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

作者:邢海洋

(文 / 邢海洋)

新年伊始0( 连续下跌的车价必定影响到汽车版块股票 )

1月4日,新年的第一个交易日,深圳和上海的市场双双低开,上证指数低开了近6点,随后急速下跌,止跌在1238点处。整个一个交易周,指数都要在1230点上盘桓,走走停停,上探不过1260点,补不掉新年后的第一个缺口,下也到不了另一个台阶,上有压力封顶,下又不舍得割肉的心态如画地表现出来。

年后的下跌来得突兀,很难说承袭的是年前的势头。年前,上证指数已经跌破了1300点,但总是在5年最低纪录“1260”点处回转过来,虽然这个低点创造于去年“9·14”行情前,只在几个月的时间尺度上有意义,但毕竟给人以相应的信心,只要点位不破,来年还会有一个崭新的开始。可年后一开市,一向走势平稳的蓝筹股激烈做空,给了投资者一个再也不能坏的开始。

做空的主力是石化板块。上海石化、扬子石化双双以跌停板开出,齐鲁石化也随之跌停,特别是走势最为平稳的大型权重股中国石化跌幅一度超过6%。何以如此?自今年1月起,中石化炼厂汽油、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各下调150元,石脑油出厂价格每吨上调450元。这样一来,无论升降,下游石化企业都将受到影响。对齐鲁石化,如果全年石脑油价格保持这个状况,成本支出将增加约10亿元,相应其2005年每股收益将下降约0.30元;而扬子石化、上海石化也将因汽、柴油价格下调约0.14元/股和0.06元/股。对这些企业来说,这几乎是一小半的利润。

石化业的源头企业中石化受调价影响很小,上调和下调,利润从一个部门转到另一个部门,总利润还将保持稳定。但中石化也摆脱不了恐慌中下跌的命运,只能说别有原因了。1月3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首日开市,原油价格即大跌3%,盘中下跌甚至超过5%,收在42美元。这个价格,几乎是去年每桶56美元高位后的最低。油价上涨过程中,不仅产油企业获益,加工企业也因先购买原料、再售卖产品的时间差而获得加工以外的额外利润。一旦价格平稳,就失去了这样一个利润源,若是价格下跌,可能还因为原料成本风险未能控制而亏损。

失去价格优势的又岂止石化业。连年降价加库存,汽车,这一新世纪的新生过剩企业已经成了惊弓之鸟,每次下跌都离不开它们的影子,东风汽车一年来股价已经从8元跌到了3元,新年前后的两天里每天都连续出现跌停的状况,长安汽车,昔日汽车业里一度翻番的领涨股居然沦落到跌停的地步。更不要说上海汽车、一汽轿车等汽车业龙头,一年中全有超过一半的折价。这些,显然是投资者的心理因素作祟:产品的不断降价很可能使近两年的业绩持续下滑,今年汽车股的业绩很可能还会较去年同期下降50%左右。

石化业和汽车业多是大盘权重股,可谓股票市场的半壁江山,两行业联手,市场上自然没有好脸色。操控它们的又多是基金,一年来被弄得灰头土脸的基金经理似乎到了心理崩溃的程度。于是乎,基金重仓的,业绩无大碍的股票也加入下跌,像兖州煤业、武钢股份、山东铝业等也被大量抛售。基金意欲何谓?其实,判断基金的行事准则前,不妨站在他们的角度上设身处地地想一想:你的财产60%的资产都放在一度坚信能带来可观回报的股票中,结果,你身边的庄家们和券商们一个个趴下了,你还苦苦支撑,但信念已经动摇。这时,你熬了一年,终于做出了好于大盘的财务报表。这时,基金持有人想离场,想赎回了。望着苦撑很久,还算可以的股价,你能不赶在别的基金经理前面实现利润么。

新年伊始,新股询价制开始实施,暂停发行4个月后,新股,特别是像中石油那样的超大盘股就要出笼。投资者面临的诸多疑虑就要有了答案。国务院发展中心对2005年股市融资总额的预期高达1100亿元;新股询价,价格肯定会影响市场价格;非流通股已经在深沪主板外挂牌交易,从而变相流通,其价值也就相应上升,相应的,流通股的优势和价格溢价便要打折。众多因素叠加,难怪投资者宁可在这样一个没有任何人能赚钱的点位割肉,也要躲在远处,静观其变。

近来有一个说法,上海GDP中金融业的贡献比率连年下降,把上海变成国际金融中心的蓝图也遇到了阻力。金融中心的主要内涵,当然不是几栋摩天楼加快速的通讯设施的拼合,它需要的是让人信服的交易制度、体系和品种,更缺不了足够的人气。新年伊始,人气如此不振,来了一个5年最低。但愿新的一年,那些可能断送一个城市未来的制度缺陷得以修补,散失的人气能一点点聚拢回来。 新年伊始投资

上一篇: 观察(321)
下一篇: 一个温暖的雪夜