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巴嫩:向战争宣战

作者:薛巍

(文 / 薛巍)

​ 黎巴嫩:向战争宣战0( 黎巴嫩人民走上街头纪念内战结束30周年 )

1975年的4月13日,一辆载满巴勒斯坦人的公共汽车驶往基督教派的居住区,基督教派率先开火,打死了27人,揭开了内战序幕。30年后的4月13日,黎巴嫩人狂欢、宣泄了一整天,举办了各种流行音乐会、展览、体育比赛和祈祷游行。年轻人吃着冰淇淋,用手机拍下他们贴在烈士广场上的图片。还有骑马和诗歌朗诵活动,到处都能听到有人在朗读《古兰经》经文和唱民歌。人们用十八块布拼成了一幅黎巴嫩地图,象征着十八个黎巴嫩宗教派别和谐共存。在黎巴嫩北部,15000多名年轻人组成人链,连接了一个基督教派的镇子和逊尼派的主要城市的黎波里。

“今天,我们在这里向战争宣战。”反对派的一位高级领导人在4月13日的纪念活动一开始时说。虽然内战已经结束了15年,黎巴嫩还是第一次公开举行这样的大规模的纪念活动,希望能告别血腥的过去、弥合各宗派间的分歧。

在大学里,当事人向没经历过内战的年轻人讲述自己的故事。一个秃顶的中年工程师上台前还有些害羞,当他开口时,挤满了人的礼堂内安静了下来。“打出第一发子弹时我是出于自卫,但是当我的朋友们接连被打死之后,我就不管对方会遭受到什么了。刚开始的时候我还记下自己杀了多少人,但数目越来越大。我把面前的任何人都视作敌人,巴勒斯坦人,穆斯林人,不管这些了。”

本来在黎巴嫩提起内战被认为是失礼行为。黎巴嫩的历史教科书没有完整地讲述内战,甚至对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该谴责谁都没有一致的说法。是现实的政治需要让黎巴嫩上上下下重新提起30年前发生的、15年前结束的那场内战。

2月份,哈里里遇刺后,黎巴嫩政府迫于反对派的要求,集体辞职。亲叙利亚派数周来一直在努力说服反对派加入内阁,到后来亲叙利亚派内部也吵了起来。13日晚,黎巴嫩看守政府总理卡拉米在他贝鲁特的家中宣布辞职,说他没能说服亲叙利亚派和反叙利亚派相互协作,无力组阁。这是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第二次宣布辞职——上一次是2月28日,十天之后他又被议会提名出任总理。反对派说他的辞职是一种拖延策略,为的是让权力保留在亲叙利亚派手中。

政府难产,分析人士说大选将不会在5月如期举行,如果大选推迟的话,形势会更加不稳定。黎巴嫩本届议会将于5月31日结束任期,按照黎巴嫩宪法的规定,议会改选的日期必须提前一个月确定。而此时的黎巴嫩自哈里里遇刺、政府被迫集体辞职后,连内阁都没有。虽然布什和希拉克要求黎巴嫩的大选如期举行,但是黎巴嫩总统和看守政府总理心有余而力不足。哈里里的姐姐也越来越不耐烦了,本着国家团结的精神,她提议举行一周的内战纪念活动,将本周命名为“国家统一周”。

看守政府总理辞职两天后,在4月15日,拉胡德总统就任命亲叙利亚的商人、议员米卡提为总理。米卡提跟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关系密切,但还是得到了黎巴嫩反对派的广泛支持。被任命后,米卡提在电视中说:“我希望我能实现国家的统一。”

他对反对派同意终止持续了三个月的反政府活动表示赞扬,说他会集中精力保证大选及时举行,许诺支持哈里里遇刺案的国际性调查。他说他还会逐步恢复国民对黎巴嫩政府的信任和对经济的信心。

支持米卡提的反对派人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哈里里的姐姐,分析人士说她的支持至关重要,“巴哈娅·哈里里同意对他的任命的话可不是小事情,没有哈里里家族的支持谁都很难得到这个职位。”几位反对派的成员说米卡提之所以赢得了他们的支持,是因为他许诺他会及时举行选举,更重要的是,许诺重组黎巴嫩受到叙利亚控制的安全力量。

美国和欧盟要求黎巴嫩在国际监督、没有国际干涉的情况下举行自由、公正的选举,所谓的国际干涉主要针对的是自1976年向黎巴嫩派遣了军队帮助它平定其内战的叙利亚。4月16日,拉胡德对欧盟代表团说:“即将举行的议会选举是黎巴嫩人民在自由、正直和民主的气氛下自由表达政治意愿的机会。”他还说黎巴嫩接受中立的地方或者国际组织监督大选。此前的卡拉米政府不接受国际观察员,说那将侵犯黎巴嫩的主权。 黎巴嫩米卡时政外交中东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