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总裁辞职背后的道德力量

作者:李三

(文 / 李三)

​波音总裁辞职背后的道德力量0

3月7日,“波音首席执行官贺师统辞职”字样出现在波音公司网站首页右下角明显的位置。贺师统(Harry Stonecipher)的一封写给女下属的电子邮件被曝光,邮件显示他和这位女下属关系暧昧,这桩东窗事发的绯闻让他的离任比预计任期提前了14个月。

2003年12月,当年67岁的贺师统重出江湖被任命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接替这个位置因波音公司相继爆出文件偷窃丑闻和五角大楼加油机丑闻面临公众危机而被迫辞职的菲尔·康迪特(Phil Condit)。仅仅15个月,贺师统交出帅位,而且离去得更为“不体面”。波音公司宣布,“其董事会要求并于3月6日接受了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贺师统辞职,同时,任命首席财务官詹姆斯·贝尔(James A.Bell)为临时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贺师统将退出公司董事会,所有变动立即生效”。

“暧昧”一词的汉语解释:行为不光明,不可告人。波音管理人士拒绝透露绯闻女主角的身份,但知情人士称,她是波音在哥伦比亚特区办公室的一位管理人员。现在还不清楚贺师统和她的信件怎么会落到别人手里,但波音表示对公司电子邮件系统的公正充满信心。据说,可能是他俩某个人的助理能够进入上司的电子邮箱,可能就与他人分享了上司邮箱里的部分信息,最终将这桩绯闻曝光,当然这仅仅是一个可能。

波音公司给出的权威说法是,大约在2月24日(以波音公告中所说的“10天前”推算)前后,波音公司董事长刘易斯·普莱特(Lewis Platt)及公司法律和道德事务负责人收到匿名信,此后董事会迅速全面调查,公司内外法务部门在调查后采取了行动。

董事会认为他的所作所为违背了波音公司的行为准则。普莱特说:“董事会认定,事实表明贺师统判断出现偏差,这将削弱他领导公司的能力。”他还表示,“贺师统的辞职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没有任何联系,这两方面其实都相当不错。但是,一位首席执行官必须以身作则,在职业和个人行为方面都无懈可击。根据上述情况,董事会认为这一决定是正确和必要的。”

​波音总裁辞职背后的道德力量1

贺师统是波音公司的一员老将,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位有功之臣,这不仅因为他在2003年告别悠闲的退休生活临危受命,而且,在担任波音CEO期间,贺师统推行了卓有成效的市场策略,波音股价上升了52%。而且,重新赢得军方信任,如促成波音的军用和商用部门协调合作。

也许过许多年,波音董事会的什么人会在自己的回忆录里讲述当时的情形,对于在航空航天效力45年的老将贺师统来说,3月6日的“告别仪式”足够让他刻骨铭心。曾经担任克林顿总统贸易政策与协商顾问委员会成员的普拉特用一席意味深长的发言为他送行,“我知道,这个消息对于每个和波音有关的人来讲都难以接受,不过,我们拥有强有力的领导来推动我们的事业,拥有强大的员工队伍来推动我们的成就。同时,我们一直致力于强有力、高标准的道德规范。我们曾付出艰辛的努力以恢复我们的名誉。所有人都应该明白一点,只要我们发现有任何不当的行为,必将采取果断的措施予以解决”。■

​波音总裁辞职背后的道德力量2

比权力更大的是对公司的责任

波音公司以非常透明的方式公开了其总裁“非正常原因辞职”的消息。3月9日,本刊记者联系到了波音公司副总裁王建民(David Wang),他同时也是波音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在北京的办公室里,对于记者的提问,他一一作答。

三联生活周刊:波音总裁辞职的消息很突然,请问波音中国公司何时接到消息?

王建民:我得到消息的时候是北京时间星期一的晚上,当时我刚刚观看完诺拉·琼斯(Nora Johes)的演唱会,回到家里打开电视,从新闻中看到,我的总裁已经辞职了。当时,我立刻上网查询有关的信息,看到了董事长刘易斯·普莱特已经给全体员工都发了电子邮件,具体内容就是记者们星期一得到的消息。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注意到,在宣布辞职原因时,波音公司采取了非常透明的方式向公众说明,这样做出于什么考虑?

王建民:波音公司是一个有10万工作人员的美国上市公司,公司一切工作的目标是为投资人争取最大利益,公司总裁犯了这样的错误,无论能力有多强,他的行为已经无法与公司的信誉联系在一起,公众和投资人当然有权利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了解,波音总裁去年重出江湖可谓临危受命,而且上任以来带领波音公司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王建民:毫无疑问,贺师统在波音的工作是非常出色的,在他出任总裁的15个月时间里,波音公司的业务和产品开发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波音公司不是某个人的公司,更不是总裁的公司,在任何时候这都是一个原则。

波音董事长普莱特是这样说的:董事会认定,事实表明贺师统判断出现偏差,这将削弱他领导公司的能力。他还说,“贺师统的辞职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或财务状况没有任何联系,这两方面其实都相当不错。但是,一位首席执行官必须以身作则,在职业和个人行为方面都无懈可击。”说到这里,我想大家或许就理解了波音董事会的决定。

三联生活周刊:我们还注意到波音公司的说明中有这样一句话,总裁“和一位不直接向他汇报工作的女性主管发生个人关系”,为何私人生活问题会成为他的“致命伤”?

