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斯卡的潜意识
作者:娜斯(文 / 娜斯)
( 《飞行者》海报 )
此时正是美国影视界的颁奖时节,今天一大奖,明天一小奖,奖项之多,让人眼花缭乱记不清,有种被奖项包围之感。除了金球奖和奥斯卡奖外,还有导演协会奖,纽约影评人协会奖,洛杉矶影评人协会奖,广播媒体影评人奖,演员工会奖,独立制片奖,群众评选奖,艾美奖……简直就是颁奖新闻疲劳。
因《绝望的家庭妇女》一剧获提名的Teri Hechter说:“我从来没在沃尔玛这类公司工作过,一直很羡慕能上‘本月劳模榜’的人,我想获艾美奖提名对我们这行业也就相当于上了劳模榜。”是个挺会说话的明星。美国公司也搞劳模榜,employee of the month,employee of the year等等。
评奖本身,其实也有很多人之常情的心理。比如,今年最受影评人宠爱的电影,是《杯酒人生》(Sideways),大小奖项已经领到手酸。今年真正造成了大话题和争议的电影,是《基督的受难》和《华氏911》,《基督的受难》和《华氏911》都在群众喜爱奖中得奖,前者导演吉布森已表示不准备投资奥斯卡角逐,而后者迈克尔·摩尔却正在玩命地进行一场希望本片以纪录片进入最佳影片提名的宣传运动。两片政治上一左一右,都比较极端,影评人反而力捧小片《杯酒人生》,以至于《纽约时报》的Scott终于忍不住写了一篇文章,说本年度最被估计过高的电影,就是《杯酒人生》。
最佳女主角的大热门是希拉里·斯万科。奥斯卡素来最佳女演员容易颁给年轻美貌而出演与自身条件反差大的女演员,希拉里·斯万科以一苗条淑女苦练出一身拳击冠军肌肉,正符合此模式。格温尼斯·帕尔特洛在《恋爱中的莎士比亚》中男扮女装,还说一口漂亮的莎士比亚英语,妮可·基德曼变丑演女作家,查理兹·塞隆变丑演杀人犯,还有希拉里·斯万科自己女扮男装的同性恋,都是先例。另外,观察家们早注意到了,年轻英俊的帅哥型男演员可就特难获得奥斯卡青睐,怎么把自己扮丑也无济于事。个中缘由,评委中老年男性占多数——还用多说吗?根据这个潜规则,妮可·基德曼、朱丽亚·罗伯兹今年的表现都很平平,可是还是金球奖的宠儿,另一方面,列奥纳多虽然可能由《飞行者》入围,混到得奖还是没门。君不见他的诸多前辈保罗·纽曼、罗伯特·雷德福、沃伦·比蒂、伊斯特伍德、汤姆·克鲁斯……不管如何大红大紫,都是此种命运,其中保罗·纽曼非得“人老色衰”时才由《金钱本色》获奖,而另几位帅哥都是靠导演才有机会登上领奖台,好像美女把自己变丑就证明了有才,而帅哥还必须在演戏之外另寻门路证明自己。今年最佳男主角的大热门是演刚去世的黑人歌星雷·查尔斯的吉米·福克斯,他的确是多才多艺,学音乐出身,先以喜剧成名,现在证明戏剧正剧都来得,此片中演盲人,兼弹兼唱,可能将是奥斯卡难得一见的年轻影帝。
最佳导演奖可能应该是马丁·西科塞斯的囊中物,因为他如此大名鼎鼎可是当年最优秀时代的电影如《愤怒的公牛》、《出租汽车司机》等等却都没有获奖,近年作品如去年的《纽约黑帮》实在是功亏一篑,所以奥斯卡一直憋着劲要给他一个奖以弥补当年的过失,却是苦于找不着机会,今年的《飞行者》虽然也算不上他的最佳作品,但今年也没什么上得了台盘的文艺大片,终于能给奥斯卡一个向马丁致意的机会了!但这不能保证最佳影片属于《飞行者》,不是说了吗,口碑最好的片子是《杯酒人生》。
( 《杯酒人生》剧照 )
票房跟奥斯卡的关系也很微妙。票房高的电影不一定跟奥斯卡有什么关系,但是奥斯卡也不愿入围的电影根本没有票房。奥斯卡是对年度电影的一种评点和促销,但是它的颁奖晚会本身也是一项生意,如果入围电影和明星都是观众不熟悉的,那么观众看晚会的兴趣也不高,势必影响晚会的收视率,这样也达不到促销电影的目的。这也就是奥斯卡在艺术性与票房之间的一种平衡。总是有些比较卖座的电影,也有几部不太卖座的电影,达成互相帮忙的目的。像这次的外语片,《十面埋伏》胜出的可能性极大,因为另一部有竞争力的电影,《天使爱美丽》导演的新作《漫长的婚约》,是一部非常有深度和创意的电影,可是票房太不理想。除非评委们想在外语片上玩一回政治“左”倾,把奖颁给切·格瓦拉早年自传《摩托车日记》,《十面埋伏》将没有问题。再说中国导演好莱坞熟悉的应该最属张艺谋,得奖是早晚的事,根本不用愁。
成年人的游戏虽然比儿童的复杂,但是心理其实差不了太多。
( 《杯酒人生》海报
)
( 《杯酒人生》剧照 )
( 《杯酒人生》剧照 ) 奥斯卡杯酒人生电影奖飞行者奥斯卡电影影视潜意识传记电影剧情片美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