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烟民的发言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鲁花)
我开始抽烟是在20岁,躲在图书馆后墙外,下着雨,怎么都点不着,气得蹲在地上;我妈第一次看见我抽烟说的话是——闺女,你吸毒吗?最痛苦的抽烟经历是在英国,贵,曾经托在中餐馆打工的朋友买走私烟,明知道是假的,但至少能抽,而且便宜。最近有过戒烟的念头,想到了25岁,该照顾自己的容貌,但一想到戒了烟不但解决不了大问题,还会增加更多烦恼,索性一直抽着。
我的个人经历相对于全球禁烟显得特别渺小,但我是女烟民。要真的禁烟,可以引用我妈对我的教导——不是看着的问题,要从思想上解决。男烟民跟女烟民的思想肯定不一样。我推测,男烟民抽烟的原因大概是成长的标志,社交手段,被人教唆,使人愉悦,买包烟就像女性买包卫生巾一样自然而然⋯⋯实际上从烟草文化史来看,烟草的女性气质就被认为是“男人乐趣的替代品”,王尔德在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里形容烟草:“香烟高雅而精致,让你百尝不厌。”虽然他是个同性恋,但这句话看上去还是像在形容女人。总之男性抽烟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讨论起因并无意义。
女烟民却总有个由头。1914年以前人类的这一半是被阻止抽烟的。英国的宗教小册子恐吓说,女人抽烟会长胡子。但战争让女人独立了,有钱了,部分钱就花在烟上。一旦女人在战争年代尝到了香烟的滋味,就欲罢不能。此后抽烟的原因可以总结为:一、性感的标志。这方面弗洛伊德研究得很细致:“男人在抽烟时一般会限制自己嘴唇和舌头的动作⋯⋯女性则会用嘴唇轻触香烟的一端,忙碌的不仅是嘴唇,整个横隔膜都牵扯进来——胸部膨胀,腹部收缩——面部和躯干都被用来表达感情。”二、自信的表现。男人总在优柔寡断的时候点上根烟,女人点烟的姿态却充满自信。小说《可鄙的身体》里的女孩阿加莎即是代表,她对“请勿吸烟”的标语视而不见,对严肃的政治不屑一顾。这种生气勃勃的劲头让男人激动死了。三、女性香烟的出现。最早的女式香烟是万宝路出的,口号是“像五月一样温和”,目标顾客是“正派、高尚的女性”,广告语是:“女人一旦开始抽烟,就很快具备了敏锐的辨别力。”特别设计是:用防油纸制成象牙色烟嘴,防止沾上唇膏。可能还有四、五、六,但这些都是遥远的历史,在地域上也有隔膜。作为中国众多女烟民中的一个,点起根烟想想,我们也有自己的一些小理由。
我抽烟的起因是想要营造一个男人总在身边的假象。所以当时固执的选一个牌子,抽的时候还要故意打电话,故意咳嗽,顺势貌似无意地说,正抽烟呢。当时流行辛晓琪的《味道》,大概是唱迷恋一个男人身上的味道,印象最深的道具有两个:臭袜子和烟草。这首歌迷惑了我和很多女性,如果让我们在两者里选一个的话,肯定选烟草——臭袜子怎么能配附着心事。一根实在的烟一下子就把一个男人从虚幻里揪出来,用单纯的燃烧来孕育我们的幻想。萨冈有段文字,心事全落在手里那根烟上:
我从桌子上拿起一根香烟,叼在嘴上,划燃了一根火柴。火柴熄灭了。我又小心翼翼地擦亮了第二根,没有一丝风,只是,我的手在发颤。火柴很快在烟头边灭了。我诅咒了一声,拿起了第三根火柴。此刻,鬼知道怎么搞的,这根火柴对我来说具有了决定命运的重大意义。兴许是因为,安娜倏地从她的无动于衷中解脱出来,虽不露笑容,然而却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我。这时,背景与时间消失一空,天地间只剩下这根火柴、我拿火柴的手、灰色的火柴盒和安娜的目光。我一阵慌乱,心脏突突地狂跳不已,拿着火柴的手指头收缩得紧紧的,火焰发出红光,我贪婪地凑过脸去,香烟盖住了火苗,把它压灭了。我任火柴盒掉到地上,闭上了眼。安娜那沉重而又疑惑的目光压在我身上。我祈求着有谁发发慈悲,让这一等候早早结束。安娜的双手托起了我的脸,我赶忙闭紧了眼皮,怕她见到我的目光。我感到一串疲惫、笨拙、快乐的眼泪夺眶而出。这时,安娜把手从我的脸上松开,好像做了一个息事宁人的动作,一个无可奉告的手势,什么问题都没问我。然后她把一支点燃的香烟插在我的嘴上,重又埋头于书中。
她这段可能不光关乎男人,但对当时我这么大的未婚少女来说,男人是多美好的呀。烟就是他们的信号。想起他们,我们脆弱的心就只有烟草可以治疗。不过物质就是物质,很快烟草带来的暗示就烟消云散了,我们还是更持久地热爱物质。