王建民:是这样,贺师统与一位不直接向他汇报工作的女性主管发生个人关系。普莱特及公司法律和道德事务负责人10天前收到匿名信,董事会就此事采取了迅速全面的调查,调查确定了这种关系是双方自愿,并且对公司业务没有任何影响。但是作为波音公司的总裁,贺师统的职责是为公司服务,他显然在这个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在董事会的会议上,贺师统也承认了他的过失,所以主动辞职。

在亚洲,人们习惯按照上司的意志行事,但是在西方大公司,更强调团队的作用。即使一个人的能力再强,要领导一个像波音这样的公司也是不可想象的。总裁的权力固然很大,但是比权力更大的是对公司的责任,这个责任表现在对投资人负责、对股东负责、对用户负责和对员工负责,套用一句很中国的话,在美国做总裁也必须“又红又专”。

三联生活周刊:总裁的离职是否还会有法律纠纷?总裁辞职是否会得到一笔补偿金?

王建民:正如董事会公告的那样,尽管哈里的个人行为并没有直接对公司业务造成影响,但结果是他仍然无法再继续担任总裁,这一点,他会很清楚。他会得到作为总裁应该得到的报酬,回到退休人员的队伍。至于你问到的补偿金问题,依我对哈里的了解,他不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他很清楚自己的行为与一个总裁的职位很不相称。

三联生活周刊:听说波音有一份非常严肃的“职员行为准则”,而且,董事会就是依此文件对贺师统做出决定的,能否具体解释一下波音的行为规则是什么?

王建民:像很多美国公司一样,波音公司有一个职员行为准则,在这里有一些基本要求,例如,任何人都不允许利用公司职位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不允许利用内部信息谋取个人利益;公司职员必须按照公平原则从事业务,必须保护公司、客户以及供应商的利益;每个人都应该遵纪守法,在发现有人违法或滥用职权时,有义务向高一级管理层汇报等等。在这些行为规范里,并没有特别具体的细节规定,但是,每一个职员都要求详细阅读,然后签署,而且是每年要警示性地重新签署“职员行为准则”。

三联生活周刊:总裁离职是有人采用匿名信的形式告发,匿名信似乎是比较中国的方式,波音对匿名信处理是一个什么样的制度?

王建民:在波音内部有一个可以称为“道德热线”的监督小组,道德监督必须对反映情况的人员绝对保密。如果一些人的行为不当,其他知情者可以向道德热线举报,可以署名也可以匿名,即使是署名工作人员举报,道德监督也同样必须绝对保密。

无论是匿名举报还是署名投诉,道德监督都必须仔细地调查取证。投诉与事实不符当然更好,投诉人也不会因此受到指责;但如果投诉事实成立,就要对当事人进行处理。这次就是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的。

这个制度对一个大公司来说非常重要,如果下级对上级没有了监督或者说控告的权利,公司将可能信息不流畅,在管理上就可能出现高层真空。反映问题没有人听取,处理力度缺乏,通常是国际大公司的管理软肋。

三联生活周刊:这场“高层地震”对波音会产生什么影响?

王建民:我可以告诉你这样的几个数字:上周,波音公司的股票上涨了3.3美元;周一在总裁不当行为公开以后,波音股票下跌了8美分;周二美国股市全面走低,波音股票下跌了15美分,以后几天的情况还需要观察。

作为波音中国公司的负责人,我为公司在解决总裁不当行为问题上的坦诚感到自豪。公司董事会会重新寻找一位能全力领导波音公司的总裁,董事会有一套健全的继任人甄选程序。在经过了这些事情之后,对未来总裁的要求会更高。■

贺师统的职业生涯

1960年,加入通用电气公司Evendale飞机发动机产品部。

1979年起,担任飞机发动机产品部副总裁兼民用及军用运输机项目总经理。

1984〜1987年,领导整个发动机产品部,同时他也成为通用电气金融服务公司的董事会成员。

1987年,贺师统离开通用电气,担任Sunstrand公司执行副总裁。1989年,贺师统担任该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并于1991年兼任董事长。

1994年9月,任麦道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当时麦道是美国最大国防承包商之一。

1996年,伴随着航空航天业的重组趋势,贺师统向麦道公司董事会请求与波音公司谈判合并事宜并获得批准。

1997年8月,麦道公司与波音公司合并。贺师统任波音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同时担任波音董事会成员。

2001年5月,当选为波音公司副董事长并于2002年6月1日退休。

2003年12月,临危受命,被任命为波音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2005年3月6日,应董事会要求,贺师统辞去波音公司总裁及首席执行官职务。 总裁波音美国公司首席执行官辞职中国航空董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