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的移动城堡》和魔羯座的宫崎骏

作者:陈赛

(文 / 陈赛)

​《哈尔的移动城堡》和魔羯座的宫崎骏0( 宫崎骏又为我们带来了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经典 )

魔羯座是一个矛盾的星座,它象征着冬天的开始,因而是最孤独的星座,但却容易被热烈的感情征服,有强烈的忘我精神。对宫崎骏来说,这段星座判词简直一语中的。《幽灵公主》(1997)之后,筋疲力尽的宫崎骏宣布自己老了,不能再做这样的辛苦事了。过了几年,《千与千寻》(2001)在全球掀起观看热潮,并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已过60岁的他再次宣布金盆洗手,“今后可以做任何事情,除了动画”。然而,3年后,我们又在威尼斯影展上看到了《哈尔的移动城堡》。宫崎骏永远也无法抗拒令自己心动的题材,离开画笔,会让他寂寞难耐。

故事发生在19世纪欧洲的一个国家,国王正发动一场对邻国的战争,移动城堡的主人哈尔是个年轻的魔法师,因为厌恶战争而自我放逐,18岁的苏菲被一个女巫的诅咒变成了老妇人,种种因缘,她进入了哈尔的城堡,爱情在两人之间发生了⋯⋯

据说,宣布归隐的宫崎骏是被这个故事里的“移动城堡”迷住了。5年前,他读到日文版的《哈尔的移动城堡》,书中没有解释城堡是什么样子的,怎样跑的,但这个意念让宫崎骏寝食难安。他开始设计城堡的形状:怎么跑?应该有腿,什么形状呢?日本武士一样的腿吗?有一天,他突然决定,“就鸡腿吧!”所以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座匪夷所思的城堡: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茶壶,夹杂着烟囱、齿轮、车轮、竖着炮塔和阳台,犀牛一样的身体包裹着金属铁皮,还有一双强健的鸡爪子和鸡大腿,轰隆隆的在冰冷苍白的荒原上、在山花烂漫的阿尔卑斯山脉飞奔。

宫崎骏曾说,他首先不是一个讲故事的,而是画画的,很多时候他对于画面的关注更甚于情节。这种癖好很像王家卫,而且宫崎骏的故事也是边画边编的,在他没有画完之前,连自己都不知道结局会是什么样的,所以当年《幽灵公主》竟会无节制地画到5个多小时。不过宫崎骏恐怕也是日本少有的(如果不是惟一的)能够以这种近乎任性的方式来创作的动画大师了。

宫崎骏喜欢从一个小的视觉细节出发构思一个故事,比如关于苏菲这个角色,他首先想到的是,她应该有辫子吗?是长,是短?这种拍电影的方式很大程度源自东方的思维传统:如果希区柯克的电影会从城市的全景开始,然后镜头拉近到一条街、一个房子、一个楼梯;那么宫崎骏会从楼梯扶手的纹理开始拍起。《哈尔的移动城堡》在视觉上比以前的作品更加奢侈华丽,无论是苏菲的帽子店,还是哈尔用魔法装饰的房间,都充满了繁复的细节、玩具和小饰物,而且每个细部都精雕细琢,构思奇特,让人不禁感慨导演的挥霍无度。

​《哈尔的移动城堡》和魔羯座的宫崎骏1( 由于《哈尔的移动城堡》在日本掀起空前热潮,片商加紧制作“ 哈尔的城堡”微缩模型,为影片造势宣传 )

铃木敏夫(宫崎骏的制片人)曾说,宫崎骏是那种为了寻找一种完美的色彩而会走遍天下的人,他对细节的追求近乎一种“强迫症”。为了《哈尔的移动城堡》,宫崎骏曾亲自跑到葡萄牙,就为了看一眼在他心里留存许久的赫尔洛尼莫斯·波希的画;他让色彩设计师亲自到法国北部的阿尔萨斯,去体味那个小镇的颜色。片中有一段苏菲和小男孩坐在一片平静的湖边,远处的雪山上光影细密,湖水的颜色从灰蓝、天蓝、淡紫、湖绿层层漾开,潮水漫过鹅卵石,可以清晰地看到湿润的变化,堤岸上跳跃着金黄色的夕阳光晕,苏菲和小男孩的背影静谧的仿佛一幅印象派的杰作。我以前看动画片很少会注意颜色,但宫崎骏却让再粗心的人也无法忽略那些不吝笔墨的色彩细节,《千与千寻》中红灯笼和苦艾绿的霓虹湿晕缭绕;《魔女急宅便》中,小魔女琦琦的衣服不是黑色的,而是李子一般的熏紫色;还有《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哈尔的头发是星星的颜色。

