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斯卡:又是一杯白开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孟静)
( 四大表演类小金人各归其主 )
路透社评论说,这次的奥斯卡是一次有趣的赛马,大家都在敞开的赛场上。敞不敞不知道,不过收视率恐怕要再创新低倒是事实。
观众们看奥斯卡直播关注的是自己看过的影片是不是获了奖,如果连片子都没看过,他们的乐趣要减半。美联社文章说,这是好莱坞15年来第一次,没有任何一部最佳影片的参赛片超过1亿美元票房。夺奖呼声最高的《飞行者》只有9000万美元,《雷·查尔斯》、《百万美元宝贝》、《杯酒人生》和《寻找永无乡》也只有4500万到7500万美元的票房成绩。5部电影合在一起,只售出了5100万张票,与过去5年相比,下降了50%,使得奥斯卡最佳影片获奖者必须拥有1亿美元票房的标准被残酷地打破。
票房不是赢得奥斯卡的必备条件,却是吸引观众的法宝。1997年,当火遍全球的《泰坦尼克号》得奖时,奥斯卡现场的观众也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新高,有5500万人之多。就在一年前,票房收入超过3.77亿美元的《指环王Ⅲ:王者归来》君临奥斯卡颁奖典礼,观看晚会的观众数字达到了四年来的最高点,但也不过3300万人。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的执行导演布鲁斯·戴维斯也不得不承认,今年的奥斯卡就更加冷清,提名影片对观众没有什么吸引力。票房冷门、小制作影片《维拉·德雷克》和《成为朱丽叶》也一样进入了最佳影片的核心提名名单。
如果影片没噱头,至少提名演员应该有些新闻性,比如多些茱丽亚·罗伯茨和詹妮弗·洛佩兹这样大家喜闻乐见的人物,尤其是后者可以穿些惊世骇俗的布片,为了在别的地方吸引观众。可惜今年的提名全都是踏实的演技派,私生活清白得无趣。惟一的偶像迪卡普里奥现在胖得面目全非,已经不得不把他划归实力派的行列。奥斯卡组织者只好想了些“歪门邪道”,把话题明星,尤其是身陷八卦的男女请来。今年最佳选择就是布拉德·彼特和安妮斯顿,ABC广播公司事先放出风来,极力游说二人,理由是他们可以借此良机昭告天下——再见也可做朋友。事前把观众的胃口吊得高高,没想到这对昔日佳偶毫不理会,终于没能出现。再加上延后7秒不准露胸的直播方式和禁止主持人说脏话的种种限制,奥斯卡越来越失去趣味性。
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都让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百万美元宝贝》夺走,奥斯卡就是只肯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上次马丁·斯科塞斯携《纽约黑帮》失利时的表情犹在眼前,浓黑眉毛下的眼睛尽显失望,本来以为这次就算安慰奖也该发一个,没想到评委们又拿些剪辑、服装设计这样的技术小奖来恶心他。按说《飞行者》的传记形式和重现好莱坞传奇人物半生的题材怎么看怎么是投奥斯卡所好,这样的结果只能让斯科塞斯徒叹奈何。五次入围五次落空,类似的失意者只有希区柯克可以媲美。斯科塞斯再次被冠以烈士称号,喜欢他的人自我安慰说,既然连卓别林、希区柯克这样的大师都没得过奥斯卡,就更加注定了斯科塞斯的作品能和这些人并列,要名垂青史。不喜欢他的人认为即使他获奖也是评委给的补偿和怜悯,如果奥斯卡相信眼泪才真让观众失望。
