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旅游的中国“门票”

作者:李菁

(文 / 李菁)

太空旅游的中国“门票”0

2月27日,香港太空旅游有限公司(Hong Kong Space Travel)正式对外宣布,公司已经拿到美国太空探险公司(Space Adventures)的代理授权书,即将在中国推广太空旅游项目。

“我们负责代理美国太空探险公司在中国大陆、港澳台的全部业务,中国普通公民可以通过我们获取相关信息、基础训练,甚至最后实现遨游太空的梦想。”香港太空旅游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方这样向记者介绍。

蒋方介绍说,美国太空探险公司目前开展的太空旅游项目主要有太空高轨道和亚轨道两大类,前者将游客发送到离地400公里的国际空间站,在太空中停留8天,居住在国际空间站上,环绕地球120周。

“以38000公里的时速飞行,它对体能的要求比较高,安全系数也不一样。”蒋方说。

除了身体因素之外,金钱其实是一个更高的门槛——进入太空高轨道所需的2000万美元的费用足以将绝大多数人挡在门外。到目前为止,全球也只有两个富翁出了这笔巨资,实现了遨游太空的愿望。据说美国“超级男孩”乐队歌手兰斯·巴斯和美国前航空航天局官员洛里·加弗则因为资金不够取消了原计划的太空之行。

太空旅游的中国“门票”1( 美国富商丹尼斯·蒂托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太空旅游者 )

相对而言,亚轨道飞行的目标群体涵盖的范围可能更广一些。“在地球上空约100公里的高度飞行,速度只有高轨道的十分之一”,飞行时间也比较短——从出发到着陆,整个行程大约在90分钟左右。对于亚轨道飞行项目的费用,蒋方澄清外界报道的10万美元游太空“是错误的”,“那是美国单纯的飞行价钱”,蒋方解释,如果加上代理费、为客户设计的“个性化服务”,“整个价钱应超出100万人民币”。蒋方说,目前同样推出亚轨道飞行的英国维珍集团的收费是20万美元,“我们最终的价钱还没有定,但应该高于100万,而比英国的便宜,介于100~150万元之间吧。”

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的阿林顿的太空探险公司(Space Adventures)自1999年8月开始与俄罗斯宇航局、RSC Energia以及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合作开发到国际空间站的私人飞行。目前,美国太空探险公司的工程师已经研制出6架亚轨道太空飞机,若进展顺利、测飞成功,将进入批量投产阶段,2005年年初,将进行无人太空飞行实验。而人类首次亚轨道太空旅游飞行不久也将实现。

太空旅游的中国“门票”2( 美国航天爱好者体验失重飞行 )

自美国富商丹尼斯·蒂托和南非互联网富豪马克·沙特尔沃思(Mark Shuttleworth)成功实现了到太空旅行的梦想后,全球便激起了“太空热”。“地球上有60亿人口。即使仅有非常小比例的人想参与这种飞行也意味着巨额的收入,即使不是数十亿美元,也会有几亿美元。”目前报名参加美国太空探险公司2006年亚轨道飞行的世界游客近百人,需要花费高达2000万美元的国际轨道空间站旅游项目也有11人报名。

据介绍,目前全球有20多家公司争相研制小型载人航天器,希望在前景广阔的个人太空旅行市场抢占先机。去年6月21日,南非裔美国人迈克·梅尔韦尔成功驾驶“飞船一号”(Spaceship One),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载人私人航天器太空飞行。“自加加林和谢泼德1961年史诗性的太空飞行以来,所有的太空任务都是规模庞大、成本昂贵的政府行为。与之相反,我们的项目只牵涉到很少一部分有献身精神的个人,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使太空飞行成为常人所能负担的问题上……飞船一号的飞行将开创一个新的、低成本的太空旅行时代。”飞船设计师鲁坦在飞行成功这样激动地宣告。

太空旅游的中国“门票”3( 去年6月21日,南非裔美国人迈克·梅尔韦尔成功驾驶“飞船一号”进入亚轨道太空 )