与宫崎骏以前的片子相比,《哈尔的移动城堡》在叙事上是一个异类,这可能与影片改编自英国科幻小说有关(他以往的影片都是自己编剧或者改编自日本民间神话)。“在这部片子里,我做了10年前可能不屑于做的事情。影片中间有大段的高潮,大团圆的结局,这是一个老式的浪漫故事。”而且,宫崎骏笔下的男女之爱向来含蓄羞涩,尽管相知相惜,但相恋的男女主角几乎不曾将“爱”字说出口,而《哈尔的移动城堡》中不仅出现了初吻的画面,苏菲还直白地喊出“我爱你”,这在宫崎骏的电影中还是破天荒第一次。

​《哈尔的移动城堡》和魔羯座的宫崎骏2( 宫崎骏完美地把握了现实和想象的平衡,让人知道想象世界的美好 )

即便如此,仍有人抱怨影片情节的费解,看完之后恨不得立刻找到小说原著读读。其实,宫崎骏原本就不是一个用逻辑思考的人,他天才的想象力只有在幻想世界里才能肆无忌惮的飞翔,也许真的只有孩子的纯真才能领悟其中的乐趣。他的世界从来不是黑白分明的,对于虚荣、贪婪、迷途的人,他是同情而宽容的,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所以,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没有英雄,也没有恶棍,每个人都在被魔法和战争割裂的世界里挣扎。就像哈尔,这个在正义与邪恶之间摇摆不定的少年任性、怯懦,但又善良、真诚,他是宫崎骏动画中最俊秀的少年,为他配音的是日本第一美男子木村拓哉。木村后来回忆说,宫崎骏曾特别提醒他哈尔的第一声要有“能够摘到星星的少年的感觉”,可见他对这个角色的钟爱。片中哈尔踩着华尔兹的舞步,带苏菲在云中飞翔着起舞的画面实在令人倾倒。

很多人都问过宫崎骏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您的主角总是一个少女?”宫崎骏从来没有正面回答过这个问题,但他在十几年前的一篇自述中提到过一件少年往事,也许可以解释他的这种情结。“我必须坦白一件非常害臊的事情,那就是,我曾经恋上了这部动画电影(《白蛇传》,日本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动画长片)的女主人公。我的心被她深深打动了,踉踉跄跄地走在雪花飘飞的路上,也不知怎么就回到了家。看到她那坚忍和一心一意的品格,再看看自己这副没出息的样子,我伤心地在火炉边坐了一整晚,也哭了一整晚。高考前的考试忧郁症,青春期的心智不全,还有投身制作三文钱的廉价闹剧的梦想⋯⋯从那以后,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前途。至少,我认定应该对未来付出真心。”那是1958年,宫崎骏17岁。此后,无论《风之谷》的娜乌西卡,《天空之城》的席塔,《龙猫》中的小米、皋月,《魔女宅急便》中的琦琦,《千与千寻》中的千寻,这些平凡的,不算太漂亮,但善良、可爱、有点鲁蛮、坚强的少女,大概都带了宫崎骏少年时代恋慕的“白蛇”的影子。在他的眼中,只有这些勇敢聪慧的少女拥有拯救这个已经堕落了的世界的能量。

在《哈尔的移动城堡》中,苏菲虽然也是一个豆蔻少女,却一开始就被荒原女巫变成了老态龙钟的老妇人。对荒原女巫的愤恨激发了她的能量,使她从胆小害羞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个坚强镇定而且火气不小的老妇人,从某些角度看简直像极了《天空之城》中的海盗妈妈,但挂念哈尔的时候,她衰老的脸上不时又会露出少女的单纯与羞涩。宫崎骏无疑给自己找了一个大难题,让一个没牙的老太太占据整个屏幕和叙事,风险何其大。他似乎要借此说明,变老并不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年轻也并不意味着恒久的幸福。但说实话,苏菲对于自己的衰老接受的太平静了,而且几乎没有任何动机来恢复自己的容貌,多少让人无法信服。看来宫崎骏对女人的理解还是有些一厢情愿吧。■

