴Glastonbury仍成为英国新嬉皮的盼头。
但1990年的一场骚乱成为这个农场狂欢节的噩梦。这一年是音乐节20年庆典,预计70000人入场。但更多人拎着帐篷,爬过农场护栏,期望免掉38英镑的入场费。到场人数超过10万。6月24日,农场保卫与继续企图免费入场的观众发生冲突与械斗,最终235人被逮捕,农场损失近5万英镑。这次骚乱让音乐节再次停办,但1992年6月26日,Glastonbury音乐节与英国“国家音乐日”结合,重新开幕。这次那些准备吃霸王餐的观众发现,农场栅栏变得高不可攀,警察在人群中时隐时现。
90年代后的每个6月,Glastonbury农场都会出现一帮“尖叫着的,被集体催眠的,有丛林本能的”城里人,Glastonbury音乐节除了1996年“让母牛休息一下”,年年如期上演。这期间有1994年的“金字塔舞台”倒塌事件,1997年的百年大雨,2000年还有一名观众因药物过量当场死亡。但6月Glastonbury农场铺天盖地的帐篷已经构成了一个帆布下的迷你世界,像创始人迈克尔·伊维斯所说的:“人们渴望在这里过上几天返璞归真的生活,顺便听听音乐。”
今年的Glastonbury
今年的Glastonbury音乐节定在6月24~26日。4月3日上午9点,Glastonburyfestival.com和热线开始接受订票。网站在5分钟后瘫痪,每分钟有5000张票通过热线被订走。3小时20分钟内,112500张入场券被订购一空。而根据BBC事先的预测,有约50万人期望参加今年的Glastonbury音乐节。
抢票热潮后,音乐节创始人迈克尔·伊维斯说:“我本以为今年的人数与去年的差不多(112000人),但显然有更多人因没买到票而失望。大概是因为音乐节将在2006年停办一年。”实际上在Glastonbury的历史上,总因为迈克尔·伊维斯的个人宣言出现起起伏伏。2000年他曾经宣布,由于爱妻Jean的去世打算停办音乐节,造成2001年出现一次小规模骚乱。2006年停办的原因与1996年相似,休息。但正逢音乐节35年庆,也成为Glastonbury的一大卖点。
早早登上今年音乐节演出名单的有White Stripes、Coldplay和Kylie。Coldplay将第三次站在Glastonbury金字塔舞台上,演出还未发行的新专辑《X&Y》,这个消息又给本已火爆的音乐节添了些料。Kylie玩的则是迂回战术,她本否认将参加今年的Glastonbury,但随后她的名字出现在名单中,组织者爱米丽·伊维斯还对她大肆赞美:“她是真正的明星,将在Glastonbury上大放异彩。”早先还有传言,U2将会出现在今年的音乐上,但接着U2声明因全球巡回演出不能参加,Glastonbury则说没邀请过这支乐队,两方鄙视,倒又增添了互相的名声。其实音乐节历史中总有些先拒绝后出演的“意外嘉宾”,像1993年的Tom Jones,1998年的Robbie Williams。不知今年U2是否会学前人的噱头,再让Glastonbury农场尖叫连连。
2005年音乐节的门票售价125英镑,每人限买两张。112500张票已全卖光,算下来不少一笔。音乐节创始人迈克尔·伊维斯不讳谈钱:“这是我们跟伍德斯托克的区别之一。没钱音乐节就办不下去,你们不在乎吗?我想你们还是在乎吧。”根据伊维斯的说法,门票利润用在了三个地方:增加安全防范;筹办下一年音乐节;捐献给慈善机构。对于音乐节的嬉皮精神,迈克尔·伊维斯这样说:“住帐篷、躺草地、吃健康食物、玩泥巴,这些都是新嬉皮远离城市喧嚣的方式。音乐节不仅倡导和平、绿色,还具有中世纪风韵,这大概也是我们比伍德斯托克活得长的原因。”其实看看1999年伍德斯托克的重新开幕,他们复制了当年的泥泞却无法复制往昔的精神,而商业得又不够彻底,相形之下,Glastonbury音乐节确实可以毫无愧意地自称“世界最大的音乐节”。■
曾经亮相Glastonbury “金字塔舞台”的明星
Brian Wilson
1961年由Brian、Carl、Dennis Wilson兄弟以及Mike Love、Al Jardine成立于美国加州。60年代立刻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摇滚团体。专辑《Smile》被称为“流行音乐史上等待最久的专辑”,1999年正式出版,历时38年。
New Order