也正是这个新闻启发了蒋方对亚轨道飞行探知的兴趣。“我一直对太空这方面比较感兴趣,看了这个新闻后我才知道,原来除了2000万美元这样的高端项目,太空旅游还有可以接受的低端项目。”蒋方渐渐盟发为其作代理的想法。

目前美国太空探险公司在全球有50多个代理公司,据蒋方介绍,亚洲有日本、泰国最先获得了代理权,进入2005年,美国太空探险公司也开始“逐渐扩张”,新加坡、印度也马上成立代理机构。“(与美国方面的)谈判不是很顺利”,蒋方不愿多谈论双方谈判过程的分歧以及具体细节,只是一言难尽地慨叹“比较辛苦”,从他与本刊记者约定的采访从去年11月一推再推,直到今天才确认其代理身份这一点上,也似乎可以想见取得这个代理权的艰难程度。

太空旅游的中国“门票”4

去年10月,一家媒体从俄罗斯方面获知,一名来自深圳的男子成为花费100多万人民币全额支付了亚轨道太空飞行的个人费用,“获得这次飞行的前100个座位之一”,由此也成为预订亚轨道太空飞行项目的第一位中国客户,飞行将在2006年开始进行。消息一经披露,关于这位可能“第一个进入亚轨道的中国人”的身份,一度成为深圳市民颇为关注的话题,当地媒体甚至列出包括深圳万科老总王石在内的“可能人选”。后来又有消息确认,这位神秘人士是一位“蒋”姓男子。

但香港太空探险有限责任总理蒋方不愿证实两者是否同为一人。“我是1994年大学毕业到的深圳”,蒋方除了打趣自己是“做合法生意的”外,不愿对自己的背景多做介绍。

太空旅游的中国“门票”5

“我做这个项目其实更多的是出于个人兴趣,我欣赏美国人开发这个项目的勇气,他们敢想敢做。我个人认为,这个项目在中国还是比较超前,它的商业机会并不成熟。”蒋方很坦率地说,“但是我真的为它所体现的精神世界所打动,如果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真的有这种精神,他们一定活得很精彩。”■

亚轨道太空飞行

太空旅游的中国“门票”6

所谓“亚轨道太空飞行”,是指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后,离开地球表面的大气层,开始进入太空的边缘,在距离地面大约100公里处,但速度和动力赶不上真正的宇宙飞船,不能围绕地球轨道飞行。主要内容包括:飞行至绝对大气层以外的太空、从太空观赏美丽的地球、体验失重状态,飞行高度大约100公里,最快飞行速度达4000公里/小时,整个飞行时间约60多分钟,进入大气层以外的太空停留3到5分钟。亚轨道飞行不是通常意义的国际轨道和环绕地球飞行的太空漫游,而是刚刚脱离大气层进入太空边缘的飞行,让游客以较低的旅费进入真正的太空,体验失重状态的滋味,观赏黑色天空和地球弧线等美丽的外层空间景色。

进入太空的“平民”

2001年4月28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丹尼斯·蒂托(Dennis Tito)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太空旅游者。在交付了2000万美元以及经过了八个月非常严格的训练后,这位60岁的富翁与两名俄罗斯宇航员乘坐“联盟TM-32”,登上了国际太空站,并在那里停留了10天。他每天的花费是200万美元。

2002年5月,南非富翁马克·沙特尔沃特(Mark Shuttleworth)乘俄罗斯“联盟TM-34”号飞船顺利升空,成为世界上第二位太空游客。

2004年美国太空探险公司宣布,花2000万美元购得第三张“太空门票” 的是58岁美国商人格雷戈里·奥尔森,他将于2005年4月进入国际空间站。不过,与前两位太空游客不一样的是,富商奥尔森同时还是一名科学家,他将在太空观光期间进行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科研工作。“当你早晨醒来后,就能看到地球弯曲的外表,你再向它的上方看去,那是黑洞洞的太空,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奥尔森去年参加了一次“太空边缘”旅游之后,便产生了游太空的想法。 旅游太空旅游门票太空航天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