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会是黑马吗? ——专访英国大使韩魁发(Christopher Hum)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马丽萍)
三联生活周刊:巴黎、马德里、伦敦都是欧洲的申奥城市,从目前看,巴黎的国际呼声似乎高过伦敦,您对伦敦的胜出有多高期望,巴黎是伦敦的主要竞争对手吗?
韩魁发:我是不允许对别国申奥一事来做任何品头论足的,所以我也不会对巴黎发表个人意见。我能讲的就是伦敦作为东道国有哪些好处。首先,我们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再则,我们已经有很多的体育馆和基础设施能够支持奥运,我们的交通每天承载2000万人往来。伦敦有200多个不同的民族,这些人讲着大约300种语言,或许是世界上最混合、最国际化的城市之一。这样的多民族和多文化给伦敦带来了丰富性,2012年的奥运会在伦敦,绝不单单是一个体育盛事,还承载了文化艺术的交流,人们可以享受到伦敦的剧院、电影院等。最重要的是,我们得到了英国政府的积极支持,得到了王室的积极支持。政府还答应为奥运会做最后的金融担保、支付费用和覆盖成本,这都是我们的优势。
三联生活周刊:可据早期报道,民意并不是那么积极支持伦敦申奥。他们主要的抱怨是什么?
韩魁发:人们的主要担忧是举办奥运会的成本,另外,还有一些比较实际的问题,比如交通负担过重等。现在,商界在为这事积极捐赠,伦敦市也在努力,特别是英国政府承诺作为最后的担保人后,这个问题便不存在了。3月份,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去伦敦考察,得到了民众的积极支持,观察团也给了伦敦很高的评价。现在离最后决定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人们把精力都集中在希望伦敦最后胜出了。
三联生活周刊:申请2000年奥运会时,悉尼的胜出有很大一部分得益于英联邦国家的投票。据资料显示,英联邦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共有26人,您觉得英国在英联邦国家中占据优势吗?
韩魁发:获得举办权的城市由几轮投票结果产生,决定是由国际奥委会的成员作出的,这并不是政府意义或政府支持上的投票。这100多个人都是一个个的个体,代表他们个人的选择。
三联生活周刊:为了达到奥运标准,伦敦还需要兴建哪些设施?
韩魁发:奥林匹克主馆算一个,还有就是设计方案已经确定的进行游泳和跳水比赛的水上中心。伦敦市还有2200万英镑的项目——Velopark,包括室内竞赛场和自行车越野赛场所。不过,这毕竟是几年后的事情,太具体的计划我们也无法确定。现在,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倾向认为,有一些设施我们无论如何也是要建的。
三联生活周刊:英国没有加入欧元体系,也不在申根条约国家之列,这会给伦敦带来怎样的劣势?如果申奥成功,会不会给游客带来不便?
韩魁发:这不会对伦敦造成任何负面影响。现在,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来伦敦观光旅游,到2012年时候,他们也一样会来。至于签证,中国有一个好消息。年初,我们和中国政府签订了ADS协定,英国成为中国公民旅游目的地国,正式对中国游客开放。目前我们需要在最后的一些细节和实际问题上敲定,希望几个月后能开始实施这一条例,到时可以很容易地、及时有效地拿到签证。
三联生活周刊:英国曾经举办过两次奥运会,不过都是委派的。这一次伦敦主动出击,是否在折射伦敦国际地位的变化?不管人们是否愿意承认,奥林匹克越来越带有政治色彩了。
韩魁发:伦敦确实从来没有自己主动申请过奥运会,这是第一次。我们当然很想拿到2012年的奥运会举办权,可对于伦敦,奥运会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东西,它不会改变伦敦的国际地位,因为这个城市早已非常国际化了。我们获得举办权是要向世界显示我们有组织奥运会的能力,我们可以做得很好。 伦敦大使黑马英国HumChristopher专访韩魁发christop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