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门子总裁的临别告白
作者:李三(文 / 李三)
2005年1月6日,西门子全球总裁冯必乐(Heinrich von Pierer)最后一次以CEO身份访问中国。
“大家也许都已经知道,这是我最后一次在西门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这个职位上参加我们在中国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我心里的感受非常复杂,因为中国在我心目中一直占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地位。”冯必乐以这段略带感伤的话作为其访华演讲的开场白。他说他已为西门子服务了35年,现在就快64岁了,是该退休的时候了。
记者注意到冯必乐演讲台后的蓝色背板上散落着中国版图上的13颗“象棋子”,棋子上用隶书标注着:电力、医疗、照明、研发、全球采购……分别象征着西门子在中国的12项战略措施,而还有一颗最大的棋子上是一个“帅”字。在他的告别演说上,冯必乐第一次将西门子中国总裁兼CEO郝睿强正式介绍给公众。
提及“西门子在华利润与增长”战略目前的实施情况,冯必乐完全不像是在做“告别演讲”,他侃侃而谈,“中国近几年来迅猛的经济增长在全球独一无二,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大也是增长最快的电子电气市场。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以及广州的亚运会等重大事件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西门子希望能抓住这些增长机会……”
在“未来中国利润与增长战略”中,西门子的目标是在中期把销量额翻一倍,并以超过市场发展速度的比率增长。“从我们宣布这一战略计划到现在已经过去了8个月,高兴的是,我能够亲自向大家公布这些漂亮的数据。在2004财年,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取得的订单金额为418亿元人民币,比上财年增长34%;而销售额增至384亿人民币,比2003财年提高了28%。……由于公司全球的规定,我们无法公布具体各个国家的盈利数字,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在中国的盈利水平远远超出预期。”
冯必乐其人:
朱基戏称,“他比施罗德总理还要难打交道”
冯必乐的名字是和西门子连在一起的,一个月前,2004年12月,来华访问的德国总理施罗德代表欧洲中小企业联合会向朱基颁发“欧洲中小企业奖”时,冯必乐就在现场,获奖之后的朱基与来宾开起轻松的玩笑,“我几乎跟在座的很多人都谈判过(德国在华投资项目),都打过交道,”朱基指着坐在他面前的冯必乐风趣地说:“我就跟他辩论过,但是他比我精明,不好打交道,他比施罗德总理还要难打交道。”
冯必乐1941年1月26日出生于爱尔兰根,勉强算是二次世界大战前出生的一代人,他是当下为数不多的一生服务于一个公司的“德国式总裁”。他在大学期间学习法律和经济,并获有法学博士学位,1969年加入西门子股份公司金融部,1990年被任命为西门子公司执行委员会成员。之前,他主要负责公司的能源、公司战略与发展、国际和其他相关业务,1991年被任命为西门子股份公司执行副总裁。次年,他开始担纲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从1969年进入西门子,到2005年1月,冯必乐整整为西门子工作了35年。1月27日冯必乐将正式离任,据他在北京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他将参加西门子监事会主席职务的竞选,如果不出意外,他的当选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即使有这个头衔,他的影响力也将大大降低,即使再有名气,也不能算是德国经济的领袖了。
虽然是西门子的总裁,但冯必乐依然是一个生活非常朴素的人,在1992年成为总裁之前,他一直居住在距离总部慕尼黑比较远的爱尔兰根。担任总裁以后,他开始在慕尼黑找房子,因价钱太高,居然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住处,后来他与太太以及三个孩子组成的家庭委员会召开会议,经过民主商议后,决定依然住在爱尔兰根。
( 福特老总裁
即将退休
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宣布,现任公司总裁尼克·谢尔将于2005年2月1日退休,总裁职务将由公司现任首席运营官58岁的吉姆·帕迪利亚接替。
61岁的谢尔已经在福特公司服务了38年。2001年比尔·福特接任公司首席执行官后,谢尔颇受器重,当时,福特公司业绩下滑,年度亏损额曾高达64亿美元。临危受命的谢尔帮助比尔·福特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并成功地使福特公司在2002年扭亏为盈。董事长比尔·福特给予谢尔很高的评价:“尼克不仅帮公司克服了很多困难,改善了福特同经销商、供应商以及员工之间的关系,而且为公司新一代领导层集中精力把福特打造成全球最有竞争力的汽车制造商奠定了基础。” )