其实,真正最失望的人应该是莱昂纳多,从有最初的构想到整个流程,作为制片人的他对《飞行者》都倾情参与,其中的投入超过任何人。斯科塞斯在接到剧本的时候还以为这是个关于航天的故事,全靠莱昂纳多的说服。《飞行者》中莱昂纳多为了表现出主人公患上强迫症后的神经质没少花心机,所以说他才是完败,不过这部影片起码让大家看到了他实实在在的进步,应该没人再敢说他是花瓶。以《灵魂歌王》获得最佳男主角的杰米·福克斯在开奖前被赌博公司封盘,因为他的胜率太高,人们纷纷买他的注,毫无赚头,这简直给了莱昂纳多一记耳光。因为福克斯出演的同样是一部传记片,他扮演的黑人歌王雷·查尔斯6岁失明,得过12次格莱美奖,一生极具魅力。这部片子上映后佳评如潮,福克斯的胜利也在情理之中。只是为了让别人承认自己是个演员而不仅仅是明星,莱昂纳多不惜以糟蹋自己的形象,不再接偶像片为代价,俊美不再,观众也不在了。
但是奥斯卡评委对女明星作践自己却总是怜香惜玉,大美人妮可·基德曼和查理兹·塞隆都用了这一招,并且屡试不爽。希拉里·斯万克练了一身肌肉,换来一个女主角奖。她上次的奖杯还没放凉,新惊喜又来,她激动的感言回顾了自己贫穷的童年,由于过于冗长而被音乐打断。照理说,斯万克的获奖会使她事业再上高峰值得庆祝,可喜中带忧的是,她的丈夫乍得·洛由于与她事业距离越来越大,他们的婚姻其实已经亮起红灯,乍得·洛还因为妻子的巨大成功而去看过心理医生。颁奖礼上的恩爱表现也不能掩饰一个事实:目前家庭的全部收入几乎都来自于斯万克。就算是美国男人没有亚洲男人大男子主义,他也没法厚着脸皮总花老婆的钱啊!斯万克的获奖将激化家庭矛盾。
(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获最佳导演奖 )
《百万美元宝贝》的港台译名是《登峰造极》,有人说,就因为名字取得好,它才能真的登峰造极。而《飞行者》的港台译名是《神鬼传奇》,对于好莱坞巨头霍华德·休斯的非常人生虽然是很贴切的总结,片名却十分不吉利,当然要失利。
对于小成本影片来说,获得奥斯卡会更有帮助,尤其是在票房上。最佳纪录片的提名之一《超码的我》成本极低,最大的开销是导演的医疗费和误工费,他为了拍这部片子,整整吃了30天的麦当劳食品,从肌肉男变成美国病夫,不但严重打击了快餐业,也成为非虚构影片的第三名。可能是怕引起商业巨头的抗议,它最终没有获奖。另外一部提名纪录片《信仰的扭曲》讲的是牧师对信徒实施性虐待的事例,也是过于敏感,所以最佳纪录片给了《生于妓院》,它讲述了在加尔各答红灯区长大的孩子们的境遇,属于另一种人文关怀。
获得最佳外语片的《深海长眠》比不知所云的《十面埋伏》天经地义地要拿奖,它关注的安乐死合法化仅看剧情就非常引人。
如果提名影片不够吸引人,女星的穿着就是惟一亮点了。可惜这次大家都过于中规中矩,由于缺少像华裔女星白灵在柏林电影节上的那种打扮,红地毯秀也变得十分乏味。希拉里·斯万克的蓝色晚装过于紧绷,把她还没来得及恢复苗条的身材衬得更加粗壮,非常符合电影中女拳手身份。格温尼斯·帕特洛更是挺着产后突出的小肚子招摇,弄得肚子比胸高,完全看不出她曾经多次当选过最佳衣着奖。失误比较少的是蕾妮·齐薇格和查理兹·塞隆,但也没给人惊艳的感觉。
第一次当上颁奖嘉宾的章子怡翩如惊鸿,上台过程短暂得可以忽略不计。她的黑色透视长裙和紧贴头皮的盘头成熟有余,不过不失。章子怡的着装品味在设计师的调教下越来越有大家风范,已经不须用旗袍这样的异国情调吸引眼球,她也算是少有的穿出星味和大气的中国女星。 奥斯卡电影奖飞行者奥斯卡电影一杯影视传记电影剧情片美国电影白开水百万美元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