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离婚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 / 沈宏非)

中国式离婚0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在千千万万幸福的中国家庭里,近来都发生着一件相似的事情,那就是准时收看“不幸”的电视连续剧《中国式离婚》。

与看电视剧相比,写电视剧我绝对是外行。去年,有一影视制作公司找我写过一个电视剧故事大纲,好不容易弄出来之后,左看右看,怎么看都像印在盗版碟封套上的剧情说明。别说订货方,就连自己这关都过不了。这事虽然无疾而终,但我因此还是有幸了解到电视剧写作上某些皮毛的技巧。例如,故事情节的安排上有这么一条金科玉律:任何一件事,大到颠覆政权,小到喝水一杯,皆不可让它顺顺当当地办成,务必劳其心智,苦其筋骨,一波三折,千难万险。惟如此,乃有精彩之“剧情”出现。

因此,就“家庭伦理剧”这个片种来说,剧情设计上的基本宗旨,其必也“一波三折,千难万险”。相见时难别亦难,既不能让你顺顺当当地结婚,更不能让你顺顺当当地离婚。波折之外,离婚之所以比结婚更有看头,大概是因为在原因上,离婚的比结婚要来得复杂得多。世界上的结婚都是相似的,而离婚则各有各的理由。

感情融洽,结之;感情破裂,离之。离婚的理由其实和结婚也差不太多。按照现行《婚姻法》规定,凡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的经由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就算是不需要进入法律程序的协议离婚者,“感情破裂”也是当事人用来向亲朋好友做必要的解释说明工作时一个最好用的说辞。

不过,“感情破裂”实在过于笼统,至少,它绝不比像“因处女膜的非婚破裂而导致的感情破裂”这样的理由来得更为确切,更有说服力。这么说吧,“感情破裂”导致离婚,但是导致“感情破裂”的原因,却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以下数则“美国式离婚”以及“美国式感情破裂”的报道谨供参考——特别是渴望参与瓜分“家庭伦理剧”这块大蛋糕的有志之士:

犹他州普莱士有一个男子诉请法院判决他和妻子离婚,理由是她在床头上方的墙壁上,挂了她4个前夫的照片。

科罗拉多州卡农市一名妇女要和她丈夫散伙,理由是他每次开车载她出门,若遇上他的前任女友,他就会命令她伏下身子躲起来。

俄克拉何马州尼德市一名妻子控告丈夫吝啬成性,理由是他坚持要她戴他的旧假牙。

北达科他一名伤透了心的妻子表示,非离开“那个没良心的”不可,理由是,在她生病期间,他居然叫葬仪馆的人来看她,而且还订了一些花环。

威斯康星州普拉维一名丈夫诉请离婚,理由是他妻子乘飞机外出旅行,保险公司将她买的保险受益凭证寄回家,他接到一看,受益“人”的名字写的是他家的那条狗。

罗得岛克兰斯的一名妻子向法院提出控诉说,她的丈夫沉湎于凶杀案小说,每天晚上,他都要照书上的情节演练一遍。他经常叫醒她,叫她躺在地板上,模仿尸首。

以上种种导致“感情破裂”的原因,虽然更适宜成为拍摄恐怖片的素材,但是就“家庭伦理剧”而言,无论如何,都要比“感情破裂”这4个字来得更为真实而生动。婚姻虽已异化为伦常,然而以人心之叵测,毕竟也不能当它是人类的天性。所以,如果说通奸和卖淫是一夫一妻制的补充,那么离婚就是通奸和卖淫的补充。区别在于,当一个一夫一妻制婚姻的故事被偏重于以通奸和卖淫作为情节上的补充时,拍出来的通常会是一部爱情片(也可能是一部A片);同样的故事若以离婚作为情节上的补充,不管导演怎么导,演员怎么演,观众最后所看到的,就只能是一部家庭伦理片。

西式风俗,以物理硬度和密度不断递增的一系列物质来象征婚姻的长久,例如,结婚一周年,叫“纸婚”,结婚两周年,称“棉婚”,以此类推,结婚25周年,是“银婚”,结婚50周年,自动升级成“金婚”——然而,理论上,制度上,不管结婚多少周年,亦无论金婚、银婚还是钛合金婚,总有一种在婚后每一年,每一月甚至每一天都可能到来的“婚”,叫做“离婚”。我个人不喜欢离婚,这主要是因为我更不喜欢婚姻。只因还有离婚这一退出机制,我仍然愿意对作为制度的婚姻保持一定程度的尊重。西北大学美女教授Laura Kipnis在《对爱说不:一个论题》(Against Love)一书中对婚姻所下的定义,比恩格斯还要生猛:“婚姻是人类做的一桩傻事,一项苦差。家庭就是古格拉群岛,婚姻就是一条贼船,一种儿时玩过家家游戏时便开始被灌输的观念,一个资本家为了不断拥有可供剥削的人口而设下的圈套。”一个离不开的天堂就是地狱,一个离不开的地狱肯定不是天堂。因为离婚,古格拉群岛以及“贼船”之类不一定就会变成天堂或游艇,但至少可以令我们的电视剧变得比较好看。 婚姻中国式离婚离婚中国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