冯必乐一直有从政或者更确切地说有参政的想法,很早时候他就加入了基督教社会民盟这个有些保守的政党,1972年,他参加联邦德国议会选举,以微弱的劣势败北。虽然没有成为德国国会议员,但他一直是爱尔兰根市的地区议员,直到成为西门子总裁,才辞去了这个职务。
他与德国现任总理施罗德的关系是每个公司总裁都梦寐以求的,他是施罗德的网球双打搭档。冯必乐的网球水平毫无疑问是德国CEO中最好的,年轻时候,他得到过巴伐利亚州少年冠军,要不是因为要用功取得法学博士学位,他完全有可能成为职业网球运动员。
冯必乐名言:
到中国投资要冒很大风险,但不到中国投资风险更大
执掌西门子12年之久的冯必乐已经是德国乃至世界经济界的名流,但在1992年,冯必乐接手西门子的时候,公司情况非常糟糕,西门子在电子行业全面落后,特别是在IT行业,已经被IBM和微软远远地抛到后面,即使在德国人一直处于优势地位的机电行业也落后了,美国通用电气这个西门子最大的竞争对手,已经成为电气行业绝对的领头羊。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冯必乐提出了发展核心业务的战略,把西门子没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开始出售,同时也实行了大幅度的裁员政策。冯必乐也因此受到德国媒体的激烈攻击,称他为“就业位置的毁灭者”。但经过短时间的震荡,西门子恢复了活力,特别是在能源和电讯行业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医疗仪器更新也迅速发展。
让这个德国百年老店恢复了生机,冯必乐也因此得到了当时德国总理科尔的欣赏,经常请他参与为德国经济发展出谋划策。作为西门子的总裁,他还是多家德国跨国公司的董事,例如,他是德国最大的保险集团安联名誉董事会主席,大众、拜尔公司监事会成员,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主席。冯必乐也由此确立了自己在德国经济界领袖的地位,他被现任德国总理施罗德任命为德国经济对外投资代言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主席,他经常与德国总理一同出访亚洲,他特别重视中国市场的发展,在过去10年中,西门子是德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最多的公司之一,很多德国企业都希望听听他对中国的看法,特别是在对中国投资的意见。他有一句关于中国的名言:到中国投资是要冒很大的风险,但是不到中国投资的风险更大。
作为德国名牌西门子的当家人,冯必乐曾先后50次来到中国,在这个给了他机会的国度,冯必乐经历了艰难、泥泞、湿滑直到现在走上坦途。从1992年担任西门子总裁以来,冯必乐一直是中国市场最坚定的支持者,为了强调亚洲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他还担任德国经济委员会亚洲泛太平洋主席。
磁悬浮技术是德国人研究了80多年的一项技术,但在德国一直没有得到运用,冯必乐曾游说前德国总理科尔,极力让德国总理把这项技术推荐给人口众多的中国,后来经过与施罗德的讨价还价,德国政府决定给中国提供一亿欧元补贴。最终结果是,2002年12月31日,中国和德国总理成为上海磁悬浮的第一次客人。冯必乐当时对德国媒体不无讽刺地说:“德国人80年精心的研究成果最后在中国成为现实,德国人应该好好思考一下原因。”
这位善于与媒体打交道的西门子总裁当然不会忘记宣传西门子把磁悬浮技术带到中国。即使在中国相关部门准备在京沪线上使用轮轨技术的时候,冯必乐依然认为,磁悬浮技术适合中国大干线运输,在最终的决定还没有出来之前,他不会放弃努力。
CEO动向
花旗任命中国区总裁
新年刚过,花旗集团即宣布了对亚太地区几个重要职位的调整。有关调整的内容出现在由花旗集团亚洲高层签发的一份内部备忘录上,根据这份备忘录,在花旗集团工作了24年的元老施瑞德(Richard Stanley)将出任新设立的花旗中国区总裁,其工作地点在上海,负责管理花旗在中国大陆地区业务。现任中国区总裁韦嘉暄将接替施瑞德出任花旗集团企业与投资银行东盟7国主管,主管东南亚地区业务。
施瑞德于1982年在美国纽约加入花旗银行,8年后开始担任海外职务,曾先后任新加坡分行的金融机构部主管和泰国的企业金融部主管。1999年12月,他被调任为花旗银行中国区总行长。2004年7月被调离,赴新加坡出任花旗集团企业与投资银行东盟7国主管。此次任命对于施瑞德来说,可谓是“故地重游”。
冯必乐问答:
35年再回首,让我欢喜让我忧
西门子100多年前就来到中国,这个以做电器为主业的公司,现在生产与电有关的几乎所有产品,从电话到电讯设备,从电熨斗到洗衣机,从通讯网络设备到交通设备,从医疗仪器到核反应堆,无不都出现在西门子的产品目录里。但理性地说,最近几年西门子在中国重大项目上的表现也是有喜有忧:曾轰动一时的磁悬浮技术最终很可能不在京沪线上使用,在京沪线这个号称含金量最高的项目上,法国和日本胜出的可能性在增加;西门子和德国政府都积极促成的核反应堆也没有得到通行证。
三联生活周刊:尽管西门子在磁悬浮工程上投放了很大的资金和人力以及许诺技术转让,但这个项目仍不尽人意,您如何评介?