1975年成立的英国朋克乐队。带来了英国新浪潮音乐。前身是英国朋克摇滚名团Joy Division乐队分队,在主唱Ian Curtis自杀后,改名为New Order。曾与The Smiths并列为80年代最重要的次主流乐队。
Travis
1997年从格拉斯哥到伦敦发展的四人乐队,从发行首张专辑《good feeling》开始就展露其融合摇滚、民谣、流行的写意抒情风格。产生五首top40单曲、专辑也得到top10的肯定。1999年第二张专辑《the man who》跃上top4席次并成为该年全英最畅销的专辑,在2000年的全英音乐奖上一口气拿下最佳乐团、最佳专辑等大奖。
Oasis
1992年由5个曼彻斯特小伙子组成,:主唱Liam Gallagher、主奏吉他手兼主唱Noel Gallagher、节奏吉他手Paul“Bonehead”Arthurs、贝斯手Paul “Guigs” McGuigan以及鼓手Tony McCaroll。Oasis是近十年来英国最受欢迎和最受评论家承认的乐队之一;他们在将英国的guitar-pop推向顶峰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Garbage
三人乐队,由1983年的Spooner演变而来。团长兼鼓手:Butch Vig,贝斯、键盘:Duke Erikson,吉他:Steve Marker。1995年,Garbage出版首张同名专辑《Garbage》,销量高达400万张,随后乐队进行了巡回演出。现在Garbage作为一支电子摇滚乐队,被视为未来音乐的导航者。
White Stripes
成立于1997年的美国乐队,吉他兼主唱Jack White和鼓手Meg White都来自底特律,两人关系令人费解,Jack曾声称他们是兄妹关系,但后来他们在互联网上又公布了结婚证书。2004年他们的《Elephant》在第46届格莱美奖上共获得四项提名:年度专辑;最佳摇滚乐队;最佳摇滚歌曲;最佳非主流专辑。
Coldplay
1998年成立的英国乐队。主唱:Chris Martin,吉他手:Jon Buckland,贝司手:Guy Berryman。2000年在英国推出首张大碟《Parachutes》后,立刻登上排行榜榜首,获得了三项Brit Award的提名。是目前英国最成功的摇滚乐队。
Kylie
澳大利亚“豌豆公主”。出道以来一共夺得13首Top10单曲,6张Top10专辑,无数白金唱片,超过1000万张的唱片销量。今年37的Kylie曾说:“虽然我30多岁了,我照样能扭,穿着我心爱的超短裙。”
Ash
1996年组建于北爱尔兰,主唱兼吉他Tim Wheeler、贝斯Mark Hamilton、鼓手McMurray。1996年的处女专辑《1997》便拿下专辑榜冠军,当时乐队平均年龄仅19岁。近10年中,Ash共出了5张专辑,风格从Brit-pop向美式摇滚转变。
Van Morrison
流行乐坛的全能音乐人。从1967年离开Them乐队并在1968年发行第一张专辑《Astral Weeks》开始,他已经巧妙地在流行音乐中融合进了节奏蓝调、爵士、布鲁斯、凯尔特音乐甚至古典音乐等元素,随着年纪渐长,他的音乐也越来越接近布鲁斯与爵士的根源。直到2003年的年底,依然还能从唱片架上找到这位将近60岁的老头的新唱片。
Later with Jools Holland
英国BBC从1992年至今的一档摇滚音乐秀节目,由Jools Holland主持,节目邀请当红歌手登台献艺,主持人现场采访,到场艺人的奇闻轶事常令人捧腹。偶尔,还能领略到主持人精彩的钢琴演奏。
John Butler 三重唱
来自澳大利亚的独立艺术家。能演奏十二弦琴、吉他和五弦琴。乐队的另外两名成员是鼓手Barker和贝司手Shannon Birchall。他们的风格融合了hip-hop和民族舞蹈、民歌元素。最新专辑《海上日落》在排行榜榜首雄踞了16周之久。
Goldie Lookin Chain
英国8人组合,个个是嘻哈、饶舌、混音、电子领域的高手。早期在网络上流行,后在各地现场演出。是完全由白人组成的饶舌团体,极具喜感,被称为英国版的D-12。 迷你音乐节世界Glastonbury帆布专辑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