隐匿人间的悲伤狸猫

只要你活着,总会失去一些东西,这是生活的真相。

——宫崎骏

从宫崎骏仅有的几张出现在报章上的照片来看,这个63岁的银发老人,纤瘦、敏捷、眉毛浓密而富于表现力,永远戴着一副椭圆形的眼镜,微笑是亲切的。但我宁愿相信他就是《平成狸合战》中失落了家园隐匿人间的狸猫,也许就是正吉或者平太。我永远无法忘记片中那个令人哭泣的镜头,与人类开发计划斗的精疲力尽的狸猫们合用最后的法力,将钢筋水泥的住宅区幻化回最初的森林,郁郁葱葱的生生绿色中,他们含泪看到童年的自己和死去的亲人。然而,一切终究是幻象,就像宫崎骏在他的动画中所造的那些美得令人窒息的幻象。

“只要你活着,总会失去一些东西,这是生活的真相”,宫崎骏是一个内心悲观的人。在他最优秀的动画片《幽灵公主》中,他用一个发生在14世纪的残酷故事,颠覆了日本长久以来的神话,女人不再只是在男人背后默默支持的受难者,而日本人长久以来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亦被彻底打破。14世纪原是日本文化最为辉煌的年代,却也是人们的信仰从神灵转向金钱的开始,城市逐渐淹没森林和乡村,他用这样一个看似历史边缘的故事,发出了一连串的质问:人类失去了什么?还将失去什么?还能失去什么?尽管在影片的最后,他苦笑着让阿席达卡对阿珊说:“你在森林,我在铁镇,我们一起活下去吧。”似乎给了一个希望,但勉强建立起来的信心就像阿珊嘴边的鲜血,那么脆弱和渺茫。

一位《纽约客》的记者曾经问宫崎骏如何看待周围的世界。宫崎骏的回答是,“一切都那么虚假、肤浅。我希望还能再活30年,我想看到海水淹没东京、曼哈顿,日本电视台的高塔变成海岛,金钱和欲望全部崩溃,绿色的野草漫过一切”。那位记者惊讶于宫崎骏竟是一个如此彻底的悲观主义者。也许正因为现实的丑恶让他愤怒却无奈,所以才在他能够控制的电影里把每一帧画面都画到极致的美丽,让充满童趣的细节,点亮人性温暖的一面。就像《龙猫》雨夜里奇谲的猫公车和车中温暖的灯光,小米姐妹的童心是人类救赎的希望。宫崎骏曾经说过,他的动画永远是做给孩子们看的。“即使儿童不再像从前那样对动画片中正义的主人公进行自我指认,我也希望动画片能够教给他们认识这个美好世界的能力。”因此,他绝不愿意把自己的悲观强加给孩子们。

宫崎骏1941年出生于东京,父亲拥有一个家族工厂,为飞机生产配件,家境富裕,不过母亲经常卧病,但意志坚强。四兄弟中,宫崎骏与母亲最亲近,年轻时的很多问题和想法,都是和母亲交谈,铃木戏称他是一个“mamaboy”。宫崎骏很多的影片中都有母亲的影子,包括《哈尔的移动城堡》中的苏菲,这是他给母亲的献礼。

1985年,宫崎骏与铃木敏夫等人在日本著名漫画出版公司德间书店的支持下创办了一个工作室,取名“吉卜力”,意为“吹过撒哈拉沙漠的热风”。名字是宫崎骏起的,他要用这个名字传达一个近乎于胁迫的信息:让我们在日本的动画圈刮起一阵轰动的风吧。

从《风之谷》开始,吉卜力在20年间一共出品了十几部动画片,没有一部辱没它的名字,龙猫公仔和吉卜力的开幕画面永远让人感激世界的美好。不过,他们的道路并不通坦。尽管《天宫之城》、《龙猫》,甚至《萤火虫之墓》口碑很好,但都没有在票房上得到成功。直到《龙猫》上映两年后,玩具授权才让他们填补了制作上的债务。1989年,吉卜力新出品的《魔女急宅便》仅在日本就吸引了260万人观看,成为当年日本票房最高的电影。之后,宫崎骏几乎每部电影都会在日本和海外引起观影热潮,他成为日本乃至全世界最受爱戴的动画导演。就在今年2月,吉卜力宣布从德间书店独立,成为一家真正的独立动画制片公司,宫崎骏担任总监制。

宫崎骏是个老式的人,他固执地拒绝计算机,尽管他在自己的电影里也用了一些CG技术,但角色和背景却必须是百分之百手工绘制的。正如铃木所说的,“默片进化到有声片的时候,卓别林坚持到最后;黑白片进化到彩色片的时候,黑泽明坚持到最后;在动画片的进化过程中,宫崎骏会是坚持到最后的那个大师”。■ 日本动画电影苏菲哈尔移动城堡魔羯座日本动漫哈尔的移动城堡宫崎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