冯必乐:我不接受磁悬浮项目失败的说法,事实是,通过西门子和蒂森-克虏伯公司的努力,中国有了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营的磁悬浮线路。另一个事实是,上海到杭州的磁悬浮可行性报告已经完成,正等待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复,西门子对上海、杭州磁悬浮实施有很大的信心。我认为磁悬浮在上海的运营是一个巨大的成功,将来的沪杭线磁悬浮,如果它一切顺利,将再次佐证我的看法。
三联生活周刊:前一时期,有消息说西门子要出售手机业务?
冯必乐:我说过,手机业务在西门子是很重要的业务,这个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都是很令人高兴的,惟一不足的是在财务问题上还没有达到我们的标准。至于西门子是否会把手机业务出售?如果出售,谁会得到这个业务?这些问题我实在是没办法回答。不过,去年12月27日的西门子董事大会上应该有一个结果,到那时候,我已经不是西门子的总裁了,所以这些问题可能要我的继任者才能回答。
三联生活周刊:西门子和德国政府在去年一直想竭力促成中国购买西门子已经停止使用多年的核反应堆,后来这个项目没有得到德国政府和相关政府的许可?
冯必乐:是的,哈瑙核反应堆的事情的确讨论过。对这件事情,我不愿意发表任何看法。
三联生活周刊:听说您是德国总理的网球双打搭档?
冯必乐:德国总理的确是我的网球双打搭档,但是我可以告诉您,他的水平实在是有必要提高。在网球双打上,我给他更多的帮助,他是一个可怜的人,根本没有时间训练。
三联生活周刊:您是德国很有影响的大公司领袖,以您的经验,政治和商业究竟有多大的关系?
冯必乐:世界上有很多政客,德国有,中国也有。多年与政府首脑的关系告诉我,与他们交流很有必要,政府部门经常能给企业提供一些建议,例如,政府需要在哪些行业和领域加大投资等。当然,在与政府打交道的时候,也要遵守一些规则。
三联生活周刊:西门子在中国有很大的发展,是否也得益于良好的政府关系?
冯必乐:我能告诉您的是,我们与中国政府保持很好的沟通,我们希望了解的是一些政策层面发展的趋势。在与地方政府打交道方面,则更多希望得到具体工作上的帮助。现在,我们在中国的发展已经扩大到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我对公司在与地方政府合作方面很满意。■
耐克新总裁
走马上任
耐克公司新总裁威廉姆·D·佩雷斯从去年12月28日上任。耐克公司联合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66岁的菲利浦·H·奈特留任董事会主席一职。
奈特自1968年自筹500美元创建耐克,如今在耐克已成为年销售额120亿美元的世界著名大公司之后,开山元老奈特的激流勇退在美国商界引起不小震动。
58岁的佩雷斯来自一家非上市公司,其履历表中记录了他作为一名杰出的职业经理人从1996年至今的职业生涯。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佩雷斯是一名长跑爱好者,参加过11次马拉松。据说,佩雷斯被选中从奈特手里接过耐克公司的接力棒,这个选择得到了董事会全体成员的一致批准。佩雷斯则表示,自己是奈特的忠实信徒,“奈特的商业理念没有必要进行重大修改,因此,正如耐克广告语中所说的,‘只要去做’(Just do it)就可以了”。 总裁告白西门子西门子医疗花旗集团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