我的另一些女朋友把抽烟叫做审美的需要。可能是张爱玲说的,抽烟对女人来说是一种姿态。老上海的烟草女郎广告该是最有说服力的美丽证据。唇红齿白的妙龄女郎,穿立领滚边的旗袍,手里挟着烟,烟雾跟身段一样婷婷袅袅。早几年,酒吧饭馆抽烟的女性总要受到注视,虽然姿态不一定美,容貌也良莠不齐,但被看的感觉就是爽。流行小资的时候,烟与棉布裙,沉迷于夜生活的鱼尾纹,以及被烟草摧残不大光滑但依然秀丽的面庞,就是安妮宝贝笔下女主角的必备要素。又美丽又坏,多让人着迷呀。
还有一种是把烟当成医疗用具。实际上在16世纪有本古书《新世界的好消息》就把烟草的医疗功效写得神乎其神,比如可以治疗吃肉过多引起的口臭、牙疼、蛆虫传染、头皮屑等等。但现代科技发明了许多新方法挤掉了烟草万能药的地位,不过我身边的很多女性求助于它来减肥。比较确凿的说法是,戒烟会让人发胖。但我的一个朋友坚信抽烟能使人变瘦:“我们女孩子总被认为该不停地吃零食,那些男人总是说,要不要来点话梅呀瓜子呀爆米花呀,要是拒绝就似乎立刻失掉了女孩子的身份。如果抽根烟情况就完全不同,不但显示出平等地位,还能少吃。”还有一种说法是,抽烟能治疗痛经。
大概就这么几种吧。所以如果要号召女烟民戒烟,对我们喊“吸烟有害健康”就跟对着被冻得瑟瑟发抖的猩猩朗诵“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一样效果不佳。男人和美丽才是我们的心病。所以要号召男性对每位女性都怜香惜玉,消除怨妇;并且在宣传广告上丑化女性抽烟姿态,宣称一根烟的卡路里等于10个冰激凌。可前者不能实现,后者难以信服,所以要在女性烟民中禁烟,从思想上很难解决。
90年代美国各地纷纷禁烟的时候,巴黎街头的咖啡馆里,漂亮的女人们慵懒地坐着,修长的手指间都夹着香烟,烟雾在她们美丽的脸庞周围飘散,充满神秘的气息。坐在她们对面的男人们,则望着面前的一杯杯白水,刮得干干净净的脸上布满凝重的神情。他们都不吸烟。这种情景放在20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少男少女烟民1000万
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有80%〜90%的青少年知道外烟品牌,诸如万宝路、健牌、柔和七星等。80%的中国青少年有机会接触到外烟广告。
WHO预计,在未来10年内,全球将有超过5000万的人死于与烟草相关的疾病:心脏病、肺气肿和癌症。而全球1/7的孩子会在15岁之前染上烟瘾。他们中的大多数想戒烟,但是都将失败,并且其中1/3将会最终死于这种成瘾行为。
2000年在中国3.6亿烟民中,青少年吸烟者高达500万,今年这个数字正向1000万跃进。而且烟民逐步年轻化,青少年中吸烟率和尝试吸烟率均呈上升趋势。WHO预计,如果控烟不力,中国20岁以下的青少年烟民人数将持续激增。
局部调查足以显示人群增长的趋势。1999年,原北京大学医学部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孙江平博士,对186所中学的1万多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有22.5%的学生尝试过吸烟,他们开始吸烟的年龄平均为10.7岁。比六七十年代的调查结果早了2.3岁。其中9〜12岁的小学生约有10%〜15%吸烟;12〜15岁的初中生约35%以上吸烟;16岁以上的高中生、大学生吸烟者则占到75%。在调查的吸烟学生中,有30.5%是在10岁以下吸烟,最小的成瘾者年龄只有7岁。鉴于“越早吸烟,越难戒烟”,这个数据尤其令人担心。调查显示,在吸烟学生中,有41.5%的学生认为男人吸烟是成功、有男子汉风度、时髦的表现。
“过去传统一直认为女孩抽烟就是学坏。现在观念全变了,女孩抽烟意味着独立和自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副主任姜垣说,一些烟草公司专门针对亚洲女性,直接打出:found your voice(发现你的声音)的口号,把香烟和女性解放联系在一起。
姜垣保守估计,在各个艺术院校里,至少超过10%的女孩吸烟。“这跟近几年文化导向也有关,一些时尚情感影视中女明星抽烟的形象无疑对这些女孩子起着诱导的作用。”姜垣说。■ 烟民安娜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