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来物种入侵,生物也疯狂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金天)
( 保持自身生态系统的健康对于抵御外来物种的入侵至关重要
)
危险的物种
世界银行首席生物多样性专家凯西·麦克金南(Kathy MacKinnon)博士警告说,侵入性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给世界粮食供应带来了严重的全球性威胁。去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正是生物多样性对粮食安全的重要作用。
“外来物种进入一个地区后,会取代并挤出本土物种,给农业和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世界银行的一位高级生物多样性专家Karen Luz说。除此之外,外来物种会降低作物产量,堵塞灌渠,堵塞水电大坝,缩短发展投资的使用寿命。麦克金南博士说:“入侵物种不但造成了经济困难,还制约了经济增长、减轻贫困、粮食安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工作。”
在某些情况下,向一个国家引进外来物种的人的动机是好的,但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这方面的一个经典案例就是水葫芦。这是一种开艳丽紫色花朵的水生植物,本来生长于亚马逊河流域,现在却成为全世界最令人烦恼的水生植物。
( 打捞速度赶不上水葫芦疯长的速度
)
1884年,美国一地举办国际棉花博览会,客商云集。人们见当地水域中漂浮着葫芦状的绿色植物,其上绽开的紫色花朵与热带兰相似,煞是可爱。于是人们将其带回各自国家。
水葫芦迁移到各地后因无天敌,成为人们大为头疼的有害植物。它繁殖力惊人,一株可在百日分化出数万新株,很快在水面纵横交错、连成一片,使水面与空气隔绝,挤杀其他植物,致水生动物饿死。在非洲,水葫芦遍布尼罗河、刚果河。刚果和扎伊尔曾用水下割草机予以铲除,但不过几日,又茂盛如初。在泰国,水葫芦布满湄南河。阻碍交通与排洪。曼谷曾出动大批船只,采用人工围捞、火焰喷射、撒除莠剂等办法,但没有多久,河面又密布如故。
中国的云南滇池也饱受其害。水葫芦“鸠占鹊巢”,覆盖度几达100%,使原产滇池中的其他十几种水生植物灭绝,水生动物锐减。河道受堵,水质污染严重。水葫芦对巢湖、东湖等水域也造成严重问题。
“该植物由于侵入性极强,造成了大量问题。它影响水流、发电、运输、水质和本土的生物多样性。”麦克金南说,“它给国际机构在水资源开发方面的大量援助投资造成威胁。1997年,世界银行有150个水资源管理项目受到了它的影响或威胁。这些项目的贷款总值为160亿美元。”
澳大利亚的植物象征——金合欢树,却给南非带来了严重问题。它和其他树种正逐渐占领开普敦周围的山水汇集盆地。如果它们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发展,就会减少该城市供水量的30%。南非政府发起了一项成功的“为水努力”的方案,以根除该问题。该方案每年耗资一亿美元,其中包括从当地乡镇雇用非熟练工人用链锯锯倒这些树木,从而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
据世界银行估计,侵入性外来物种每年给印度造成的生产损失成本为1000多亿美元,给巴西造成的生产损失成本为500亿美元,给南非造成生产损失成本为70亿美元。在中国,专家们根据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模型计算的结果表明,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造成的总经济损失为每年1198.76亿元,为国内生产总值的1.36%。
打破平衡的恶果
自然之手使四季依时运作,万物连为一体,相互依存制约,维持了一个个生态环境的物种平衡。
外来物种在原生地时,其生长和繁殖受环境特别是其自然天敌的制约,一旦这些物种传至新地,这些制约因子就消失了。外来物种在新环境中足够的环境阻力特别是天敌出现之前,其数量若按几何级数激增,则最终爆发生态危机。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研究了473种原产于欧洲后又传播到美国的植物,检查了它们被真菌、病毒感染的情况。结果发现,平均每种植物在新栖息地感染的真菌比在原产地要少84%,病毒感染少24%。
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科学家说,他们在研究了26种从欧洲入侵到美国的陆生、海洋和淡水动物后发现,在原产地,平均每种动物带有16种寄生虫,其中只有3种跟随动物到了新的栖息地。每种动物又在新栖息地染上4种新的寄生虫。总体来说,它们所带的寄生虫比在原产地少一半左右。这表明,如果把外来物种在原产地的天敌引入新的栖息地,有可能控制这些入侵物种,帮助生态系统恢复平衡。当然,引入天敌也可能带来新的风险。
“缺乏天敌是造成外来物种扩张的重要原因,但其引入却绝大部分与人类有关。生物入侵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活动把这些物种带到了它们不应该出现的地方。物种本身无所谓‘有害的’还是‘无害的’,入侵物种也只不过是呆错了地方,而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常常是人类的一些对生态环境安全不负责任的行为。”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解焱博士认为,外来物种入侵问题关键是人为问题。
“保持自身生态系统的健康对于抵御外来物种的入侵至关重要。”中国国家环保局生物安全办公室的专家柏承寿认为,尽管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或多或少都有外来物种入侵,但是其中一些生态系统更容易遭到入侵。在云南和四川造成严重危害的紫茎泽兰,入侵的就是大面积退化的草场。这主要是因为在退化的生态系统中,一些资源被过度利用,而另一些则没有被充分利用。外来物种正是借助这些没有充分利用的资源而得到发展的。
全球化应对
“生物多样性目前所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是侵入性外来物种的威胁,这种威胁是人们最近才认识到的,并且是隐伏性的。”麦克金南博士说,“侵入性外来物种问题最令人不安的特点之一是,它们在全球范围内的数量不断增加,而气候变化只能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为应对新出现的全球侵入性外来物种问题,世界上最大的生物多样性资助机构——世界银行正在为“全球侵入性物种方案(GISP)”提供支持。世行正在通过世行荷兰伙伴方案(BNPP)的赠款资金和发展赠款资金(DGF)资助一个位于南非的GISP专门秘书处,以通过一个全球性方案协调各项活动。
“我们还会考察与某些此类侵入性外来物种有关的经济成本,以使各国能够进行何时何处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的成本效益分析。显然,最佳选择首先是阻止它们的进入,否则就采取快速行动消灭它们。但如果它们已经在当地存在了,问题就是如何管理这些外来入侵物。”麦克金南说。
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在近期召开的全国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表示,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生物中,我国已经有50余种。鉴于严峻的防治形势,中编办于2004年批准成立了“外来物种管理办公室”,明确农业部作为外来物种管理的牵头部门。
农业部也成立了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心,为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提供了组织和技术保障。此外,农业部已经制定《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了《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条例》和《全国外来入侵生物防治规划》起草工作。今后,我国将尽快建立完善的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管理体系,建立外来生物入侵风险评估和机制,启动外来入侵生物的风险评估工作。 外来物种物种入侵入侵物种外来生态入侵生物外来生物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