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化实华停产风波

作者:谢九

(文 / 谢九)

​茂化实华停产风波0

风波起

茂化实华原本为中石化旗下一家上市公司,地处广东茂名,以液化气和聚丙烯生产为主业,90%的原料来自于茂炼股份炼油后的液态烃。2003年3月,北京泰跃房地产公司收购了原第一大股东茂名石化职工互助持有的29.5%股权,成为第一大股东,中石化的另一家子公司茂名石化为第二大股东。北京泰跃入主之后,公司业绩平稳增长,但是到了去年年底,公司突然传出停产的消息。

2004年10月,茂化实华的原料供应商中国石化茂名炼油化工公司(茂炼股份)对部分装置进行检修。10月28日,茂化实华也对与茂炼股份相对应的装置停产检修,检修工作于2004年11月底结束,12月初开始调试。调试完毕后,计划定于2004年12月17日重新开始生产,但是茂炼股份并没有如期给茂化实华提供原材料液态烃,由于茂炼股份历年向茂化实华供应的原料占其原料采购总量的90%左右。同时,原料供应很难有其他供应商替代,因此,茂炼股份停止供应原材料之后,公司的主要业务陷入停顿。茂化实华从此开始了长达三个月的停产,据悉,停产已经造成两亿元的损失。

茂炼股份的有关人士表示,之所以停止供应原材料,主要原因是茂化实华长期拖欠茂炼股份的原材料款,从2004年5月至10月,茂化实华欠款达6.2亿元,茂炼股份先后十余次发出催款通知,直到9月8日,茂化实华单方决定支付了从2003年9月到2004年8月按2002年定价的部分货款4.06亿元,目前仍欠茂炼股份原料款2.42亿元。为控制企业财务风险,茂炼股份不得不停止原料供应。

而茂化实华则表示,本次茂炼股份停止供应原料的原因是,茂炼股份与公司之间对原料供应价格存在分歧。据了解,2001年1月1日,茂化实华与茂炼股份签订了《经营服务协议》。该协议规定,茂炼股份按市场价格向公司提供液化气和溶剂油等原料。实际结算执行中石化股份公司制定的关联交易价格,该协议于2003年12月31日期满。2004年1月1日后,双方未续订书面协议,茂炼股份仍按原协议向公司供应原料,茂化实华仍按照中石化股份公司制定的价格与茂炼股份进行结算。

2004年1月1日后双方在未签订新的供货协议情况下,商定按“广州石化丙烯×27%+茂炼股份液化气×72%-230元”的价格向茂化实华供应液态烃原料,并据此开具销售发票,茂化实华一直执行到2004年4月,并没有提出任何异议。进入4月份,茂炼股份告知茂化实华,原料价格将提价每吨500〜1000元,5月份之后,茂化实华开始拒付货款。2004年9月8日,茂化实华按以前中石化制定的老价格向茂炼股份支付了所欠的原料款,12月,茂炼股份停止了原料供应。

简单而言,就是在北京泰跃入主之前,茂化实华向茂炼股份购买原料是按照中石化的内部关联价格进行交易。北京泰跃入主之后,茂炼股份认为应该按照市场价格交易,所以就有了提价的要求,而茂化实华并不认可其涨价要求,仍然以老价格结算,所以就有了欠款一说。

在双方就原材料价格分歧陷入僵局时,茂化实华的两大股东之间也开始了争斗,一方是大股东北京泰跃房地产,另一方是中石化的子公司、茂化实华的第二大股东茂名石化。去年12月16日召开的临时董事会上,北京泰跃提出补选刘军等来自北京泰跃的3位董事,结果来自茂名石化的董事孙晶磊投了反对票,独立董事陈家涛、杨治中投了弃权票,会议否决了北京泰跃补选、并提名董事的议案,将刘军等人拒之门外。今年1月18日,北京泰跃以第一大股东的身份自行召开股东大会,补选3名董事和1名独立董事,正式掌控了茂化实华的董事会,刘军任公司董事长,而茂化实华原董事长、来自茂名石化的姚志方则改任副董事长。

双方的斗争并没有就此休止,茂名石化和茂炼股份这中石化的两家子公司已经开始起诉茂化实华。2005年2月底,茂化实华的第二大股东茂名石化以“公司决议侵害股东权”起诉茂化实华,茂名石化认为公司对外投资设立茂名实华东成化工有限公司的决议无效,理由是公司在本次对外投资后,对外投资总额超过了净资产的50%。该案将于2005年4月6日开庭。3月16日,茂炼股份就“茂化实华拖欠原材料款”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垄断力量还是市场行为?

茂化实华停产的消息传出之后,茂名石化和茂炼股份的大股东中石化被指责利用垄断地位压制民营企业。2月27日,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更是邀请了张维迎、张曙光等经济学家和法学家,召开“茂化实华停产风波学术研讨会”,讨论中国石油体制改革问题,会上不少学者将中石化的行为定性为行政性垄断。

中石化则坚决否认利用垄断地位压制民营企业,而表示此次事件完全是市场行为。据中石化有关人士介绍,除了原材料价格分歧是直接原因,北京泰跃没有履行当初的承诺,也是此次事件的原因之一。据悉,在北京泰跃收购茂化实华时,曾经对中石化有过承诺,将使茂化实华的主业逐渐转向房地产,而将石化类资产出售给中石化,但是北京泰跃并没有兑现这一承诺。

2004年2月以来,中国石化多次与北京泰跃协商回购茂化实华主业资产问题,并提出按照资本市场的规范要求,在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双方协商定价。但北京泰跃不同意进行资产评估,提出2006年底以后才能考虑向中国石化出售相关主业资产;如果现在转让主业资产,出让价为8亿元。按照茂化实华2005年1月28日临时股东大会对外投资的决议,其全部石化主业资产的评估价值仅为1.48亿元(资产原值2.69亿元,净值1.27亿元)。

中石化的有关人士还表示,从去年底至今年初,茂化实华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改组茂化实华董事会并连续召开董事会和临时股东大会,在广东、重庆等地加紧投资设立股权结构复杂的控股子公司,将石化主业资产转移出去,增大解决问题的难度。

事件的另一主角北京泰跃虽然只是一家民营企业,但是在资本市场却是大名鼎鼎。曾经在一年半之内连续收购5家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引起一片震动,茂化实华即是当时的猎物之一。掌门人刘军以房地产起家,早期依靠怡秀园、太月园和太阳园三个项目在北京房地产市场崭露头角,随后便开始进入资本市场,打造出一个“泰跃系”。在随后的两年间,泰跃相继退出了两家上市公司,至今掌控着湖北金环、景谷林业和茂化实华。

由于以刘军为首的北京泰跃高层正在和茂名石化紧张谈判,记者未能联系到刘军求证中石化的说法。另外据了解,今年1月,茂名石化提出了一个年产“40万吨气体分离装置科研报告项目建议书”上报总部,事实上,这个设备就是茂化实华现有生产设备的翻版。如果该项目上马,对于茂化实华将是致命的打击。

一方是国企巨头中石化,一方是民营房地产公司北京泰跃,这两方的争斗会产生怎样的结果?3月15日晚,茂化实华开始就原材料价格问题和茂名石化谈判,原本定于3月17日披露谈判结果,由于谈判进展并不顺利,当日并未公布,并宣布谈判延期。截至记者发稿,双方的谈判还在进行之中,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根据规则,上市公司停产超过3个月,交易所将对茂化实华的股票实行ST(特别处理),这也将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第一起因人为停产而被ST的公司。■ 投资风波停产茂化茂化实华茂名石化实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