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医生看美女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沈宏非)

​不看医生看美女0

图◎陈曦

中国传统养生术有一个地位相当于“补钙”的基本原则,就是禁欲戒绝女色,最起码,得避美色,非礼勿视。然而英国某医学杂志所刊的一项实验结果表明:男性若每天坚持凝望漂亮女性几分钟,可延长平均寿命4〜5年。该国研究人员对200名男性进行为期5年的观察,发现和其他男人相比,每天目击美女的男人不但血压较低、脉搏跳动较慢,且心脏疾病也较少,其健身效果,等于做有氧运动30分钟。

从前只知道勤看医生有助健康,想不到勤看美女竟也有同样功效。无论如何,这个消息让我悲喜交集。喜的是,看美女从此有了一个“或遵医嘱”式的正当理由;悲的是,根据我个人的经验,上述结论不靠谱的成分偏高,虽然英国在医学研究上一直走在各国前列,但是依我看此研究成果还值得商榷,最起码,比英国专家们预测的每周英超赛结果要可疑得多。

在正常的情况下,男性见到美女,会难以自控地产生自律神经亢奋,出现脸红心跳、手脚冰冷等现象。每天坚持把自己心搞得扑通扑通地乱跳一阵子,恐怕得心脏病和中风的机会更大些。长期以“保健强身”的心态盯牢人家美女这么看法,难免会把男人一直看到麻木。昔有纪昌学箭,用一根牛毛缚紧一只虱子,挂在窗口,每天盯着虱子,3年之后,直把个虱子看得有车轮那么大,于是功到自然成,一出山就是神射手。而当一个下定决心要用看美女来延年益寿的男人一旦也能把任何一个美女之全体(或美女之局部)看到车轮那么大时,看到脸不红,看到心不跳,看到气不喘,看到没想法或者有想法没办法,那就不是保健了,而是传说中的修炼。

在英国医生得出“男性若每天坚持凝望漂亮女性几分钟可长命”这一结论之前,有美国专家曾提出过另一种截然相反的观点。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对已逝的3519名已婚人的寿命与其妻的丑陋程度进行了调查对比,结论是:娶丑妻之男子相对长寿,而且长寿程度与妻子的丑陋程度成正比。

这一研究结果虽然否定了英国医生的“多看美女可以长寿”之理论,却与中式视丑妻为福的传统思想高度吻合。中国人一般相信,老婆丑的男人会比较长寿,正所谓“老婆长得丑,活到九十九”,或曰:人生三件宝,丑妻、薄地、旧棉袄。也就是说,在“福文化”的意义上,老婆丑相当于“吃亏”或“小病”;在健康的意义上,老婆长得丑其实跟“不沾烟和酒”以及“饭后百步走”几乎具有同等之疗效。

剔除其中必然的酸葡萄心理以及“取美妻的男人通常都不爱看自己的妻子”这种偶然的因素,“丑妻是福”在日常生活实践中也不是毫无道理。娶得美人归,只是一刹那的光辉,身为美人之占有者,疑神疑鬼,提心吊胆的非人生活才是永恒。既要攘外,又要安内,长此以往,想不折寿也难。我的老婆是美女,这样的家,就像一个物产过于丰饶然而国境线又过长的国家,不得不在外交上格外地费尽心机,国防上投入更多的资源,一个不小心,还会陷入穷兵黩武的险境。

美妻之祸害,清代云阳嗤嗤道人在小说里说的就更是邪乎,见《警寤钟》第十三回“贤德妇失岁得糠”:“娶妇原在取德为先,若以德行不甚要紧,而一味欲求其花容玉貌,苟一旦侥幸,以为得偶佳人,喜不自胜,此乃妄人之想,何足为法。盖妇人有色则骄傲无忌,心思莫测。更有一种痴迷丈夫,见其窈窕可爱,他若一举一动,则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致意奉承,要使他快乐。故枕边之际,花言巧语,淫唆百般,彼以为佳音啧啧,洗耳而听,不能辨其是非。勿谓一句挑拨,就是百千句的挑拨,再无不入耳之理⋯⋯若再加之以丈夫之弱,自己容貌之美,又无公婆拘束,儿女碍眼,值遇有可苟之境,挑逗之人,自无不入于邪者。所以到后边,少不得不是被人骗卖为娼就是被人拿住送官,轻则打死,重则凌迟碎割,有个甚的好结局?”

凶险到这步田地,英国医生自应是无话可说了。也就是说,此局将以“丑妻有助健康论”大获全胜而告终。不过转念一想,正因家有丑妻,男人看旁的美女,岂不是更有理由了?袁枚自24岁迎娶夫人王氏后,从29岁纳陶姬(年14)为妾始,至67岁纳吴七姑(年17)为妾止,共纳妾十数人。然而妻妾成群,长得却一个比一个丑。人或疑之,袁枚则借黄庭坚诗表明心迹:“薄酒可以忘忧,丑妻可以白头。徐行不必车马,称身不必狐裘。”

文史界对袁枚的性取向隐讳一直讳莫如深,但除了显而易见的保健作用(袁枚活了82岁,辞官后过了50年的逍遥日子,50岁开始戴眼镜,至70岁视力又恢复正常)之外,“可以白头”的另一成果,便是放心并放肆地好色(但不爱嫖),例如大举招收女研究生(皆为美女,有名有姓者凡50余人)等等。

由此可见,娶丑妻和看美女,同样延年益寿。英美两国,算是打了个平手。惟一值得忧虑的是,今后市面上人造美女越来越多,男人出于种种目的想娶个丑妻,恐怕还真不容易。■ 美女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